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曾幽默解读成名作:乡愁把我整个人遮住了

核心提示:“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010年,余光中在北京。图据《北京日报》
  12月14日,著名文学家、诗人余光中先生辞世,享年90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乡愁》,是余光中最著名的诗作之一,不难想象,在那个改革开放刚刚开启,两岸之间文化交流刚有松动的历史时期,这样的句子,能撬动多大的历史记忆与情感共鸣。
  余光中先生曾说:“《乡愁》已经变成了我的名片,现在这张名片变得太大,把我整个人都遮住了。”的确,在《乡愁》的背后,还有一个并不为人所熟知的余光中。
  当我死时
  □余光中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记者印象中的余光中—— “乡愁诗人”
  仅有的一次见到余光中先生是在10年前的2007年,当时还是个大三的学生。
  2007年3月29日,先生受学校文学院的邀请进行一场讲座。
  记得那场讲座的题目是《诗与音乐》,记得先生讲了诗、画、乐之间的三角关系,还将中国传统的诗、西方传统的诗与音乐的关系进行了对比,还谈到如何以乐入诗、以诗状乐、以乐理入诗。
  为了表达对诗人的尊敬,学校还为先生举办了一场朗诵会。当时,在听完同学们的朗诵后,先生自己诵读了一首《寻李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
  先生身形消瘦,但两眼有神。在朗诵《寻李白》时,时而低吟浅唱、自由舒展,时而错落参差、珠落玉盘。
  如果说那首脍炙人口的《乡愁》是对故乡、故土的一份情怀,那么《寻李白》则是先生另一种情感的迸发,就如他自己所说:“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族的记忆,等于是在对镜自鉴,这样子的历史感,是现代诗人重认传统的途径之一。”
  活动结束后,先生接受了媒体采访,当时先生说:“《乡愁》已经变成了我的名片,很多人认识我之前都会接到这张名片。可是现在这张名片变得太大,把我整个人都遮住了。”

北海市农业局印发2018年北海市严控农村秸秆焚烧工作方案的通知北农字〔2018〕101号
雨山区做强现代农业探索乡村振兴新路
高埗味道 | 这碗“ 康乐 ”猪脚姜让街坊直呼“ 够味 ”!
岳家冲社区|开展辖区单位经济清查工作
中国人寿随州分公司进村慰问贫困户
余光中曾幽默解读成名作:乡愁把我整个人遮住了
邕宁区:开辟贫困残疾人办证"绿色通道"
吴山镇邮政支局视用户为亲人
覃建平到麻垌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成都对外更开放 总领事们很期待
“老生带新生” 助英才计划学员走进计算机世界
烈山区市场局临海童分局党支部开展“下基层、走矿区”活动
记者实拍通往海岛的校车 学生上学先坐船再坐车(组图)
《龙港秋夜》排演进入攻坚冲刺阶段
针对城市“牛皮癣” 吉州聘请专业队伍清理维护
芜湖建立较为完善的防震减灾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
千人大演练 白云机场2号航站楼启用进入倒计时
我市召开新三板挂牌专题调度会 邓淑斌讲话 刘志坚主持
风从海上来醉美是崂山​ 啤酒节崂山会场7月20日开幕
吸取事故教训,落实全覆盖要求,深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