清明将至 市民错峰祭扫现小高峰

陵园工作人员提醒:文明祭扫,禁放烟花爆竹
泉州网4月2日讯(记者 林志安 罗倩雯 文/图)清明将至,刚过去的周末两天,不少市民趁着晴好的天气到皇迹山陵园扫墓,陵园迎来清明节前的一波祭扫小高峰。记者在陵园内采访时,墓区内烟花爆竹声此起彼伏,陵园工作人员提醒,园区内很多地方有“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志,希望广大市民文明祭扫。
一些市民趁着晴好天气,提前祭扫。
扫墓故事
三人合葬墓见证孝心
前日下午,43岁的黄先生带着年迈的双亲,以及妻儿到皇迹山陵园扫墓。他们祭拜的是一个三人合葬墓,墓里安葬的是黄先生的爷爷奶奶和大伯。“我大伯是出了名的大孝子,他去世前留下遗愿,要求和我爷爷奶奶合葬在一起,让他继续行孝。”黄先生说,家族的人都深知他大伯的孝心,后辈都以他为榜样。
“我爸爸年轻的时候去东北当兵,在东北娶了我妈妈,我是在东北出生的,10多岁才跟爸妈回到泉州。”黄先生说,他的爷爷奶奶生育了儿女11人,后辈再开枝散叶,家族比较大,“每年我们都会约着一起扫墓,避开高峰期,在清明节前一个周末来,祭拜完了再聚聚餐、聊聊家常”。
定居香港专程回泉扫墓
68岁的陈阿婆常年定居香港,每年回一次泉州,专程回来祭拜父亲。昨日上午,记者在陵园里遇到了他们一家。“今年,在美国的妹妹因为有事没办法回来,缺席了,挺可惜的,不过她委托我们向先父请假了。”陈阿婆介绍,她的父亲育有三女一儿,每年清明扫墓,在泉州的亲人们都会等她回来,再一起祭拜。
“我父亲在南音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他在70多岁的时候因突发心肌梗塞过世了,十分可惜,更遗憾的是,我们后辈多数五音不全,没人会唱南音,不然就可以在祭拜的时候唱给他听了。”陈阿婆说,她的父亲教导他们要与人为善、吃亏是福,他们谨记在心,并奉为家训。
扫墓提醒
文明祭扫 禁放烟花爆竹
“周末这两天,大清早6点多就有人过来扫墓了。”在陵园内,一位负责清理卫生的工作人员说,大家都自觉地把金纸放在烧金桶里,清理起来不难,不过有些燃放烟花爆竹的就让人头疼了。
记者在陵园内采访时,耳旁的烟花爆竹声此起彼伏,有一串一串噼里啪啦响的鞭炮,有整箱整箱狂轰滥炸的“白日焰火”,墓区内随处可见燃放后的满地炮纸和丢弃的纸箱子。
“我们在进陵园的各路口以及陵园内的一些醒目位置,用布条、展板、宣传栏等形式做了‘禁止携带、燃放烟花爆竹’的提醒标志。”皇迹山陵园相关工作人员提醒道,希望广大市民文明祭扫。

黄冈市加强黄梅戏大剧院运营管理
“爱心爸妈”陪“留守儿童”过中秋
壮哉交通梦,倾情铸“最美”,快来围观这场交通人的“盛会“
崇仁农民家门口乐享“金融服务”
西固区执法局党员服务在工地 齐心协力共筑“兰州蓝”
清明将至 市民错峰祭扫现小高峰
台风“山竹”对京广高铁影响减弱,部分列车恢复开行
夜幕下扭曲的“速度与激情”——来自交警部门集中整治“高赛”摩托车的报道
污水外溢影响生活
聊城公路建设打造竞争新优势 为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520别样表白 流浪的天使:可以带我回家吗?
省消费环境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唐山召开
数字化生活催生自助式消费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次主任会议
抚宁区委书记吕宝全视察民政机构供暖关爱入住特困老人
阳江法院:阳江法院多措并举破解执行难 实现债权逾14亿
大丰地税突出“三个特殊”为环保税纳税人提供贴心服务
我市首次出台旅游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发展全域旅游—— 106个项目助推福州旅游高质量赶超发展
​普宁市加快促进英歌山大健康产业园成型成效
张璐:“时代新人”就是新时代的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