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
每年春节之后将会掀起的3月求职热潮,向来是应届毕业生和有跳槽意向的在职人员最为关注的大事,同时针对各求职者的招聘诈骗也进入了高度活跃期,警民联合防止诈骗举报平台——猎网平台近日盘点了三类常见的求职诈骗陷阱,帮助求职者提高防骗意识。
陷阱一:网上投简历泄露身份信息
因为快速、便捷、高效等特点,求职者倚重的应聘方式已经从传统的招聘会转向网投简历,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浏览公司信息,看好后点击发送简历就可以等待回信。不少诈骗分子利用这一环节,以高薪等诱惑待遇为诱饵,吸引大量求职者投递简历。骗子要求求职者在简历中,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邮箱、家庭信息等隐私,这在求职者看来十分正常的情况,实际上已经不知不觉落入诈骗分子陷阱,这些身份信息被骗子利用,后续可能会衍生其他的网络电信诈骗。
陷阱二:以高薪为诱饵骗取保证金
相比于应届毕业生和有职级的社会工作者,那些低学历、无专项技能的求职者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在街头巷尾、公交站和非正规网站上,随处可见ktv、饭店等场所招聘服务员和领班的高薪广告,这样轻松、无学历专业限制且薪酬较高的招聘信息,让屡屡碰壁的求职者病急乱投医,然而当求职者拨通广告上的联系电话时,电话另一端的招聘经理往往会以岗位特殊需先行交付保证金、押金或是诚意金为由,让求职者先转账再入职。一旦求职者抵挡不住高薪诱惑,盲目相信对方说辞进行转账,就落入了骗子陷阱。
陷阱三:骗求职者贷款缴纳培训费
根据许多求职网友爆料,许多看似正规的实体公司打起了岗前培训费的主意。公司以高薪的名义吸引大量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趁机提出岗前培训需缴纳高额培训费,声称是为了防止新人跳槽,后期将返还培训费,还美其名曰“技术服务返还费”。对于那些没钱交培训费的求职者,公司则推荐他们使用网上的贷款软件来贷款缴费。
实际上,公司与求职者签订的岗前培训合同是以培训机构与学员的名义签订,培训后公司并不会录用学员,且拒绝返还服务费,合同上那些高薪、保证就业等诱人条款成了一纸空谈。而贷款培训的求职者不仅没有工作机会,还将背负贷款产生的高额利息。(扬子晚报 记者 徐晓风)
秦都重大项目建设成为经济发展聚能环
冷水滩杨家桥“严”字当头强化干部管理
乐业消防开展“我是小小消防员” 儿童绘画竞赛颁奖仪式
庆国庆 游斌庐感受一段不一样的时光之旅
普宁流沙北街道西陇村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招聘季须防三类陷阱 求职者要提高防骗意识
市商务局开展“红色年轮见初心”主题党日活动
淮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濉溪县管理部召开党员大会
中共东莞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召开
头条评论|进一步打开我们的格局
苏州评弹下月起将登陆部分飞机航班
自以为本地区第一,其实是素质至底
我会组织西安经贸代表团访问巴西乌拉圭美国取得圆满成功
我市老年消费教育基地挂牌成立
东坡纪念馆有望明年上半年开放 初步构建名城保护管理体系
为了一句承诺,9旬老兵改名换姓替牺牲战友守孝74年
我市集中曝光一批交通违法车辆和企业信息
八旬老人路边呆坐 原是遛弯迷了路
男子心脏骤停街头昏迷 过路女护士跪地救人
峨眉山市召开扫黑除恶专项会议 对黑恶势力“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