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农民住上高质量新房

“出门40米就是一望无际的水面,站在楼顶就能观水景、看日出、听涛声……不用去海边,咱也享受了‘海景房’!”10月11日,在淅川县老城镇下湾村,贫困户王文亮朴实的脸上挂满了灿烂的笑容。
王文亮的家乡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核心水源区,他所居住的下湾村,坐落在丹江口水库库岸线上,是深度贫困村。为确保一库清水送京津,16.5万淅川人迁离故土。2013年汛后,丹江口水库开始蓄水,下湾村等沿线村落大量土地、农田被淹。失去了耕地这个唯一的收入途径,下湾人纷纷“逃离”打工谋生,“空心村”成了下湾的代名词。但几年之后,谁也未想到,“空心村”成了“海景社区”,当地群众有了前所未有的获得感。
对王文亮来说,一套崭新的“海景房”从天而降,直冲冲地砸向自己,简直是硕大的意外和惊喜。“过去村里房子都是破破烂烂的砖瓦房,刮风下雨,经常有倒塌。我家也不例外,五口人挤一间房,母亲、妻子有病,两个孩子上学,我得整天围着他们转,这样一来,不仅住得提心吊胆,还挣不了一点钱,盖新房成为不敢想的梦想。”
2016年,王文亮不敢想的梦想,竟有人帮他实现了!
在村子公示栏旁,盯着避险解困宣传页,王文亮像见到了亲人般,脸上浮现一片灿烂。“当年底,避险解困政策执行到我们村,县里雷厉风行,帮我们拆除旧房,原地靠后建了51套新房,形成现在的社区。新房每套10万元左右,村民每人可获补贴1.6万元,我家五口人,共补贴8万元,基本上不掏什么钱就住上了一套新房!”王文亮高兴地描述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蓄水后,为解决库周群众生活难题,淅川县积极实施避险解困政策,分批次对涉及村落进行解困、搬迁。像王文亮一样,生活在库周172米水位线上、人均耕地不足0.3亩的5000多人都被纳入搬迁之列,获得国家补贴,住上了高质量的库区“海景房”。
意外的惊喜不仅让库区群众实现了梦想,也精准散播到了库区之外的广大贫困群众之中。盛湾镇集镇安置点盛和社区的贫困户李和胜,也是其中一名受益者。
“过去住在老家周湾,出行难、吃水难、挣钱难、看病难,找人说话都难!现在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到了新社区,出门有公路、家里用自来水、在社区当上了保洁工,身边还有很多搬过来跟我年纪差不多的老人,生活更方便、内心更舒坦!”李和胜满脸欢喜。
在解决库周贫困群众生活难题外,淅川县还通过推行易地扶贫搬迁,解决深山区等其他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群众的生活难题。截至目前,像李和胜一样,全县两万多名贫困户已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上了高质量的库区“海景房”。

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接受董磊辞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请求的决定
开封市召开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会议加强组织领导 凝聚工作合力
酒驾司机驾满载3.4吨炸药车上高速 民警惊出一身冷汗
我市开展“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
华安:新建的县农贸市场正式投入使用
淅川县农民住上高质量新房
淮北市工会深化改革暨组织工作会议召开
三支部联合召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党课
本溪市开展“瘦肉精”风险监测工作
国庆我在岗
包头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
市政府召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有关事项专题研究会议
市规划国土委罗湖管理局积极开展台风前地质灾害排查检查工作
盛家坝:卫生院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
且看“南方”春潮涌——湖北南方家具有限公司发展走笔
2018广州地铁马拉松即将为你开启
研究院管理中心理论学习中心组“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题学习研讨会召开
开福区加强保障房小区高温汛期安全生产管理
关于印发《2018年衡阳市垃圾禁燃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抓好驾驶员安全教育 把好校车安全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