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演博物馆副馆长韩霜正在组装恐龙化石骨架。
工作人员使用工具清理鱼化石。
6月25日,崇州天演博物馆古生物化石修复中心,合肥工业大学资环学院古生物与地层学专业研究生李强用喷砂枪对排列有序的古生物化石一一进行清理。在他周围,来自奥陶纪的震旦角石、志留纪的菊石、石炭纪的硅化木、二叠纪的海百合、三叠纪的鱼龙等古生物化石环绕,构成了一个地球生命发展的全景图。
工作人员正在搬运尚未清理的恐龙蛋化石。
今年年初,李强和学习地质、材料专业的四名大学生组成技术团队,参与博物馆化石修复研究工作。他们自主研发的化石清理专用设备——喷砂机,极大地提高了传统化石清理的效率。
“古生物化石需要经历一系列修复程序,才能从一块石头最终变成让人震撼的化石。”李强告诉记者,一块大化石骨架一般需要先用气动笔进行清理,待到只剩下1到2毫米围岩时,使用喷砂枪进行处理,最后用细小的针头进行精细处理,才能让化石露出原貌。“工作并不难,但是需要耐心和细心。”
走进博物馆,仿佛置身于电影《侏罗纪时代》中。
对化石的基本清理只是古生物化石修复的第一步。天演博物馆副馆长韩霜介绍,化石修复技师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化石进行修理和加固,最后骨骼化石会被送到另一侧的工作台装架,进行组装。“组装一架恐龙,根据含骨量不同,从清理、修复到装架,五六个技师大概需要1年到2年时间。”目前,李强技术团队和博物馆修复人员通力合作,已陆续完成了4件化石的清理工作。
李强戴着口罩、眼罩,手握气冲枪清理着三叠纪的海百合化石。
在天演博物馆,从事古生物化石修复工作的技师有40多名,从业时间三年到十多年不等。“尽管工作辛苦,但大家都很热爱这份职业,这种坚持是值得的……”李强说。
本报记者郝飞摄影报道
原标题:我在博物馆修复古生物化石
我区召开国防后备力量整组工作任务部署会
新城区教育局关工委召开2018年工作会议
歙县“阳光民政”在结合与落实上下功夫
大数据+教育课堂变得更“智慧”
防震减灾知识宣传走进校园
我在博物馆修复古生物化石
赛湖农场参加市监局先进事迹宣讲活动
正能量| 吉安交警的那些暖心警事儿
市城管委召开大气污染防治专题工作会 传达贯彻落实市委常委会会议精神
活力四射,幸福满满!新郎新娘最炫抖音舞蹈秀来啦
东莞市公安局麻涌分局东莞市麻涌平安城市智能门禁视频系统服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袍江开发区采取“线上投票、线下评分”方式举行主题演讲比赛
市委统战部组织开展下乡扶贫活动
高邮新民滩漫水公路恢复通行
青川县“三金”运作模式助农增收
博士窃取贩卖500万条公民信息 长阳警方赴京将团伙一网打尽
每场考完别对答案 中午休息别睡过头
八大创新改革项目齐头并进 浙南产业集聚区请您为身边的改革点赞
武陵源工商现场查扣假冒品牌白酒769瓶
高考虽然结束,但关怀不能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