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盆地的绿色觉醒——南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思考

  南阳盆地的绿色觉醒
—南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思考
南阳市生态文明促进会、南阳日报社绿色生态盆地研究课题组
觉醒,是自身意识的思考,是自觉意识的行动;绿色觉醒,是亲近绿色、敬重自然价值观、政绩观的自发传递,更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自觉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南阳生态建设,要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立足南阳生态优势,创新发展方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打造“满城绿色半城水”的美丽中国示范区,开创绿色发展、宜居宜业的新局面。
南阳盆地的古往今来
南阳盆地位于中国版图的核心腹地,秦岭淮河一线,它是由秦岭、大巴山、桐柏山、大别山所围成的盆地。南阳以楚汉文化发源地而闻名,有2600余年的建城史。1948年,毛泽东同志欣闻人民解放军占领南阳,亲笔撰写新闻名篇《中原我军占领南阳》,南阳盆地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天生南阳盆地。这是一块极为特殊的地方——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南阳盆地大部分属于长江流域,同时也是淮河的发源地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从美学和几何学的角度分析,南阳盆地位于大陆东西方向的黄金分割点上,其北是平均海拔为1000多米的伏牛山,南有汉水,其南是大巴山脉的东端。秦岭挡住了北方的沙尘与冷空气,而大巴山则隔离了南方的炎热与潮湿。从地质构成方面说,南阳盆地位于中国最核心、最坚硬的“中央造山带”的陷落处,自然灾害相对较少,无沙尘暴、洪涝、台风、酷热、严寒、缺水等威胁。从气候方面说,南阳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属典型的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热适宜,年降雨量800毫米~1000毫米,降水适中,优异的地理和气候环境造就了南阳生物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这是上天赐予南阳人的宝贵财富。
地载养生盆地。一方水土,一方器物,水生万物,地发千祥。南阳盆地水资源总量70.35亿立方米,淡水充足且水质良好。土壤肥沃,盛产小麦、杂粮、水稻和棉花、芝麻、烟叶等,素有“中州粮仓”之美称,以全省12.9%、全国0.7%的耕地,生产了全省11%、全国1%的粮食,全省20%、全国4%的棉花,全省13%、全国2%的油料。据普查统计,南阳全市拥有植物资源1500多种,森林野生动物50多种;盛产中药材2340种,产量达2.5亿公斤,其中名优药材30余种。多样的地理地质条件和物产资源造就了南阳远超周边的居住兴业环境,这是南阳绿色发展、转型跨越的物质基础。
人聚六和盆地。在中国传统的释道家观念中,南阳盆地以西,是出世的地方,人口较少,山地、高原、胜景较多;而南阳盆地以东,主要是人口密集地区,是现实社会的主要容器。四五十万年前,就有“南召猿人”在此生息繁衍。战国时期,南阳是全国著名的冶铁中心。东汉时,为光武帝刘秀发迹之地,有“南都”、“帝乡”之称。南阳名人辈出,古代有著名谋略家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杰出的政治家诸葛亮等历史名人,现当代有哲学家冯友兰、军事家彭雪枫、文学家姚雪垠、科技发明家王永民、作家二月河等名人。南阳板头曲、内乡宛梆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意和同悦、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富饶的资源与悠久的人文在南阳盆地汇聚,孕育出优秀的人才和灿烂的文明,这是当今南阳汇聚英才、打造重要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保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 要立足南阳市情, 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长远性,深刻领会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紧迫性、普惠性,赋予南阳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内涵,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南阳盆地的资源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特定的地理环境、资源蕴藏,是自下而上并进而发展生产的先决条件,也是物质生产、文化面貌产生和形成的基础。这种差别,将深刻而持续地影响到社会经济文化面貌。梳理南阳优势资源,发挥盆地生态优势,有利于突出南阳特色,把绿色势能转为生态动能,实现错位竞争、跨越发展。
自然资源优势深厚。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因素是山脉、河流、地形和气候。南阳是我国矿产品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已探明各类矿产品84种452处。其中天然碱、红柱石储量为亚洲之冠,蓝晶石、金红石居全国第一,黄金、石油储量居河南省第二。南阳黄牛是全国五大黄牛品系之一,南阳独玉位列中国四大名玉,素有“东方翡翠”之称。南阳还有产茧量占全省85%的柞蚕,约占全国80%产量的山茱萸、占全国70%产量的栀子等“八大宛药”。地下资源丰富,地上物产丰富,依托深厚的资源禀赋走节能环保的道路,有利于推动南阳盆地可持续发展。
