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泼而个性的高校招生宣传的确能吸引考生和家长们的眼球,但是,要引导考生选择一所自己喜欢且专业适合的大学,高校招生宣传还应少些花哨多些干货,比如高校特色专业、实力排名等。
2018年高考已经过去十多天,填报志愿成为考生即将面对的问题。各大高校如约而至,在招生大战中各显身手,宣传阵地从线下到线上,从微博、微信到抖音,招生广告更是花样翻新,创意迭出,有的采用学长、学姐送祝福的形式,有的借用萌宠表达对考生到来的期盼,有的以“龙虾品鉴会”吸引考生,被戏称为“最强”招生广告。
高招宣传服务于高考招生,无可厚非。去年,上海、浙江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平稳落地,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个省市启动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从今年起还有17个省份要开启改革进程。高考改革由过去按学校录取变为按专业录取,高校招生专业成为学生评价和选择的第一级指标,这意味着生源的竞争从学校综合实力的竞争转变为专业综合影响力的竞争。
在此背景下,眼下的高招宣传尚有太多可改进之处。首先,部分宣传文案缺乏高校自有特色,区分度不明显。换言之,很多高校的宣传标语中,用其他任何一所高校替换也毫无违和感。因此,高校在宣传时应该注重将本校校史和更多特色元素融入宣传文案中。而且,部分高校在形象宣传中也缺乏硬实力的展示,譬如有哪些优势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乃至出过哪些著名人士等,这些信息若能在广告中有所交代,招生广告或能达到更好效果。
其次,高校招生广告中往往缺乏具体的专业介绍,就连各类大学排行榜中也缺乏完整的分专业排名,多数只是高校的综合实力排名。其带来的弊端,于高校而言,唯综合实力论容易造成一种不良的导向,会促使各大高校盲目向综合性方向发展,而将本就有限的资源投向新设或薄弱专业,从而阻断高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对考生来说,在填报志愿时,高校实力和专业实力本应是同等重要的参考标准,缺乏专业排名,不利于考生科学填报志愿。
高校如何进行招生宣传,里面大有学问,也很能反映学校的传统、格调和理念。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工作者的大胆尝试,反映了当前高校的开放、包容和自信,但如何活泼与严肃融合、创新和实用兼具,值得各大高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和顺县聚焦人才合力服务脱贫大局
黎川守望精彩爱心公益为山村学生提供免费午餐
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2001号提案的答复
邵阳县诸甲亭乡积极开展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
寻找最美笑脸喜迎省运盛会
高招宣传应多些干货少些花哨
郸城:李全林到部分乡镇督导检查脱贫攻坚工作
乌当区司法局和区人民法院联合开展社区服刑人员集中教育培训
市城管局印发《南通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着装管理暂行规定》
为一块钱 捅人一刀?昨天下午海曙筱墙巷发生伤人事件
石板溪社区│窗户悬挂半空摇摇欲坠 社区协调消除安全隐患(图)
一环路衣冠庙—人民南路段昨夜启动改造
大意客户丢包 拾包员工着急
【二道区】副市长周贺到二道区调研城市建设工作
延津县:精神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长治市国税局认真落实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为企业充能续力
洛江虹山举行传统民俗祈福 讨新年“好兆头”
晋城九中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枝江港七星台作业区综合码头工程——投资完成四千万 两泊位年内建成
5分钟,她们从死神手中抢回一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