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皮车”到“和谐号”回娘家的路越来越顺


  齐齐哈尔新闻网7月20日讯(张娜) 张之翠,1947年出生,是一个从齐齐哈尔嫁到哈尔滨的姑娘……在五十年前。
因为从小上体校的原因,张之翠十六七岁就离开家来到哈尔滨市打乒乓球。后来到学校工作,找了一个哈尔滨的对象,两人1969年结婚时,就把家安在了哈尔滨市。“那时候不是当老师嘛!有寒暑假。每年一到放假,我就往齐市的娘家跑,坐火车成了家常便饭。”张之翠阿姨回忆说:“过去回一次娘家,路上可遭罪了,那时候的火车是老式的‘绿皮车’,车次少,速度慢,车厢里条件也不好,而且为了省3块钱,我只能坐5块钱的慢车,晚上上车,得坐一宿车才能到。”
张阿姨印象中的回家之路是“逛荡、逛荡,停;逛荡、逛荡,停”的节奏,一路上每个小站都停。坐一宿硬座,别提浑身多难受了。“到1978年前后,我每次回娘家还得带上两个儿子。大的五六岁、小的二三岁,一个领着一个抱着,还得背着行李。半夜里,不是这个要尿尿,就是那个要吃奶,我这一宿根本没法合眼。冬天的车厢里四下漏风,孩子却经常因为捂得太多而上火,我也跟着上火。”现在回忆起过去的日子,张之翠阿姨自己都奇怪:那时候那么辛苦咋还那么大劲头儿来回折腾呢?
“有一年,我从齐齐哈尔回哈尔滨的时候,着急赶火车,我抱着小儿子跑在前面挤上了车,送行的姐姐领着我家大儿子落在后面,眼瞅着车快开了,车站的人还特别多,姐姐怕孩子上不去车,赶紧就近找个车厢把孩子推了上去,然后车就开了。后来我满车厢找了半天才找到孩子。现在我孙女有时候还开玩笑说我差点把她爸给丢在火车上呢!”张之翠阿姨的回忆里,即使路途再艰辛,每一次回娘家仍然是一次幸福的跋涉。
后来,母亲、父亲相继去世,张之翠也不再年年回齐齐哈尔了。直到退休后,故土难离的张之翠阿姨与老伴儿在齐齐哈尔市政小区买了一处住宅,算是在齐市安了一个家。近20年,老两口儿又开始经常往返于哈齐两地了。“大儿子住在哈尔滨,我有时去帮忙看孙女。这些年,火车经过多次提速,早就不像40年前那样慢了,车次多,车况也越来越好,最近这两年又修建了高铁,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非常方便,我们老两口儿来回走也不觉得折腾了。”张之翠阿姨感慨地对记者说。
今年7月初,张之翠在温州生活的小儿子带着全家回到哈尔滨与他们会合,相约一同回齐市省亲。舒适快捷的“和谐号”列车让第一次坐火车的小孙子睿睿兴奋不已,张之翠阿姨也给睿睿讲起过去的火车和过去的经历,睿睿却难以想象。“过去的艰辛,他们这一代人也许永远也不用再经历,迎接他们的只有更发达的现代科技和更幸福的未来,这就是社会的进步。”张之翠满怀期待地说。
编辑:刘光余

黄岩东城易腐垃圾处理站试运行
我区召开2018年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联席会议
娄底市救助管理站举行“开放日”活动 市民实地参观救助环境
惠州市民:小区废旧电池回收箱满了没人收 该扔哪儿?
经开区:食品及生物医药招商小组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动员会召开
从“绿皮车”到“和谐号”回娘家的路越来越顺
海峡两岸2017关公秋祭大典举行 200名台胞当阳关陵祭关公
公安部在京直属单位接收2017年度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公示
市史志院开展“四个一”主题活动
在西宁绿色发展热潮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好人开讲》之姚雪琴:心怀感恩奋勇追梦
日照72岁老人匡灵远寻找分别38年战友刘景双
“廉洁之声”搭起干群沟通新平台
接种过“长春长生”狂犬疫苗,可免费续种补种
“五老”志愿者文化惠民献爱心
轿车粘贴“辣眼”文字 被交警及时依法查处
李其军
增强宪法自信弘扬宪法精神
黄岩区人大调研河道生态补水及清淤工作
乐从文化志愿者走进沙滘陈家祠,探寻古建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