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县:“五小经济”做活富民大文章


林西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坚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一系列“小字号”经济,千方百计引导农民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小劳务”成就“双栖”农民
“我每年农闲时都要去林西县城打工,春天种地和收秋的时候回家帮家里拾掇地,现在家里种了30多亩地,种植玉米、谷子、葵花等大田作物,大田作物用人也少,从种到收都用机械,一年纯收入在两万元左右,我出外打工也能有三四万元收入。现在社会进步了,只要人不闲着,日子肯定越过越好。”在林西工业园区的富强多金属公司务工的“双栖”农民赵柱军高兴地说。
家住林西县大井镇大发村的普通农民赵柱军,自2000年以来就通过农忙时节种地、农闲时节打工的方式和妻子奔波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由于小两口能吃苦、肯出力,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林西县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农闲时节到附近工厂打工,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为企业解决了季节性用工难题。
“小种养”变成创收“银行”
姜国龙今年51岁,家住大井镇大川村,走进他家里,正在吃午饭,大盆的手把肉香气四溢。2000年前后姜国龙承包了1000多亩荒山,开始肉羊养殖,当时买了40只母羊,经过几年的繁育,现在已经发展到300多只。
“当年开始养羊时,条件也不好,在信用社贷了些款,找亲戚朋友借了点钱,才把母羊买回来。现在养殖规模上来了,效益就显现出来了,每年羊羔都能有一二百只,日子也越来越好了。草料和人工我们都不用算钱,自己承包的荒山,草有的是。现在羊价高低,对我们养殖户影响不算太大,价格高时多卖点,价格低的时候少卖点呗,这群羊就是我的‘小银行’呢。”说起养羊,姜国龙打开了话匣子。
林西县将发展家庭“小种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力倡导发展特色养殖、种植产业。该县农业部门也加大对从事特色种养产业农民的帮扶力度,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科技信息和市场服务,努力使农家方寸之地变成创收“银行”。
“小贩卖”让“副业”变“富业”
迎着初升的太阳,张超载着副食、蔬菜和小家用电器的运输车穿梭在林西县乡镇村落的街道上,听到车载音响发出响亮的贩卖声,村民们便知道来“送货”的了,挥手即停,村民买完东西后,小货车又继续向其他村子开去。运输车,利用方便快捷的特性,把生活用品直接卖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
“自从‘村村通’公路修好了以后,这道路非常好走,我看到农村商贸活动很活跃,就抓住机会买了辆农用车,跑跑大集和周边旗县的农贸市场,这比开商店赚的还多呢。”家住城北街道的张超通过“小贩卖”走出了一条致富的新门路。
“小庄园”打造增收“聚宝盆”
林西县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以种、养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庄园经济,通过乡村庄园旅游打造农民增收新亮点,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改善了农村的居住环境。大井镇打造了一处扶贫产业旅游观光园,集自然景观、休闲旅游于一体,通过赏景、采摘、餐饮多种渠道,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目前,大井镇农家乐项目已经基本建设完毕,现已开门迎客,小笨鸡、有机蔬菜、笨猪肉等土特产品深深吸引着八方来客。
“小工程”启动节能“大引擎”
林西县委、政府始终把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民生计作为大事来抓,通过扶持像沼气、节柴灶这样的“小工程”,力促农民节能增收。
该县还积极推进“畜—沼—果”“畜—沼—菜”“畜—沼—粮”等生态发展模式,有力地拓展了农民就业渠道,推动农村新能源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服务“健康眉山” 培育“眉州名医”
省林业厅与城步苗族自治县政府领导深入和平村携手攻脱贫
东港这个景区又发福利了!让夏天不留遗憾...
突发!凌晨3:30分在苏桥-鹿寨二级公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道路中断所有车辆无法通行
破解出租车退租潮需要优化升级逆流而上
林西县:“五小经济”做活富民大文章
脚跟红肿路难行,唇部干裂“香肠嘴”,冻疮、红斑易出现冬季皮肤问题该如何解决?
市交通部门督促各区落实属地管理职责 强化客车租赁行业管理工作
孙大军深入第二届长治农合发展博览周各展馆参观
记者暗访食用调和油生产内幕:底线是吃不死人
今年我市干线公路项目达12个 高铁连接线和东环路是建设重点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8年第5期药品监督抽检质量公告
三台县委召开十三届第45次常委会会议
宝安副区长梁敏华到宝安区财政局(国资委)调研财政管理工作
孟凡利调研重点项目工作和环保督察有关问题整改进展情况时强调 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效益 做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
@心怀梦想的创业青年,宿迁创业谷给你写了一封信……
旅游途中汽车抛锚 多亏好心人出手相助
宿城专项治理违规吃低保
南宁启用统一平台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我市举办少先队建队日集中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