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有著名的“四大贤母”:孟母、岳母、欧母和陶母。其中,有两位与吉安有关:一位是欧阳修的母亲欧母,郑氏;另一位是一代名将陶侃的母亲陶母,湛氏。陶母、陶侃以他们的言传身教成就了一个著名家族——浔阳陶氏,也造就了许多人才,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陶侃的曾孙陶渊明。
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在这个属于女性的节日里,我们一起来扒一扒陶侃的母亲湛氏的故事。
湛氏(公元243—318年),出生于三国时期吴国的新淦县南市村,也就是今天的新干县金川镇。史料记载,陶母湛氏以教子有方和宽厚待人称道于世。其中,教子惜阴的故事是说,湛氏16岁那年,被吴国扬武将军陶丹纳为妾,生陶侃。几年后陶丹病逝。由于时局混乱,家道中落,湛氏只好携陶侃回新干娘家,以纺织谋生,供子读书。童年时的陶侃贪玩,读书不用功,湛氏用织布梭子启发陶侃,使其明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道理,陶侃从此非常珍惜时间,发奋苦读,终于成才。
此外,截发筵宾、送子“三土”、封坛退鲊等陶母教子故事,脍炙人口,经久流传。
2010年,陶母教子的故事被评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研究陶母教子故事的研究者,近年来,聂小琴在不断深入挖掘陶母教子故事的历史,开展相关活动,做好传承和教育工作。
聂小琴说,今后,他们还将进一步挖掘陶母教子的故事,通过经常性展览、故事讲述、征文等多种形式,让陶母教子的故事走进课堂、社区。之前,他们向全县中小学生开展陶母教子故事征文,有上千名学生参与,并集结出了一本书,名为《母德千秋》。
在聂小琴看来,陶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贤母,她教子有方,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儿子做人、做官的道理,树立了“母亲的丰碑”。
“陶母教子的故事,现实意义很强。”聂小琴告诉记者,陶母教子的故事是流传千秋的经典,对教育下一代形成良好家风、家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尽管过去了一千多年,仍不会过时。
■记者任洪广/文
城市路网建设取得新突破
集贤县召开2018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班
麻涌镇开展12月份“就业服务日”活动
厉害了!滨州这2个小镇要身价大增!定为特色小镇!快看有你老家吗?
公益超市变废为宝助推垃圾分类
陶母教子 成就传奇 新干县研究者:对今天家风教育仍有现实意义
谢方检查节前特种设备安全和市场供应工作
三箭齐发抓整治 给力创建见实效
双江乡双江村修通600米“心连心民生路”
射洪“五到位”抓实环境保护督察整对违法违规企业处罚280余万元 党纪政纪处分10人组织处理1人
农村娃,上堂传统文化直播课(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唐山限行提示:10月16日限行尾号“3”和“8”
娄底广播电视大学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鼓楼区国地税三举措着力构建联合办税新格局
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开展2018年度秋季学校卫生专项监督检查
婺城绿色通道服务智慧经济
“改革开放40年·大美上饶免费游”暨江西省旅游大数据中心正式启动
登封市召开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攻坚推进会议
坊子区念好“三字经”确保为民为企服务“零距离”
市金投公司推进内部审计体系建设与监督实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