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优化营商环境
1.名称自主申报改革
2015年7月1日起,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登记服务,投资人在深投资创办企业,只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申请人无需前往登记窗口,只需通过电脑pc端在商事登记名称自主申报系统输入拟成立商事主体名称,系统自动回复申报名称是否可用,即可完成名称登记。
深圳名称自主申报系统预先设置名称登记判断规则,使用技术手段与省工商局、国家工商总局名称系统对接,申请人在名称登记系统输入拟成立商事主体名称,系统可即时回复拟成立商事主体名称是否可用,无需等待登记机关工作人员人工审核,实现名称自主申报秒批。商事登记机关依照《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规则》,明确在商事主体名称中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情形和字样,为投资人申请企业名称提供指引,同时在登记系统内做必要的限制,投资人申报的企业名称不违反禁止性规定,或能够符合限制性规定的条件,便可依法自主申报,自主选择名称,实现“我的名称我做主”。
2.全流程网上办理有限公司设立
深圳市推出的“全流程网上商事登记”,采用了全程信息化、电子化的设计,从用户注册到取得电子营业执照,申请人无需到达现场提交材料、股东可远程电子签名、登记机关网上审批发照、保管电子档案等等。
“全流程网上商事登记”创造性引入社会公众已普遍应用的银行u盾(银行个人数字证书)来作为办理网上注册登记时进行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的工具之一,大幅扩大网上登记受惠群体范围。截至2018年5月,我市正式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63个月,新登记商事主体超过252.1万户,超越特区建设30年登记量总和(71.6万)的3.5倍。
3.个体工商户设立
全程电子化申报,足不出户领取执照。个体工商户设立方式由窗口办理改革为全程网上办理、无见面审批。商事主体登记机关后台,审批电子化的申请资料,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时间,减少了办事环节,简化了材料的收取,极大方便了广大个体工商户办理注册登记事项,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了深圳社会经济发展。
目前我市个体工商户累计134.3万户,占全市商事主体总量的41.6%,主体数量非常庞大。个体工商户实现“不见面审批”,经营者运用手中的数字证书,即可在网上完成申报工作,免去填表和往返办事大厅的过程。
二 接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为深入贯彻落实 “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精神,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引进和落户“秒批”(无人干预自动审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市应届毕业生引进和入户“秒批”办理从6月11日起试运行,从6月25日正式运行。
增加个人申办方式,进一步拓宽引才渠道。毕业生可自主选择通过个人申办、用人单位申办,个人委托代理机构申办,三种方式办理毕业生接收,申报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全流程网上办理,实行“系统”秒批。毕业生网上申请接收后,即可自行打印《毕业生接收申请表》,并回校办理派遣、档案转递和户口迁出等手续。非深户毕业生报到实行网上办理、系统自动审批,不需现场报到。简化申报材料,取消纸质审批文件。毕业生报到取消户口本、户籍迁移证等多项材料,非深户毕业生网上报到并经审核通过后,即可按照我市公安部门的短信通知,直接到公安部门办理入户手续,不需领取纸质审批文件及入户信息卡。
三 留学回国人员引进
2017年1月起,我局实施留学人员业务“放管服”改革。留学人员资格审定和留学人员引进业务已实现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理,留学人员无需来窗口,只需在业务系统上传所需材料,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18年,再次优化升级服务,推出“留学人员引进掌上办事”平台,把服务从窗口延伸到网上、掌上。广大留学回国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在微信公众号上办理,在家或者在单位就可以完成申报流程,极大地节省时间。
四 本市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
在我市办理退休手续的职工养老保险、居民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可选择移动终端(手机、pad等),通过关注“深圳人社”“深圳社保”微信公众号或打开支付宝城市服务,办理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业务。退休人员无论身在何处,使用手机按照提示摇摇头、眨眨眼、读读数字即可办理验证,无需到办事大厅现场办理。
五 博士后设站单位申请日常经费补助
