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口】非遗项目进校园 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周口网讯 (广电全媒体记者 王振伟 张亮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如何让这些优秀文化走进课堂,增强学生对非遗项目的保护意识。5月23日,刚刚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的许述章走进周口师范学院设计学院,为大学生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泥塑非遗课。
许述章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淮阳泥泥狗的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幼跟随父辈学习泥泥狗制作技艺,50多年来做的泥泥狗达到30多万个。
说起泥泥狗,他总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事,课堂上,许述章与同学们分享了泥泥狗的起源、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反映的社会风貌,以及泥泥狗的制作和发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许述章说:“我们守住的民族文化与这个传统文化,也可以说是我们老祖先留下的那个时期的民族的传统文化,当然跟现在的年轻人接触的这一块,进校园也好,在我家传习室培训也好,这些只是把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年轻下一代,了解这一块,不要忘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据介绍,淮阳泥泥狗是太昊陵庙会上的一种民间泥塑工艺品,它伴随着宗教祭祀和古老的民俗诞生,传承至今,据传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反映了远古社会氏族部落图腾和生活现象的各种造型,种类多达数百种,描绘了飞禽走兽、虫蛇猴怪等神态各异的形象。不仅真实地记录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同时折射出民间艺术与原始艺术之间互相渗透的血缘关系,被有关专家誉为“真图腾”、“活化石”,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考古价值。
听了许述章精彩的讲述,同学们对淮阳泥泥狗充满了好奇,对制作泥泥狗产生了浓厚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制作泥泥狗加深对伏羲文化的认识,增强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周口师范学院设计学院学生梁思雨说,起初认识它是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只是觉得她好看,然后经过许老师的讲解之后,更感受到了它的文化底蕴,觉得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还是希望我们这些大学生能够多了解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然后做好宣传。
周口师范学院设计学院学生肖华强说,我们可以自己亲自体验一下,我感觉这种形式非常的好。以前我们以为泥泥狗就是淮阳庙会的时候祭祀时才会拿出来用,现在我们对这泥泥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许述章老师提出的伏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责编:杜发光 李玉荣)

盐城又将新修一个特色小镇,效果图曝光了,太美了...
副区长贾颖现场督导全区施工工地扬尘专项整治工作
铁轮大车(渠基雷)
雨山区平湖市场监管所查获假冒白酒600瓶
吴起县关于2017年财政决算的报告
【文化周口】非遗项目进校园 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浙江省何夏寿名师网络工作室“儿童文学”教育研讨会在平湖举行
市公安局组织民警祭扫烈士陵园
光芒绽放后 川北大木偶发展之路如何走?
新南街道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新龙社区:大力开展创业就业宣传进社区活动
北京东西城停车位将“一位一号” 停车不入位将面临处罚
溧阳企业刑事风险防范中心对企业法人大体检
增信心 鼓干劲 九江实验中学召开高三“一模”考试质量分析会
【国际锐评】粗暴拖离中国游客,瑞典警察的人权在哪里?
农产品来源可追溯,鄂州打造卖放心肉菜示范超市
三人篮球决赛中国队包揽男女金牌
《淮安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公告
三亚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褚以海:立足检察职能勇当先锋服务三亚发展做好表率
南头镇商会-东凤镇商会交流活动
我省22所高校再次组团赴海外揽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