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水稻秋收启动,亩产增收200斤以上 “今年是个丰收年!”

  “今年是个丰收年!”——这几乎是我市所有水稻种植户的心声。
  从上周末开始,我市迎来水稻“收割季”,记者从各区种植专业合作社和部分种植大户处了解到,今年我市水稻普遍丰产丰收,和往年相比平均亩产增收200斤以上,农民收入也有了相应提升。
  14日上午,记者来到六合区金牛湖街道马头山村,正赶上大郝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今年的秋收,5台大型收割机在金灿灿的稻田里来回穿梭,伴随着轰鸣声,饱满的稻穗被不停地卷入机器,一粒粒饱满的稻米被装车运送到烘干厂。
  “从今天开始,我们的秋收正式启动。”天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茆家亮说。该公司委托大郝合作社进行订单生产,在六合区种植了近4000亩水稻,其中籼稻(杂交稻)1000多亩,粳稻2000多亩,目前开始收割的是籼稻,而粳稻的成熟期较晚,要到11月才能收割。
  根据测算,今年马头山村的籼稻亩产量能突破1200斤,而往年这个数据只有900斤左右,“每亩能多收200多斤,亩产效益将提升近400元。”茆家亮表示,对于合作社和农民来说,今年是个实实在在的丰收年。
  为什么今年能够迎来大丰收?茆家亮解释说,一是因为在整个种植过程中天气好、风调雨顺;二是合作社实行了分片承包制度,极大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汤明法是合作社雇用的12名农民之一,往年,他给合作社打工,只有工资收入。今年实行分片承包制度后,12名农民各自承包了270亩稻田,种田的收益由农民和合作社平分。“大家的积极性明显不一样了,过去是到点下班,很多时候都错过了管理稻田的最佳时机。现在大家主动加班,经常忙到深夜。”汤明法说。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除了5万元的工资收入不变之外,种田的收益还有8万元左右,收入有了大幅提升。
  六合区是我市籼稻主产区,而其他区籼稻的种植面积虽然不大,但产量也都有所提升。浦口区种植大户许乃兵告诉记者,他也刚刚开始进行水稻秋收,今年平均亩产大概在1400斤左右,较去年提升了200多斤;溧水区种植大户陈久根也表示,今年平均亩产约为1200斤,比去年多收了200多斤。
  由于全市各地水稻品种、气温、土壤、水质条件的不同,水稻产量有一定区别,但在去年的基础上,收成都有所增加,让农民们喜笑颜开。我市粳稻种植面积更大,接下来的粳稻收割,无疑会让更多农民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一带一路”国际攀岩大师赛首站落户宁波 92位高手齐聚
【烛光】赵楠:芳华十载 潜心育人
台风过后 海口靓丽重现
浔阳区领导走访慰问龙山小学老教师
科华控股董事长陈洪民:铸造业,在这里脱胎换骨
我市水稻秋收启动,亩产增收200斤以上 “今年是个丰收年!”
五河多部门联合整治小区周边市容环境卫生
区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 预算审查监督小组成员会议
新农民用知识改变命运
息烽县开展“快递送法”活动 让更多人知法晓法
“大美上饶”乡村旅游国庆嘉年华 年轻化思维嗨翻假期
汤阴县职教中心举行安全教育报告会
朝阳区政协到昆考察调研文创产业和脱贫工作
郸城籍著名青年书法家邢怀章当选河南省政协委员
嫩江县2018年秋季森林防火暨秸秆禁烧工作会议召开
“醉猫”驾车闯派出所
4月25日天气预报:今天最高温再上25℃
绍兴市诸暨赵家香榧王获评“中国最美古树”
朔州市举办“为爱守护 不离不弃”爱心义卖
栏目未更新(2018-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