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纪事】潼南打工仔变身"虾老板" 致富不忘众乡亲

    4月19日16时讯(记者 冉长军 通讯员 陈靖)“这些秧苗准备移栽到虾田里,品质好着呢!”尹金友说。
    “耶,老郑,你今天捞的这个虾子有点大哟!”
    “今天运气还可以,大的那几个估计有八九钱重。”
    “这段时间热起来了,每天能捞个10斤我就心满意足了。”
    ……
    4月的一个早晨,在重庆市潼南区寿桥镇花铺村村民尹金友家的院坝里便热闹了起来。一群手提网兜、口袋的村民,从公路对面、坡背后聚拢在一起,等着收购小龙虾的人到来。
一早放上去的虾笼,随便取出来就有五六斤虾。通讯员 陈靖 摄    “尹总,你还是把房子改造一下嘛,把钱存到银行没得意思!”大家都向尹金友打趣道。自从流转土地养殖小龙虾的面积越来越大,村民们就称呼他为“尹总”。
    其实,众人口中的“尹总”就是尹金友,3年前是一个到处漂起的打工仔。父亲身患重病治疗需要钱,孩子们读书也要花钱,让他只有长年四处奔波,同样免不了债台高筑。
    “那时候真是一天都在想,这苦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哟!”尹金友感叹道。
    2015年,尹金友从外地赶回老家,看望生病的父亲。“我这几年在田里捞小龙虾去卖,一年卖个几千块钱轻轻松松,你不如在家创业,回来养小龙虾安逸得多。”父亲用虚弱又带着祈求的口气劝说。
    尹金友遵从父亲的话,开始搞起了小龙虾养殖。
    以前没出去打工的时候,田里就开始有小龙虾了。闲暇没事,他会挽起裤管到田里捉,那时候两三元一斤的单价,一年“小打小闹”也会卖个千儿八百。
    说干就干!没钱整理土地,就用锄头挖几锄,把田坎整修一下;没钱买虾苗,他就天天在房前的小河沟转悠,硬是靠双手捉来野虾做种虾,扔在田里繁殖,没花一分钱本钱。
    靠着以前当小孩时对小龙虾的了解,以及虚心好学的个性,短短3个月,家里的几亩田都养上了小龙虾。到了卖虾的时节,有时候只有几斤,有时候一二十斤,也能挣个百元乃至几百元的收入。
    看到效益比种庄稼强多了,母亲和妻子也鼎力支持,更让尹金友有了加大养殖规模的信心。
    2017年,他把家门前的这一片水田都承包了过来,总共18亩,共卖了5800多斤虾,总收入达十几万元,且全是现金交易。田里同时栽种的水稻,品质也特别好,没种地的亲戚朋友,他送了不少。收入是实打实的蹭蹭涨,腰包鼓起来了,尹金友走路时腰杆也终于直了起来。
    俗话说,财不露白。但尹金友对养小龙虾赚了钱,一点儿也不避讳。
    “致富不忘众乡亲!”尹金友逢人便发动大家也一起来养虾,技术上他无偿指导,货品也一起销售,价钱透明、买卖公道,让加入的村民也越来越多。
    为了方便大家卖虾,尹金友主动联系经销商,每天按时到他家收货。
    “村民们虽然是散户,规模小、产量低,但绝对不准压价哈。”尹金友经常提醒经销商。这样耿直的个性,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每天早上,叮嘱妻子烧好开水,泡上几杯茶,等待村民们来“赶集”,似乎成了每天最期待的事。
    大户确实是大户。妻子吴兴芬拿出账本,记者看到:4月8日这天早上,他家卖了33斤虾,大虾35元的单价,小一点的25元,收入950元;赵泽普家卖了3.4斤,吴泽国家卖了3.4斤,尹容中家卖了6.3斤,张胜海家卖了11斤……
    厚厚的几个账本,记载了村民们卖虾流水账。通过养殖小龙虾,村民们也逐步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路。
    致富不忘众乡亲!尹金友说到了,也做到了。

市公安局召开续会迅速落实全省公安机关集中整治酒驾违法行为百日会战视频会议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办企业 ——记“白城市十大诚信企业”亿豪电器有限公司
市食药监局开展流通环节水产安全保障工作显成效
借助大型赛事, 打造“体育+旅游+乡村”的发展之路
王善明副厅长到湘阴县调研“空心房”整治工作
【巴渝纪事】潼南打工仔变身"虾老板" 致富不忘众乡亲
恩施州城全面推行“路长制”
地铁3号线东南半环年内“洞通” 预计2021年投用
一带一路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
让换季闲田生“金蛋”——藏东墨脱“冬种蔬菜”的“生意经”
内黄县工商质监局开展水晶泥及其制品专项整治行动
节博会郴州馆亮点多
吉州三举措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同学们该收收心 马上就要开学啦!
湘潭军分区领导调研雨湖区武装工作
网上逃犯刚潜藏南通就被抓 警方提醒市民谨防“套路贷”
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
车停路口做广告 影响交通实不该
找工作先来个人格测试?今年高洽会用上了新科技
公安消防部队全面加强执勤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