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之战——市规划局推行“最多跑一次”助力产业建设(一)


  新一轮改革大潮风云激荡,怎样从陈规陋习中突出理念重围?怎样在纷繁环节中找准着力点?
激流勇进,方能于改革“深水区”创新前行。市规划局着眼大局,牢记使命,以破釜沉舟的决心与勇气,改革再出发。该局以“最多跑一次”为标尺,推行产业项目规划审批事项3天办结制,所有流程办完12个工作日,取得明显成效。
观念意识大突破
“最多跑一次”改革,从根本上看,首先是一场思想认识的革命。
此前,规划部门自我加压,开展多轮改革,审批时间大大缩短,项目审批从法定的70个工作日压缩到25个工作日,“一书两证”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审批效率较法定时限分别提高了52%、85%、60%。
而且,无论怎么改,都有一个前提:申报资料要齐全,建设程序要合法。时限压缩似乎已达到极致了。这一次还要压缩,能不能压?怎么压?
该局以愈是艰难愈向前的决心与勇气,首先在思想根源上求突破,只要冲破了旧有观念的思想藩篱,建立起主动作为的服务机制,就一定能实现规划服务再提升。
转变观念起始于转换角色:从坐等企业申报转换为主动上门服务,从以前的行使“权力”者到今天的政务服务者。
转变观念体现在状态转变:之前是被动式加班,现在加班是岗位责任使然。三天办结,工作人员在关键节点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即使加班也必须按时完成流程。
转变观念归结于工作突破:统一认识,确立目标,重点突破,推出产业项目3天办结制倒逼机制改革,推动流程再造,以点带面加快实现规划服务的再次“自我革命”。
工作流程大变革
法定必备资料和审批流程,与原来相比一样都不能少,必须走变革之路,推创新之举,才能实现3天办结,才能达成“最多跑一次”。
改革是意义深远的“加减乘除”。此次改革,涉及该局的分局、法规科、信息中心、行政审批科、监察支队等多个部门。他们通过全面梳理现有机制,流程系统整合,确保实现产业项目审批每阶段3天办结。
 “加”法是加大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的责任担当:从前局领导签字是关键,现在科长签字就有效,领导不但要放权还要给科长背书。
“减”法就是权力瘦身:努力探索符合治理现代化要求的规划管理方法,把握并坚持原则性问题,主动指导优化技术性问题,减掉企业投资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
“乘”法就是不断增长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积极创新规划服务方式,推行互联网+的政务服务,应用微信平台,邀请专家远程与设计单位沟通完善设计方案,让数据多跑路。
“除”法是拆除条块分割、沟通不畅的办事藩篱:变之前的串联式逐项审查为并联式同步推进,除掉群众办事来回跑的折腾。
在规划局分管领导的办公室墙上,几张审批进度表清晰地标明,每个项目进展到哪个阶段哪个部门,事项何时办结。这些表格图,就是挂图作战;我们从中看到,株洲产业项目建设大潮由此澎湃涌动,催人奋进。

武汉大学生赛车玩得溜,漫天尘土中拿下全国冠军
右玉县:传习所里讲英模 道德宣传入人心
迅速落实王琳常委指示,强力推进清河项目建设
余干“一湖清水”引来江豚
牛!市区这个屋顶花园满是科技感
突围之战——市规划局推行“最多跑一次”助力产业建设(一)
陈阁辉率队巡河 为了水清岸绿!
爱心浇灌最美家风——记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获得者任红霞家庭
2018中国(济宁)研学旅游国际营销大会准备就绪
龙游“亩均论英雄”倒逼转型——“衢州高质量发展之战”系列报道之四
大通区扎实推进村和社区“两委”换届
市总工会大力实施“党建+职工之家”工程
市人大视察全域旅游推进工作
市国资委传达学习贯彻全省作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光荣,孝德好少年——诸暨市首届“孝德少年”表彰大会隆重召开
红星街道三级联动“走基层、访民生、改作风”
十大最受欢迎中国世界遗产景区揭晓 明孝陵入选
2018年度全省“最美人物”推选活动启动
我区5名选手入选北体大棒垒球后备人才
节前最后一批红眼高铁凌晨抵汉 17班次深夜公交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