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龙船景”曾登邮票!80条龙舟到这条村吃“龙船饭”

在广州上百条河涌周边的村落中,端午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龙船争渡、锣鼓喧天、爆竹声声……“各位老表,过来这边食个龙船饼饮碗龙船茶。”今天,广州海珠区龙潭村的龙船景,就有广州各村约八十条龙船前来“应景”。在河涌两岸上,满满当当站满了“趁景”的群众,场面盛大。中午,村中各姓氏摆了丰盛的龙船饭,总数达数百席。民俗专家曾应枫说,在广州各村中,龙潭龙船景可谓最具地道风情,享有盛名。值得一提的是,龙潭村是省集邮示范基地,全国首创,从1997年开始连续20多年每年龙舟节都有专门设计发行一套限量纪念封,吸引集邮爱好者收藏,今年的主题是“黄耳传书,龙门跃浪”。
古榕密布遮阳看龙船景上佳
龙潭村位于海珠区中部,海珠湿地一期就在龙潭村对面,村里河涌交错,是典型的珠三角水乡,龙潭村河道交错,水网环绕,古榕密布,树荫下正是看龙船的好地方。村内的古建筑群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古桥古祠古书院林立,当龙船经过桥底时,桥面上的人要避让,以表示尊敬。
上午开始,龙潭涌边锣鼓声声,络绎不绝的飞舟踏着鼓点纷沓而来,龙潭涌两岸聚满了前来“趁景”睇龙船的市民。
龙船饭丰盛招呼亲朋
为了准备中午的千人龙船饭,现场空地上搭起了做龙船饭的大棚,几十个厨工忙碌着。
在过去,村里男子忙着扒龙船,而妇女们则要准备龙船饼、龙船茶招呼客人,最为繁重的任务是准备龙船饭。和现在相比,传统的龙船饭很简单:大头菜、辣椒、节瓜、猪肉、鱼等。龙船饭每一样菜都有讲究,大头菜下饭,吃饱了才有力气扒龙船,辣椒则可以祛湿。到了近年,已经很少是自己动手做龙船饭,改由聘请餐饮公司代劳。过百席龙船饭一字排开,烧肉、蟠龙鳝、河虾、盐焗鸡、烧鹅、冬菇鱼丸、腰果丁、龙船粉等十多个菜式,丰盛无比。大家互相敬茶,祝福一句“身体健康”,其乐融融。
乡贤文化传承 广州龙船文化越发兴旺
广州地区龙船竞渡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龙船文化,是乡贤文化的重要体现,包含着和亲睦族,村与村之间、宗族之间交流感情的重要意义。
随着广州城市发展,很多村落所在地都成为了中心城区,龙船文化也更为大众多熟悉。很多市民都会到邻近的村里亲历龙船景的盛况。
近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各村一年比一年隆重,招景村周到招呼,应景村也卖力展示,也越来越规范,烧完的炮丈碎屑要用水浇湿,船上所有扒仔都穿着救生衣。更令人欣喜的是,十年前扒仔们以中年人为主,年轻人参与热情不高。现在则是年轻人为主力。跟其他节日不同,龙船节是整个氏族、村社的盛会,是“大家”的节日。端午龙船景是一次展示各村实力和风采的难得机会,大家最看重面子,礼仪要做到十足。广州各村之间通过龙船景探亲,成为纽带将大家联系在一起,通过端午龙船文化得以维系延续。
文:广报记者廖靖文
图:广报记者邱伟荣

牢记使命,把握机遇,奋力推进健康江门建设---市卫生计生局召开2018年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创文重中之重
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 前三季度泸州GDP同比增长8.7%
前进区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宿州:“阳光天使”走进乡村小学开展国学诵读活动
这里的“龙船景”曾登邮票!80条龙舟到这条村吃“龙船饭”
星辰调查丨住宅楼连廊有隐患 业主集体维权拒收房
确保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市房产局召开进一步严明纪律加强作风建设工作会议(图)
“不见面审批”服务亮点多多
我国发布指南推动儿童青少年近视科学防控
城事|东港交警9天查获8辆上路报废车
营盘街社区邀孩子们开心学编程
牢牢把握网络舆论领导权
镇江市国庆期间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166件
市四套班子领导到东岸森林公园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数博会短评:发挥先行优势 强化要素集聚
贺旺深入乡镇检查脱贫攻坚工作
姜堰区两村入选省第二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
小车撞倒斑马线上行人 女司机吓得趴方向盘上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