生态资源优势明显。南阳的生态资源优势,突出地体现在山脉、水系上。伏牛山脉是一部研究大陆复合型造山带的地质教科书,众多地质遗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稀有性和国际对比意义。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包括西峡老界岭、恐龙遗迹园、龙潭沟,内乡宝天曼、七星潭、云露山,镇平五朵山、真武顶风景区等八大核心景区。桐柏山区域不仅有独特的淮源文化,更兼具盘古文化、佛道文化、地质文化和苏区文化,且气候适宜,无极度酷热与严重霜冻。南阳盆地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5条。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全市水域面积270万亩,径流量6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6.6亿立方米,其藏量、亩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位。绿水青山,生态自然,是南阳绿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历史资源影响深远。南阳的历史文化地位,不仅在于她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还体现在她是中国历史文化重要的发源地、成长地和保存地三个方面。南阳不仅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汉文化的代表,还是汉光武帝刘秀的起兵之地,云台“二十八宿”大部分出生于此,自春秋、秦汉、三国至隋唐,南阳一直是全国经济文化重镇,明清时期也在经济交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南阳有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处,馆藏珍贵文物7万余件,南阳汉代画像石、画像砖3000余块等。科圣张衡墓及张衡博物馆、医圣张仲景墓及祠、社旗山陕会馆、南阳武侯祠等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人文精品,是凝聚南阳精神、激励全民向善的宝贵财富。
人文资源智慧深邃。中国哲学的起源,是由儒家道家两大系统耦合而成。在文化地理上,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文化或楚文化与中原文化比较明显的分界线。南阳作为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交会之地,长期以来两种文化不断在此震荡融合。同时,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无论是文化中心位于北方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轴心时代”,还是文化中心转移到江南吴越地区而形成所谓“江浙人文渊薮时代”,淮河流域都处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地区,其过渡性的文化特色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南阳这种持续的文化兼容性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东西文化交流、南北的人文融合,造就了南阳灿若群星的人文资源,这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巨翼大翮。
需要指出的是,要把盆地意识与盆地的资源优势区别开来,准确把握南阳的发展潜力。从地理物产方面看,盆地大都是生态富集区、资源集聚区,譬如四川盆地、关中盆地、柴达木盆地等,因为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所以才自足自封、安之若素,因为生活富庶、生活便利,所以才因陈袭旧、自我束缚,因为人烟稠密、人力富集,所以才自大自满、亦步亦趋。南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提倡破除盆地意识,再加上地处中原、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已经使得改革开放意识较为浓厚,群众创业致富的意愿十分强烈。
以改革创新理念经营城市、振兴乡村,南阳盆地优越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资源,将是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重要的支撑臂。立足资源优势,努力探索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新路,我们不仅要树立生态环保观念,着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还要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强化环保制度的实施,在生态系统建设、生态产业体系构建、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互动等方面先行先试,以人与自然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统一,以严守红线、总量约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实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南阳盆地的绿色觉醒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述了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要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意义,推动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深刻转变。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实施“两轮两翼”战略,重抓重推“九大专项”,加快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全国健康养生之都、全国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等,打造“八大支柱”,有利于突出南阳特色,在发展中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1.新时代南阳盆地的新觉醒
绿色觉醒,在于不再单纯地把山水河湖当做索取对象,而是善待自然、绿色发展;在于不再单纯地把环境保护当做需要投入的“包袱”,而是把生态优势当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可持续发展;在于不再单纯地把山高林密、溪壑纵横当做发展的绊脚石、拦路虎,而是把经济硬实力与环境软实力同等看待、协调发展。需要从观念理念、发展方式、考评考核方面入手,实现发展方式、发展路径和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
