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临沂市民政局大力指导、支持鼓励全市广大退役士兵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署要求,坚持“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理念,发扬不怕艰难险阻、敢打必胜的精神和优良作风,坚定走自主就业创业道路,努力争当新一代创业创新排头兵,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时代特色、创业成绩突出、事迹感人的先进典型。
目前,临沂市共有14名退役士兵被评为全省百名优秀自主就业创业退役士兵,张培华同志被评为全省退役士兵创业创新标兵。为进一步宣传优秀退役军人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创业创新精神,激励更多退役士兵为“大美新”临沂作出贡献,现选取石德连等退役士兵创业典型集中进行宣传报道。
退伍军人石德连:从退伍军人到兰花墩村“大家长”
“工作就应该敢想敢干,有股劲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这个骨子里透着军人刚毅的人是莒南县十字路街道兰花墩村支部书记石德连。从退伍军人到村支书,石德连带领全村百姓踏上了致富路。
参军实现当兵梦想 部队生活磨砺好本领
1982年,刚满18岁的石德连像许多年轻人一样实现了当兵的梦想,成为威海某部队一名军人。“我们兄弟五人,有两个当兵的,既是自已愿意,也是父母的支持。”石德连告诉记者。
在部队,石德连成为一名无线电报务员。在这之前没听说过无线电更别说接触无线电,石德连清晰记得,当时为了钻研无线电业务,有用不完的劲头,努力把每个细节做到最细致、精确。
“当时,部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我还到地方学习了养殖和种植技术。”虽说是农村出来的人,但对怎么科学种植根本不清楚,经过较为专业的学习,石德连掌握了科学种养等农业知识。
“部队就是所大学,是部队锻炼和培养了我。”石德连坦言,4年的部队生活影响和改变了他的一生。
退伍回乡办企业 带领村民共致富
11月14日,在兰花墩村的润兴农机机械制造厂,石德连正指导工人生产发电机和农用车上的配件钢盖,他是这家企业的董事长。
1985年,石德连退伍回到老家,在附近的拆车厂当了一名工人,一干就是十多年,他的创业路源于一辆手扶拖拉机。石德连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没用多长时间车灯变得不是很亮,于是,石德连用在部队学的无线电技术将手扶拖拉机车灯修好了。
“那时候村里路不好走,拖拉机车灯在不好的路况基本不亮,走夜路特别危险,经过我改良的拖拉机发电机却没有这个弊端,我觉得这是个市场。”2010年,石德连凭借他在部队上学的技能,加上他在拆车厂挣的钱办起了厂子,开始了创业之路,当时就解决了村里30多人的就业问题。
早在2009年,石德连被村民选为村委主任,2010年又以高票当选村支书。为了带领村民致富,石德连利用自己在部队学习的养殖和种植技术,在村里建起了20个蔬菜大棚,还鼓励20多户村民建了养殖场。“2010年当年就见到了效益,村民年收入20000余元。”石德连说,他们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带领全村奔小康 百姓住上新楼房
从2010年当选为村支书,石德连一干就是四届,“大伙选我当书记是对我的信任。我当过兵,最不怕的就是吃苦,我的目标就是让大伙富起来。”上任之初,石德连就这样告诉自己。
2015年,已退休的石德连再次以高票当选为村支书,他坦言,“压力更大了,要当好这个村支书需要顶住压力付出更多努力。”石德连没让村民们失望,这几年村里一年一变样,村容村貌越来越好,水费全免、有线电视费全免……
“我们村在拆迁计划之内,不久的将来,村民们能住上干净宽敞的楼房了。”石德连高兴地说,不仅如此,他自办的企业也发展良好,还能为更多村民们提供就业机会。
石德连始终认为,军旅生涯,不仅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也锤炼了他过硬的作风,成为他后来走上村支书岗位,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力量源泉。
退伍军人王玉海:一人创业带动60余名退伍军人就业
八年的军旅生涯,塑造了王玉海不屈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几经努力,他成功创办首家以军旅题材为主题的绿色文化餐厅。
