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县观音滩镇竹塘村,举行崔氏入川三百年庆典。
4月5日,清明节。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崔氏族人,齐聚四川威远县观音滩镇竹塘村,举行崔氏入川三百年庆典,雨中祭祖。
竹塘村的空坝上,当天摆了150桌坝坝宴;13口大灶一字排开,大米煮了200公斤、两斤重的鲜鱼150条、鸡鸭猪肉各种蔬菜难以数记,场面相当壮观。
风中飘逸着的横幅格外引人注目,精炼出崔氏家族家规:“对国家要忠对父母要孝对长辈要敬对姊妹要爱”。崔氏先祖属客家人,清朝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时入川;威远崔氏家族艰苦奋斗,形成了“自强不息、团结互助”的家规家风;崔氏二十几代族人无一人因懒惰致贫,因贫而失学。正因为如此,2017年省纪委、省委宣传部举行“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威远县纪委推荐的“威远崔氏家族”,高票当选“十佳天府好家规”第二名。
千余人祭祖 行三跪拜礼
5日的竹塘村,一夜风雨之后,气温骤降。崔氏宗祠位于一片农田之上,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祠堂。祠堂内有精致的雕塑以及挂在墙上的崔氏文化介绍,特别是雕刻的十六条家规格外显眼。
上午九点,来自广州、北京、山东、四川等地的崔氏后人,上至八旬老人、下至牙牙学语的幼童,总数上千,他们进进出出祠堂,观看祠堂内关于崔氏的一切,了解崔氏入川这300年的历史。在崔氏宗祠前的供桌上,供奉着寄托对祖先崇敬之意的雄鸡、猪,也供奉着寓意开枝散叶的瓜子。“向列祖列宗‘三献礼’”,上午十点,千名崔氏宗亲齐聚宗祠前,共同祭奠崔氏祖先。在奏响中华崔氏族歌后,全体到场宗亲代表行三拜之礼。
“对国家要忠、对父母要孝、对长辈要敬、对兄弟姐妹要爱、对同事朋友要仁,尤其强调要艰苦奋斗、努力发展……”仪式上,活动组织者崔志权再一次宣读了崔氏家规。“崔氏族人在崔氏家规的教导与影响下,形成了崔氏特有的士人风范,自强不息,团结互助。”前来祭祖的崔圣说。
族约第一条 “对国家要忠”
崔扬是威远崔氏家族的杰出代表。他向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介绍了崔氏家族的前世今生。
四川中华崔氏,源于山东黄河边,同属博陵郡,均为炎帝之后,姜子牙后裔。四川崔氏,具不完全统计,约有族人20余万人,占四川总人口1.5‰,主要分布在内江市、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等地。
“根连石壁,四海为家,随遇而安,却将异客化常客,情系中华,千秋创业,自强不息,转把他乡作故乡。”崔扬说,四川客家崔氏,入川初始,就制定了族约家规十六条,其主要内容是:对国家要忠、对父母要孝、对长辈要敬、对兄弟姐妹要爱、对朋友同仁要仁。四川客家崔氏的精神是:自强不息、团结互助。
“族约家规十六条第一条就是‘对国家要忠’”。说到这里,崔扬一脸的自豪。“入川三百年来,崔氏忠于祖国。本族人才文武俱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以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据不完全统计,崔氏族人为国捐躯者100余人。例如:抗日战争英雄崔岛芳、抗美援朝战争英雄崔益伯、抗美援朝战争功臣崔益国。”
为什么要举行入川三百年庆典?崔扬回答:这是接受祖先发源地的宗亲、老家的宗亲检阅和看望,“我们也借此机会作庄重的承诺,四川崔氏一定继承祖先遗志,发扬祖先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强不息,团结互助,四川崔氏将会越来越兴旺发达。”
“威远崔氏家族是‘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倡导用好家风推动家庭建设,推动乡村治理,推动地方文化建设,推动社会风气,推动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力求达到宣传一例、影响一片的效果。”威远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均如是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曹笑昔兴琪摄影报道
原标题:崔氏入川三百年优良家风代代传
市邮管局:南阳局多措并举深化机关党建工作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第四届上海市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评选活动的通知
省运会怀远赛区19日赛况
镇江举办系列活动庆祝首届“农民丰收节”
南宁积极参与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
崔氏入川三百年 优良家风代代传
镇赉县编办坚持
机构编制“瘦身”“健身”相结合
来华美国青年感叹:这不是我们教科书里写的那个中国!
蒙阴县垛庄镇多措并举构建“两违”治理长效机制
威海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次会议
哈市开放涉企数据信息 公众可登录平台进行查询
海榆东线海棠湾至亚龙湾段道路绿化工程预计明年底完工
明起可以领大讲堂门票啦
《辽源日报》小记者团成功开展首次采风活动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力争打造“四区一强”
白云区沙文镇领导干部进村入户宣讲十九大精神
社区里的草根收藏快乐不打折 年历片,玻璃台板下的记忆
村党支部带领百姓齐上阵 小山村绘就振兴“新蓝图”
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
银川东部140亩绿色公园带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