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采蘑渐成增收“钱袋子”


新华社哈尔滨9月17日电 题:林下采蘑渐成增收“钱袋子”
新华社记者王凯
秋雨过后,范文玲套上羽绒服、抓起编织袋、发动电动车,向村外的林子开去,为了采到雨后最好的蘑菇,她加快油门,瘦小的身影不一会儿就消失在清晨的雾霭中。
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敖林西伯乡大桥屯,还有许多人也像范文玲一样起早贪黑去林子里采蘑菇。这里毗邻我国三北防护林带中科尔沁沙地边缘,数十年来通过植树造林,1.2万公顷林地不仅让这个曾经“风剥地、撸籽地、年年种地不打粮”的荒漠沙区变成一片绿洲,在林下生长的野生蘑菇还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外快”,范文玲等一些贫困户还因此摆脱贫困。
“这个是刚采的红松伞蘑,还带水呢,老新鲜了。”在当地政府设立的蘑菇售卖点,刚刚采完蘑菇的范文玲向顾客叫卖着。
范文玲说,采蘑菇每天最多能卖三百元,从冰雪开化到再次上冻,能采好几个月,土豆蘑等一些品种甚至在上冻以后还能采到。她今年通过采蘑菇已经挣了2万多元,“谁也没想到三北防护林能给我们带来这些‘生态红利’,要不是靠采蘑菇,我们家脱贫就遥遥无期了。”
范文玲所在的大桥屯又被称为“蘑菇屯”,全村三分之二的村民靠采蘑菇脱贫、增收,通过采蘑菇户均年收入过万元。
“带土的不要,挑好的采,雨后普遍长得比较壮。”村民曹玉全一边说着,一边仔细瞅着林地上的蘑菇,手里的编织袋已经装了一大半。在大桥屯,曹玉全是通过三北防护林致富的典型。曹玉全说,他家承包了100多亩杨树,20年后成材至少能收入60多万元。让他没想到的是,原本只是想种树,现在林下还有蘑菇,“搞得好的话一年能靠采蘑菇赚两三万‘外快’。”
1978年,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我国做出了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40年来除了营造出逐渐向好的生态环境,还通过采用“林-药”“林-菌”等林下种养殖模式培育了一批特色优势林下经济产业,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2004年至2016年,三北地区非木质林产品平均年产值达1990亿元,一些地区农民的涉林收入已经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林下采蘑等非木产业实现增收。

五大连池市组织收听收看全省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工作会议
坚定信心务实苦干合力攻坚再铸新时代“工小美”新辉煌——犹王莹犹在市委八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讲话摘登
市民政局做好低温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市国土资源系统第三期办公室业务培训班在西南财经大学开班
站在对韩开放最前沿
林下采蘑渐成增收“钱袋子”
爱心企业为千名环卫工人捐赠物资
我省中小企业所属产业趋于多样化
省劳动模范吴先孟:奋力筑造大港梦
翔安隧道设LED屏整治“龟速车” 交警将进行监控和拦查
提醒!执法记录仪记录“罪行”车窗抛物处罚没商量
走生态创新融合发展之路——学习贯彻怀化市科技创新与科技扶贫大会精神之二
龙岩今年全市造林绿化任务90.5万亩
[宜宾榜样]为爱坚守 张桂兰41年不离不弃照顾失明的丈夫
今年济宁规划新改扩建高中阶段学校9所 最新进展看这里!
密山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召开创城动员大会
好消息!东莞医保将发生6大变化 拟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
“只要多读书,你们就一定能走出大山”
男子吸食麻果后来荆门被拘留
贡献组工智慧 凝聚发展力量市委组织部开展第三次专题学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