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我市成为全省唯一列入国家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的城市。昨日,惠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领导小组会议暨“城市双修”工作推进会召开。记者了解到,《惠州市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总体工作方案》提出,计划通过开展70余项 “城市双修”工程,实施现代山水城市风貌改造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生态宜居环境提升等四大行动,推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治理“城市病”、巩固提升各类创建成果、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计划开展70余项“城市双修”工程
据市住建局局长甘少权介绍,我市已全面梳理形成“城市双修”项目库,计划开展70余项“城市双修”工程,并围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将西湖周边片区风貌整治、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善等作为示范项目,打造成为试点城市的工作亮点和城市建设的民生工程。
据悉,惠州西湖夜景灯光改造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更新老化电缆,增加、改造夜景射树灯、电缆,对部分建筑轮廓灯改造修复,高榜山三大殿等景观灯改造,工程时间为2017至2019年。同时,示范项目还包括在西湖周边选取一老旧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完善基础设施。
编制 《惠州市城市修补专项规划》
据介绍,按照住建部通知要求和市政府印发的 《惠州市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总体工作方案》,接下来将实施现代山水城市风貌改造提升行动。结合我市当前发展实际和战略部署,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编制《惠州市城市修补专项规划》。重点推进水口滨江区、金山湖片区等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强化重要景观廊道控制,强化东江、西枝江沿江、西湖沿湖景观界面的城市天际线和建筑轮廓线的控制。
同时,编制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实施惠城区望江片及龙丰小新村棚户区改造工程,打造棚改示范性项目,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完善配套基础设施,解决老城区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混乱、历史文化遗产损毁等问题,恢复老城区功能和活力。
开展全市历史建筑普查认定
在实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修复行动方面,按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要求,贯彻落实《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开展全市历史建筑普查认定工作,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建立覆盖全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编制、管控和整体风貌保护工作。对北门直街、金带街、水东街、铁炉湖和淡水老城等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综合治理,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复兴传统风貌,强化活化意识,鼓励历史建筑合理利用,加强各县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等。
对于传统村落,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传承与发展并行,旅游与文化共融”的方针,保护村庄传统风貌,防止大拆大建,将乡村社区规范化建设与营造乡村特色景观风貌有机结合,把我市传统村落建设成为惠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展示窗,乡村旅游和城乡统筹的示范点,传统风貌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美丽乡村。
大力推进轨道交通规划建设
在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行动方面,大力推进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加快编制 《惠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惠州高铁枢纽站规划方案研究》《深惠城际轨道惠州段交通详细规划》,编制城市轨道线网控制性详细规划,预留轨道建设发展用地。做好深圳地铁14号线延伸至惠州南站的相关工作,启动城市轨道1号线(惠城至惠阳)建设前期工作。编制完成《惠州市(惠城组团)地下管线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结合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建设,确定地下综合管廊重点建设区域。
在生态宜居环境提升行动方面,大力推进城市增绿和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推动绿道网向绿色基础设施升级。加快推进市区内河涌整治工程,加快推进西湖、红花湖、金山湖“三大湖”和潼湖湿地、考洲洋湿地、海洋生态园“三大湿地”的生态工程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
记者谭 琳
晋城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方案》 多管齐下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发生
我市系列措施释放改革红利,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长
至上月底今年新增市场主体逾3万户
市人大副主任李增良深入魏县泊口乡蒋东村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错时停车贵在盘活“沉睡的资源”
洞头电力参与3.15活动 与市民零距离互动交流
惠州推“双修”建“三宜”城市升级版
向着建成现代化新绥化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全国医学界“跟风”学习“周口模式”
宁夏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2018年1月26日召开
银发老人过马路辅警当“拐杖”
户外运动用品迎来“春天”
2018年开封社保缴费基数最低和最高分别是多少
龙子湖区城管执法局开展市容经营秩序集中整治
义乌境内高速免费通行满月流量增长两成,中秋注意错峰出行
展示莆田产业特色 “莆田工艺·绿色产业”展演举行
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渝闭幕
台州市气象局关于许茂利同志任职的通知
培育创业致富人才队伍 激发乡村创新发展活力
渭城多家企业资助困难大学生
古诗新唱端午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