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时停车贵在盘活“沉睡的资源”

  为缓解市区部分小区的停车难,日前,市交警部门在禾兴北路、望湖路、洪波路、吉杨路等市区首批15条住宅小区周边路段,实行错时停车,允许小区居民在特定时段,把车停靠在马路边。据了解,错时停车本着“保畅通、保民生”的原则,仅限小型车,仅设置在次干路或支路,在每天晚上8时至次日早上7时30分,允许小汽车顺向停靠在道路距离边缘2米内。
开车,停车难;不开车,出行难。这是不少城市有车族的无奈调侃。夜晚,小区内车头贴车尾,行人穿行困难;小区外路边停车,虽有贴条处罚、车辆盗损的风险,很多人还是趋之若鹜……由此引发的治理烦恼,一点也不比堵车少:消防通道被占用,生命救援被延误……停车乱、停车难、治理难,阻塞着城市动态交通的畅通,更考验着社会治理的智慧。
停车难,到底难在哪?一方面,对于私家车保有量的爆发性增长,许多城市估计不足,规划配建标准更新滞后,导致车多位少,供需矛盾突出。另一方面,现有的城市停车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一些甚至成了“沉睡的资源”。比如政府机关、学校等的停车场,以及非主干道的路边地段,夜间大多空置。
解决城市停车难,不能只寄希望于限制车辆数量增长、修建新的停车场,还当从现有的条件出发,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机制,不断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这几年为缓解停车难,嘉兴多方探索,比如新建停车场、建设立体车库等。此次推出“错时停车”,将非主干道的马路边单侧道路资源,在夜间时段开放给周边小区居民,其实质就是提高利用效率,唤醒“沉睡的社会公共资源”。从实际效果看,在未增加社会投入、不占用公共资源的前提下,错时停车既满足了周边小区的停车需求,也从侧面消除了因乱停乱放造成的安全隐患,何乐而不为?
从长远来看,彻底治理停车难,需要城市规划、道路改造、车位设置等方面综合施策。但是,用车已经成为城市基本生活需求,市民不会静待规划到位再买车,城市也要在努力治本的同时谋求治标之策。在车多位少矛盾不可能立刻缓解的情况下,提高非主干道等公共资源的利用率,便是一种有效而实用的办法。嘉兴实行错时停车的意义正在于此。(来源:嘉兴日报)

鼎湖巡警截停货车从车底救出受伤者
临潼区食品药监局督导检查人人乐超市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工作
晋城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方案》 多管齐下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发生
我市系列措施释放改革红利,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长 至上月底今年新增市场主体逾3万户
市人大副主任李增良深入魏县泊口乡蒋东村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错时停车贵在盘活“沉睡的资源”
洞头电力参与3.15活动 与市民零距离互动交流
惠州推“双修”建“三宜”城市升级版
向着建成现代化新绥化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全国医学界“跟风”学习“周口模式”
法库“年货节”开锣
“市政杯”篮球联赛甲A组小组赛结束
户外运动用品迎来“春天”
2018年开封社保缴费基数最低和最高分别是多少
龙子湖区城管执法局开展市容经营秩序集中整治
义乌境内高速免费通行满月流量增长两成,中秋注意错峰出行
展示莆田产业特色 “莆田工艺·绿色产业”展演举行
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渝闭幕
台州市气象局关于许茂利同志任职的通知
培育创业致富人才队伍 激发乡村创新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