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市科技服务规上企业将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


绵阳新闻网讯 18日,记者从市科知局获悉,《我市科技服务业2018年度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炉,《方案》围绕总体规模、服务水平、发展措施等方面内容,为我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方案》中提出,2018年,基本形成覆盖绵阳主要产业的科技创新全链条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业成为促进科技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和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到今年年底,全市科技服务业总规模保持25%以上的增速,规上企业达109家,从业人员总数达2.2万人。科技服务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04亿元,实现增加值9.15亿元。“科技服务业在科技创新中处于核心枢纽的位置,能极大地促进创新链的融合交互,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专业化、集成化服务。”市科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我市紧抓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加强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正是因为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服务业体系,为此次《方案》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科技创新发展需要源源不竭的生命力,而科技服务则是关键。《方案》中指出,今年我市将面向科技创新和中小企业发展需求,汇聚科技服务资源,培育科技服务企业,形成一批特色突出的科技服务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同时,还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一批功能齐全、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和科技大市场,完善孵化器功能以及技术转移服务链条,构建有效的孵化服务体系和联通全国的科技服务业网络平台及体系。
在位于创新中心的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前,每天穿梭着各类科技型企业,依托平台,100多家军工院所、企业和服务平台的3000多台“闲置”的特色仪器,被盘活了。而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正是《方案》中抓好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的关键目标之一。“今年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还将进一步促进地方与科研院所、高校共推国防及相关科研资源跨军民、跨行业开放共享,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服务企业数量较上一年度增加20%。”市科知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此之外,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还将在全国重要城市增开“连锁店”,进一步完善优化服务流程,从多方面着力,推动军民两用技术交易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
科技服务业是助推创新发展的“金钥匙”,如何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方案》中提出,我市还将进一步抓好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壮大科技服务主体、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我市两新产业,引导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主体共同参与,搭建科技服务集成平台,并贯彻落实《四川省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十六条政策》,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绵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若雪)
编辑:蒋小莉

张家界宁邦国际广场项目有序推进
我市举办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培训班
西洞庭区领导督导园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扶余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同事因琐事挥拳相向 受害人不幸身亡
2018年全市科技服务规上企业将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
市质监总站赴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
柔性引才天地宽 宁波汇聚“最强大脑”助推高质量发展
鲁西集团下属各党支部深入共建支部 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省运会 茂名水球队首度亮相省运会
中原银行开封分行扎实推进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动
福州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成效显著
赵应云:形成网格化大格局 把城市管理推向城市治理
三塘铺镇举办“欢度中秋喜迎国庆”联欢晚会
王宝雨当选北辰区区长
2018年6月1日-6日停气通知
汕尾招商引资,期待大发展
食品监管不松懈 省运安全有保障
北京铁路局10天运送1235万人次
“澳站”默(墨)助“操缦”搭平台古琴漂洋过海传文化--澳大利亚侨务联络站助力操缦文化工作室古琴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