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着力推进中医药壮瑶医药继承创新

贵港讯 近年来,我市依托丰富的民族药材资源、特有的地缘优势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保持和发扬中医药壮瑶医药特色优势的基础上,着力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服务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加快构建我市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中医壮瑶医医疗服务。我市建立并完善覆盖全市城乡、中医特色突出、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开设中医科,全市中医医疗机构编制病床数增至1421张,每万人口中医床位达到4.4张。加强中医护理人员配备,完善中医壮瑶医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和评审评价体系创新中医壮瑶医医院服务模式,全面提升中医壮瑶医医疗服务质量。促进中医壮瑶医技术与康复医学融合,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壮瑶医特色康复医疗、训练指导、知识普及、康复护理、辅具服务,在社区康复机构推广适宜中医壮瑶医康复技术,大力提升中医壮瑶医特色康复服务能力。目前,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72%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桂平市荣获2014年度复审确认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基层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中医药壮瑶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我市遵循中医药壮瑶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不断深化中医药壮瑶医药继承研究,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先后创建2个市级中医药壮瑶医药实验室;组织开展了中医药壮瑶医药领域科研课题研究29项,其中市中医医院《中晚期食管癌后程加速分割适形放疗结合化疗的临床观察》课题获得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肿痛灵巴布剂研制及质量标准研究》获得厅级科研立项;建设10个中医药民族医药临床重点学科,其中桂平市中医医院被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外治法集中示范单位。
中医药壮瑶医药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我市着力建立健全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壮瑶医药人才终身教育机制,搭建起涵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师承培养体系,建立了自治区级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不断夯实基层中医药壮瑶医药人才队伍,强化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中医药壮瑶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中医壮瑶医类别全科医生、助理全科医生培养。建立吸引、稳定基层中医药壮瑶医药人才的保障和长效激励机制,鼓励毕业生、离退休老中医药壮瑶医药专家、在职在岗中医药壮瑶医药人才到基层服务。截至2017年底,全市有中医药卫技人员1865人,占全市卫技人员总数6.1%,其中中医执业(助理)医师895人,占全市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14.53%。中医药卫技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116人,中级职称人员496人,初级职称人员1253人。每万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达到2.1人。
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我市积极培育壮大中医药壮瑶医药重点企业,大力打造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服务的知名品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发挥中医药壮瑶医药在我市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中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市中药工业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逾亿元的企业2家。广西源安堂药业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肤阴洁复方黄松洗液、肤阴洁复方黄松湿巾疗效显著,是国内单一品种年销售额超1.5亿元的产品;源安堂银胡感冒散荣获“世界卫生组织教科文卫部科技发明特别贡献奖”,是广西中成药唯一获此殊荣的产品;石药控股集团广西泰诺制药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中成药延丹胃舒胶囊、复方虎杖片、妇科调经颗粒、止咳枇杷颗粒等热销于全国各地。

青田县市场监管局三强化保障国庆期间特种设备安全
淅川县西簧乡初中:看《家风》纪录片,培养家国情怀
服装学院五年一贯制新生今明报到
全市游客总量和旅游总收入再创历史新高
平果:好媳妇依托政策开创产业谋致富
我市着力推进中医药壮瑶医药继承创新
第三届辽源琵琶文化艺术周开幕式暨《丝路随想》大型琵琶组曲首演音乐会在京开幕
日照举行“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
马荣生助学基金回访受助学子
政府实施差异化补贴 市区261家老小区年内实现托管
同安近两万名党员干部群众上街参与清洁家园行动 成为亮丽风景线
中国教育在线:2018年承德护理职业学院高考招生又创佳绩、生源质量稳中有升
源汇区发改委全力服务“三夏”麦收工作
随州市开展重点车辆隐患“清零”行动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62.8亿元 上半年南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叶露中督察城区重点工程时强调 高质量推进城市重点工程建设 多部门合力共绘民生建设试卷
福州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志愿者为老人们健康义诊
市中区: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玻率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检查
高新区6家文创企业精彩亮相第七届山东省文博会
轮滑马拉松世界杯侧记 “青春”在轮中舞动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