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猴

知了,学名蝉。刚从土里爬出来,还没有脱去那层“壳”时,叫“蝉蛹”又叫“知了猴”,我们老家叫做“蝶猴”。蝶猴是我们老家人人都爱吃的美食,据说蛋白质很高,营养很丰富。
小时候,家里不富裕,肉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小孩子想吃肉,就得自己想办法。捉蝶猴回家煎着吃就是一个不错选择。每到暑假,特别是雨后的夜晚,邀上几个发小,带着瓶子,拿上手电筒,桃铲一拿(一种铲草的工具)就出发了。
树林里蛐蛐声此起彼伏。这时有调皮的发小开始“恶作剧”,趁你靠近树的时候,去晃树,树叶上残留的雨水纷纷落下淋你一身。你笑,对方也笑,然后趁他不注意,也如此还他。我们笑着,跳着,追逐着,直至天完全黑了,才想起此行的目的。尔后四散跑开,一个个瞪着眼、踮着脚,小心翼翼地寻觅。只见树林光柱交错,人影晃动,坠子偶尔踩断枯枝“啪”的一声响之外,就只有树上的知了紧一阵慢一阵的叫声了。
我们或合伙,或单独行动,拿着手电筒树上地下地照着,寻觅蝶猴的踪迹,因为个子小,高的地方即使有,我们也够不着,所以大多把目标选择在地下,在树周围寻觅小黑洞。发现洞口就用手一抠,洞越来越大,能下一个手指头的时候,那蝶猴便在眼前了。黑洞如果深,便用桃铲刨。有时候一个小洞旁边都是蝶猴住的地方,一逮就是好几个。若果没有桃铲,也难不住我们,附近有水沟,用袋子盛了水往下灌,小家伙怕水,一股脑就能上来好几只。
当然也有遇到危险的时候,当小伙伴们低头在认真的找蝶猴的时候,突然听见草丛里窸窸窣窣的声音,起初还以为是青蛙或老鼠呢,正想赶它走,哪知道它吐着蛇信子,昂头正盯着我们,用手电筒一照,娘呀!原来是一条青花蛇,吓得我们撒丫子就跑……第二天虽然心有余悸,但还是挡不住美味诱惑,又要去捉了!
那时,捉蝶猴也不是我们小孩子的专利。有的人家全家出动,一晚上最多的能逮一二百个。越是逮多了人们越是舍不得吃,拿到集市上,几分钱一个卖掉,能换回十多块钱,一家人油盐酱醋能吃好几个月呢!
每次我和姐姐最多也就逮一二十个。拿回家找个面盆放上盐,腌起来等攒多了再吃。有时逮的少,攒好几天才吃。在小铁锅里放一点油用小火干煸,我们围在锅边,闻着越来越浓的香味,馋得直流口水。做这道美味时,一点佐料也不放,完全是肉的自然香味。直到把知了煸得没有一点水分,咬一口酥脆喷香。有时母亲也会用辣椒把蝶猴爆炒一下,给父亲当下酒菜。
虽然捉蝶猴的人很多,但也有不少“漏网之鱼”。看到那爬上了高高树梢的幸存者,都想尽快脱去在泥土中生活时的铠甲。它们痛苦地挣扎着,首先是头剥离出来,然后是翅膀和尾部。成功蜕变后,借助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晒干了翅膀。身体也由原来嫩嫩的黄绿白变成了黑色。终于可以自由飞翔啦!几年的蛰伏修炼,只为了这一季的自由和为夏天鸣唱。
不是吗?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更没有唾手可得的辉煌。这些幼小的生命,用它的鸣唱向我们释译了生命的意义。
李超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创业剧扎堆儿,出精品不易
吉林省将启动辽河流域水污染专项整治行动
人民出版社向青科大赠书   追寻共产党人的“初心”
四川省启动2018年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监测调查
江城区:江城区“阳江江城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线
知了猴
马钢气体上半年销售再创新高
88万元赔偿纠纷 泗洪县司法部门仅用3个小时“搞定”
市食药监局出台八项举措稳步推进全市食品小作坊登记监管工作
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和降成本优环境工作韦萍深入广昌调研
食物烂了一点 还能不能吃
一群婺江“美容师”13年的坚守
冷水滩区狠抓产业项目出实招
电咖严苛摸底测试 ENOVATE期待量产
市绿化和市容局领导到市园科院指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方利旭带队赴潮南区开展山区老区建设和扶贫工作调研
岳麓区统计局召开规模以下服务业抽样调查培训会议
铁二小组织小记者参观蚌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关于嵊州市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建香(福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员工在采摘百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