“要让事业更有价值。”一人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2015年以来,他已帮扶60余名退伍军人成功就业,同时,他还积极投身爱心事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渡过难关。“当兵就要有保家卫国的志向,创业就要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情怀。”王玉海一直这样坚守。
军旅生涯:青春是用来奋斗和拼搏的
2005年,18岁的王玉海报名参军,成为南京军区某部队的新兵,在部队,他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刷厕所、修电路、清理排水沟、刷墙面……就连新兵训练,别人训练一遍,他一定挤下时间再多训练几遍。
优秀的人才很快脱颖而出,王玉海入伍前就取得了二级厨师资格证,凭借着他的这门手艺,他在部队崭露头角,从连干到营,到团机关食堂、招待所,再到军区干休所,他的岗位一直调动,工作受到领导好评。
付出就有收获。因工作出色,王玉海在部队很快就入了党,两次荣立三等功,1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先后获嘉奖3次。
不忘初心:成立军旅文化餐厅 吸纳退伍军人就业
2013年,王玉海退役。8年的部队生涯已经把他锤炼成一个有思想、有闯劲、有情怀的优秀青年,他凭借着手艺,怀揣着对部队及战友的深情,萌生了开一家以军旅文化为特色的主题餐厅。
经过两年多的考察与筹备,2015年3月,王玉海成立山东兵家食客餐饮服务有限公司,2016年,又成立了“沂蒙红嫂”主题餐厅,为弘扬沂蒙精神作贡献。
王玉海的军旅文化主题餐厅中,主厅摆设、餐具设置、报菜风格以及工作人员着装,都有着鲜明的军营特色,目的就是让当过兵的战友来此回味军旅生活,让没当过兵的人来此体验军旅生活。
王玉海勇于为政府分担退伍军人安置就业任务,到目前为止,共帮扶60余名退伍军人安置工作。不仅吸纳退伍军人,王玉海的餐厅员工中还有60多人来自地方,有的身患残疾,慕名前来求职,王玉海根据求职者的特点专门设岗,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扶危济困:带头成立平邑军嫂爱心志愿者协会
王玉海深知军嫂生活不易,军嫂们在后方默默地奉献付出,承担着家庭重任,他想着为军嫂排忧解难。
2015年8月,王玉海组织成立“平邑军嫂爱心志愿者协会”,以“关爱军嫂,畅行公益”为宗旨,该协会不但帮助军嫂就业,还经常组织人员慰问现役军人家属,为患病军人家属捐款,慰问抗战老兵。
扶危济困、捐资助学活动中,也少不了协会志愿者的身影,为平邑白血病患者捐助3000元;到平邑县郑城镇慰问孤儿及现役军人亲属;建军节之际,到驻地某部队进行慰问;慰问和看望敬老院老兵与老人,资助困难学生……截至目前,王玉海带领着军嫂志愿者协会总计捐款30余万元。
今年,王玉海创办的平邑县军嫂爱心志愿者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成立,“要把基地创办成军事化管理与培训示范点,为社会输送军事化管理人才,为青少年打造军事夏令营基地,为退伍军人和军嫂提供就业岗位。”王玉海如是说。
沂蒙晚报记者 唐丽丽
主流日照|小海豹“早”知道(2018.8.22)
澧县召开全县党委系统工作会议
红薯喜获丰收
“康妮”减弱为强台风级 舟山4日傍晚起出现大风
市政府召开第十七次常务会议
退伍不褪色 临沂退役士兵创新创业潮中再当尖兵
南溪区三举措抓好农村自办宴席安全
天津:视频巡查实时监控交通异常 就近调派警力处置
赶紧来申报“4050”社保补贴啦!
东时记者走近两位“三八红旗手” 倾听她们的故事
从今天起,你的每一步,都能成为公益金
【关注】名额不限!企业奖励3万元,个人奖励2万元!看看英德哪些人能拿到?
“双下沉两提升”造福玉环百姓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巡视员马志一行莅许检查督导“扫黄打非”工作
白茶之乡 非遗踩街
易鹏飞调度市城区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工作
安达“爱心妈妈” 给留守儿童“送礼”
市直交通运输系统第二季度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召开
湘潭:新茶产销两旺
魏都区召开产学研对接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