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秋节团圆的气氛中,第十八届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圆满落幕。在4天时间里,5大展馆6万平方米展出面积共接待专业观众2万余人次,普通观众预计32.5万人次。展会意向合作项目达到158个,签约额21.6亿元。其中,现场签约项目68个,签约额约10.6亿元。
展销两旺 企业最高销售额达23万
本届农博会举办之期正设于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和中秋节小长假期间,人气爆棚。开幕首日便吸引专业观众0.8万人次,观众人数7.9万人次。第三天观展人数累计达到28万人次。第四天市民涌入大批量采购,总人数达32.5万人次。
因品质高、品种全,包括肉类、果蔬类、菌类、水产品类、禽畜产品类、酒类、食品类、农业科技类等近万种优质产品,深受市民喜爱,争相选购,产品售罄补货现象屡屡出现。前3天展期,近800多家展商补货,补货产品达3600余种。有两家企业在农博会上创下销售纪录,4天分别超过20多万元,一家达到23万余元。
展会更专业 贸易对接成果显著
本届农博会达成了一大批贸易对接签约。其中,辽中区、新民市、法库县、康平县在首日农业招商对接洽谈会上,与浙江天地环保、云创科技、浙江义乌、华美农业等参展客商达成合作,签约额达4.5亿元。
沈阳农博会一直致力于打造的农业专业博览会,18年展览规模增加23倍,专业观众逐年递增。各参展商逐步向品牌化、风格化、主题化转变,这也促使采购对接、合作洽谈等方面发生改变,农博会正在成为东北地区甚至国内的大型专业农业展会。
亮点展区获赞助 推产品走出农村
农博会首次设置的“第一书记”农业帮扶、招商、推介、交流展区,展会期间受到广泛的关注,同时收获政府领导好评。“第一书记”已成为观众心目中的一大品牌,助推了“第一书记”产品走出农村,成为展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22日组委会举办的“第一书记话丰收”对接峰会上,铁西区长滩镇三合村、法库县依牛堡子镇祝家村等6位第一书记,分别与京东集团、地利集团、邮储银行等单位成功签约。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邓丽婧 摄影记者王勇
公交使用nfc手机刷卡
传承非遗 文化惠民
杭州基层法院体验记 信息化让诉讼服务更加智慧便捷
许志晖看望慰问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
发挥引领作用提高产品质量晋祠大米地方标准制定启动
4天接待32.5万人次 签约21.6亿元
千亩牛大力花海、知青文化体验基地,等着你!小江特色旅游线路吸引八方来客
货车“变身”加油车被查处
菜价连涨8周 肉蛋价格齐升物价压力几何?
东安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局:让无证无照经营餐饮无处藏身
广州市国资委到对口帮扶梅州市五华县河东镇林石村开展春节慰问活动
象山街巷 | 这可能是你不知道的万寿巷
关爱计生特扶家庭 健康保险温暖人心
陈敏: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年度战役
夯基础创品牌,向中国西部“鱼米之乡”迈进
新乡市市级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程预安排公示栏
我省启动 “剑网2018”专项行动 打击网络侵权盗版
瑞安陶山打造“强富美”乡村 68个经济薄弱村联合拉动千万元投资项目
3个月服务400余次 居家托养服务让残疾人无忧
为了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平山县脱贫“摘帽”攻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