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探访手工匠人 感受传统魅力

直播日照2月20日讯 有许多传统艺术品,一看到他们,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莒县的泥老虎和过门笺就是典型代表。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现在已经不多见,但仍然有一些人在坚守着他们的传统手艺。《新春走基层》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记者到去认识两位传统手艺人。
时而威风凛凛,时而憨态可掬,还能发出咕嘎咕嘎的响声,这就是许多人记忆中的泥老虎。说起泥老虎,总是跟过年联系在一起。老时候,只要街上响起泥老虎咕嘎咕嘎的叫声,新年就快要到了。莒县峤山镇道沟村泥老虎手艺人魏兆中今年69岁,他从小跟父亲学会了做这个玩具。
“因为这东西是民间艺术,人们还喜爱,一到过年,买个小老虎就感觉又是新的一年,我就是年年坚持做。”新年到来,魏兆中又开始忙活起来,但是这泥老虎看着好看,玩起来也热闹,可真要做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
“别看这点儿小老虎,功夫是很大的,做了前头做后头,做了后头做中间,做了中间再涂料,涂料完了再美化。”魏兆中告诉记者,做泥老虎的过程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是很繁琐很麻烦的。
耐下心来坐得住,就在这一涂一画间,魏兆中的泥老虎也已经闯出了名堂,许多人慕名而来,专门购买他的手工泥老虎。
顾客齐白水从一个文友博客上发现了魏兆中的泥老虎,前些日子过来买了一批,这次又来再买了一批。他说他的很多朋友看到泥老虎也很喜欢,因为这确实是一种土得掉渣的艺术。
魏兆中的孙子魏延博表示,小泥老虎很漂亮,还可以咕嘎咕嘎地叫,以后他要把爷爷的手艺学到手,也做出这么漂亮的小老虎。
如果说魏兆中的泥老虎是对传统手艺的坚守,那么莒县过门笺,就是对传统艺术的创新。莒县来氏过门笺第七代传人来逢强在传统过门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与改良,让传统手艺焕发出新活力。
“今年我创作了这个一带一路,这是中国,这是代表各个国家,把这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带向世界各个国家,中国梦走向了世界梦。”来逢强说。
过门笺,就是过年时挂在门楣上的一种装饰品,恭喜发财等吉祥话十分讨喜,缤纷的色彩也成为过年期间一道独特的风景。但传统的过门笺样式单一,内容单调。为了让过门笺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来逢强在版式构思和刀具制作上下了一番苦功夫。
来逢强认为,发展必须创新,让传统的文化加上时代的元素,才有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来逢强的刀具有100余把,他说什么样的版式就得需要用什么样的刀具。按照板式上的图案,挑选好合适的刀具,找准角度和力度,每一刀下去都能与上一刀连成一条直线,这就是来逢强长年累月炼就的功力。随着一簇簇纸花从他手中落下,过门笺的轮廓也逐渐呈现出来了。
2012年,莒县过门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来逢强和他的过门笺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据村民来逢部说,以前庄里做过门笺的人很多,现在这庄里就来逢强在做,他一直坚持着这一种手艺,坚持着文化遗产别失了传,大家伙都很敬佩他。
来逢强说他也曾想放弃过,但想到自己作为过门笺的传承人,他要肩负起这个责任,必须得坚持下来,把它创作得更好,让它发扬光大。(日照新闻/直播日照记者:刘丽洁 庄仕尧 赵善涛)

我市开展“5·8世界红十字日”宣传活动
市人力社保局“七一”前夕慰问老党员
赞皇县:全面建立“一事一档” 确保整改“回头看”全程留痕
我市“雷霆5号”行动开展清理整治
奋斗筑造美好新家园——四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纪实
新春走基层:探访手工匠人 感受传统魅力
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
乘高峰快线 “进城”节省近30分钟
嘉定区嘉定镇街道夕阳红俱乐部举办“七月齐庆生”日托老人生日会
白云机场2号航站楼揭开面纱,将于4月26日投入使用
酒后请妻代驾,见面就吵架 赌气自己开,途中撞上奔驰车
团区委举办“与法同行·健康成长”进校园活动
长子县召开企业转型发展项目引进座谈会
利州区多点支持拓展人才创新创业空间
本报报道罗成壮、魏家鹏在三亚湾救溺水浙江游客事迹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永远保持善心方能见义勇为
我家“灶脚”四十年之“革命”
冷空气“夹湿带雨”南下 明天起全市气温下降
沙地种出优质稻米 闽侯竹岐菜农都是“老司机”
加强整治 优化环境
马化腾刘强东等大咖在重庆说的金句 透露了哪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