依据权责清单,博士后业务流程优化,申请材料简化,真正体现了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博士后业务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从博士后进站备案、博士后本人及配偶子女入户申请、在站生活补助申请,到博士后出站备案、出站科研资助申请,均实现“零”跑腿。目前,在站博士后达到2280人。
六 小汽车指标申请
2014年12月29日市政府宣布实施小汽车增量调控,12月31日启动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2015年1月23日上午9时系统正式上线并接受市民申请,并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提供通知、查询等服务。截止到2018年5月共受理数量4814366,业务审核数量26557552,共发放个人增量指标343339个,单位增量指标61993个。
主要创新了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模式,实现行政审批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零现场发放指标,变群众奔波为信息跑腿,市民足不出户即可在网上办理完成小汽车指标申请业务;竞价过程网上操作,操作环节信息透明。与广州、天津、杭州不同,深圳市民可在深圳市小汽车增量调控竞价平台网站上查询保证金银行到账金额、保证金缴付状态、保证金缴付流水、退款流水等信息,延保用户可在线申请保证金原路退回。实现市民在缴付保证金阶段、竞价阶段全程信息透明,全流程网上操作;支持代缴、分笔缴。依据保证金不冲抵成交价款及保证金原路退回的原则,且依赖于创新的保证金缴付模式,深圳小汽车增量调控竞价保证金缴付支持代缴及分笔缴,大大方便了市民缴付保证金的实际情况。
七 网约车申请,实现全流程自动(无人工)审批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在“互联网+政府服务”工作中,创新性开展“减材料优流程创新改革”,2016年网络预约出租车许可服务在全国率先推出“全网络、全自动、零现场、零费用”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提升了行政许可申办效率,强化了行业监管能力,保障了政府部门廉政建设。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平台设计开发过程中,充分应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4个替代”:一是互联网入口代替行政许可窗口,拓展服务时间“白+黑”、“5+2”;二是以申请人在线填写信息代替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变“群众奔波”为“信息推送”;三是以各部门并联审核代替人工现场审核,减少人为影响,审批人和申请人“零见面”;四是以系统自动评判代替人工主观批准,确保标准统一、尺度一致,确保行政许可公平公正,确保了网络预约出租车行政许可全流程互联网自动办理。
八 深圳市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市住建局以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为试点,打造 “网上虚拟柜台”,全面实施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打印,申请人“一次都不用跑”。审批时限从法定的15个工作日,进一步简化程序、压缩时限,2个工作日办结。
主要体现在“五化”:审批材料进一步“简化”。由以前的40项资料,精简了近75%,进一步减少审批时限,约95%的事项实现即到即办。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审批全过程“无纸化”,经办人“足不出户”即可在网上办事系统提交资料、查询进度、打印电子证照;审批模式“标准化”;审批服务更加“精准化”。根据工程所处不同阶段进行审批,如取得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在备齐材料后可以申请办理土石方、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许可证等。(记者 方慕冰)
宿州:“阳光天使”走进乡村小学开展国学诵读活动
这里的“龙船景”曾登邮票!80条龙舟到这条村吃“龙船饭”
星辰调查丨住宅楼连廊有隐患 业主集体维权拒收房
确保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市房产局召开进一步严明纪律加强作风建设工作会议(图)
“不见面审批”服务亮点多多
区机关幼儿园:开展“迎新年 亲子游艺”活动
林应武强调: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云雾缭绕生态城》惊艳亮相全国艺术摄影大赛
南宁市法制办公室组织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关学习资料
镇江市国庆期间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166件
市四套班子领导到东岸森林公园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数博会短评:发挥先行优势 强化要素集聚
贺旺深入乡镇检查脱贫攻坚工作
姜堰区两村入选省第二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
小车撞倒斑马线上行人 女司机吓得趴方向盘上嚎啕大哭
湖北造常温常压氢能源物流车年内亮相 “氢油”不带气罐
中埃歌唱家蓉城演唱会在成都唱响
内江召开2018年全市重点项目推进会
鄞州四眼碶小学两校区师生食堂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