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里的草根收藏快乐不打折 年历片,玻璃台板下的记忆


  今天是几月几日?只要问到这个问题,人们都会拿出手机翻日历。对于居民魏贤金来说,他更怀念曾经风靡全国的年历片。近日,记者在宝塔路街道电力路社区走访时,遇到这位收藏达人。他的年历片收藏看点十足。
一箱年历片  不同年代各有特色
今年50多岁的魏贤金从本世纪初开始收集年历片。他对此没有刻意追求,看到了就会去买,看不到也不会专门去找。日积月累,他的年历片收藏也达到了一个惊人数量。
记者在他家看到了一个中型旅行箱,放满了各种小相册,相册每页里面夹插的都是年历片。魏贤金说,两三千张肯定是有的,但是整理起来确实太伤脑筋,现在只能随意插放,等以后好好整理。
“年历片一面印着全年12个月的月历,另一面印着各种彩色图画,题材包括戏曲、艺术品、名胜古迹等,既可查看日期,又可欣赏和收藏。而不同时期的年历片,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魏贤金称,新中国成立后,各地美术出版社纷纷印制发行年历片,画面大多是各地的建设成就和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也有一些美术作品和植物花卉,风格多简洁凝重;“文革”期间,年历片一般以“红”为基调,图案以语录、诗词、样板戏等为主;到了上世纪80年代,内容开始丰富,有风景名胜、工艺美术、影视明星、生肖动物、花卉体育等;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商业气息浓郁,带有企业广告性质的年历片开始出现。
太精美  年历片成了工艺品
那么,年历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爱呢?因为它印的确实太漂亮了。
魏贤金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家庭中,最高档的印刷品就属于年历片了。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年历片花样还不是特别多,比较素雅一些;而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则是年历片的黄金时期,这时期制作的年历片,综合运用了彩印、起凸、烫金、压膜等多种工艺,使得年历片成了一种工艺品。
当年年历片的印刷技法也很丰富:国画、油画、年画、木刻、剪纸等形式应有尽有,单页、折页、丝漆印刷、撒银点金等形式各异,图案更是丰富多彩,戏剧、舞蹈、风景、文物、工艺品等让人眼花缭乱;从形状上来看,既有单片式,也有折叠式,除了常见的长方形外,还有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梯形、扇形、心形、锯齿形及不规则形状等,有少数是由塑料或复合材料制作的,印制精美,色彩鲜艳,具有独特的时代美。
玻璃台板下的记忆  温暖了一代人
对很多中年人来说,年历片给他们最深的印象就是“玻璃台板下的记忆”。
魏贤金回忆,他小时候到别人家里去作客,谁家的玻璃台板下压的年历片多、又好看的话,是一件特别有面子的事情。他家也会在玻璃台板下压几张,一看就是一年,从年初一直看到年末,也不会烦。有时时间太长了,年历片会沾在玻璃上取不下来,现在想来也是温馨的事情。虽然年历片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但那些精美的图案依然留存着岁月的痕迹,记录着时代的特征。每次翻看它,都能带给魏贤金快乐的记忆。
魏贤金介绍,年历片前些年成为热门收藏品。从我市旧货市场上来看,年历片已经很难看到了。 
魏贤金说,尽管如此,相比古玩、字画、玉器等收藏门类,年历片也只能算是草根收藏,门槛很低。做这类收藏,价值要放到一边,更多的是享受收藏带来的快乐。每到过年,魏贤金总爱翻看这些年历片。“收藏年历片这些年,不仅丰富了生活、陶冶了情操,还结交了不少藏友,这才是我最大的财富。”(竺捷)竺捷 摄

海榆东线海棠湾至亚龙湾段道路绿化工程预计明年底完工
明起可以领大讲堂门票啦
《辽源日报》小记者团成功开展首次采风活动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力争打造“四区一强”
白云区沙文镇领导干部进村入户宣讲十九大精神
社区里的草根收藏快乐不打折 年历片,玻璃台板下的记忆
村党支部带领百姓齐上阵 小山村绘就振兴“新蓝图”
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
银川东部140亩绿色公园带投入使用
沈北新区:一边解难题 一边议共赢
省民政厅左会斌一行到太和县调研社会救助工作
唐道明出席岳阳市现代物流创新发展领导小组会
打造罗坑镇旅游民宿村——创业青年刘强带领村民走致富路小记
文登节日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展开
汕头市铁塔站址建设专项规划正式印发实施
苍鹭安家花博园
漳浦:官浔镇人民调解员成功调解在厦务工人员赔偿案件
振兴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安监窗口严格落实烟花爆竹审批工作
市交运局召开联合治超百日专项整治行动部署会
建瓯南雅镇:飞在农田上空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