由封闭落后向开放跨越转变。南阳盆地水资源、农副产品、油气资源、旅游资源都很丰富,但是如果没有便利的现代交通,这些资源都无法有效带动城乡经济发展。封闭落后不仅体现在交通方面,南阳发展相对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对外开放不够,改革、创新不足。实现南阳崛起,必须强力组织对外开放大突破、推动改革创新大跨越,这是南阳实现绿色崛起的必然要求。大突破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构建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格局。大跨越就是要充分发挥资源、区位、生态、人文优势,大力提升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经济社会管理水平,建成河南发展新的增长极。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开放意识,强化开放措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和生态财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把绿色发展愿景变成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幸福生活。
由传统农区向城乡融合发展转变。南阳地处豫西南一隅,长期是一个农业城市,农业人口基数大,即便近年来工业和服务业增长迅速,已进入“二三一”产业结构,南阳人深层次中“农业生产第一”的观念至今仍很浓厚。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南阳人多地少矛盾、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转型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仅要突出“满城绿色半城水”,强化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还要依托百城提质工程,优化县域生态发展环境。要强化县域城镇和规模适当的乡村承载承接作用,强力推进大招商活动,围绕“风花雪月”、“山水氧光”资源,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围绕生态优势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围绕绿色发展突出招大引强,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大个项目,做好生态文明大文章。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实现工作导向的重大转变和工作重心的重大调整。
由硬发展向绿色发展转变。生态文明新时代,需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社会导向的转变,这一转变体现在突出自然恢复优先、生态优先、资源节约优先。实行绿色发展,要调动三方面的积极性:干部、农民和社会资本。首先要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积极推动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建设,适时适度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支持返乡下乡创业,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其次,要巩固粮食、畜牧、果蔬基础产业,做优做强油料、花木、水产特色产业,培优扶强食用菌、林果、中药材战略产业,打响绿色有机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加工质量档次,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最后,改进生态监管方式、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建立完善自然资源和生态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深入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国土空间开发制度,建立完善对生态行为惩治重罚的制度,以非公有制经济、县级供销社和资源价格、金融、环保、文化等领域与生态文明的紧密结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
2.新时代南阳盆地的新业态
业态,可拆分为“业”和“态”两方面,不同的产业、行业和产品专业门类与一定的企业核算、商务模式相关联,从而形成不同的运营状态,即与“业”务相联系的形“态”。新型业态的出现,主要依靠分工细化和融合两个路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南阳盆地应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以绿色有机农业、节能环保产业的深入推进保障可持续发展,以新能源产业、现代制造业的项目扩张促进绿色发展,以现代服务业的创新突破推动跨越发展。
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产业兴旺是农业农村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我市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的质量效益比较低,因此乡村振兴产业不能在亏成本、亏生态、亏环境基础上发展,要从本地生态自然环境、人文、科技优势出发,大力培育特色产品、品牌产品,突出产品和产业的个性化、差异化、竞争力。要按照田园综合体要求,以农民合作社为基础,让农民广泛参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循环农业产业、创意农业产业、体验农业产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新型制造产业,要把这一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为社会、为农业和农村创造财富,为城市发展提供营养健康的保障。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补齐资源环境短板、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市虽然有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节能环保产业园、宣溢环保等一批好企业、好项目,但相对于经济和人口规模、制造业发展速度,节能环保产业有两个“不匹配”:环境治理手段与经济发展和污染物的排放治理现状不匹配,治理污染能力和面对的任务不匹配,同时在技术上、服务模式上也不相适应。要改变这个现状,应以提高节能环保供给水平为主线,以创新为驱动力,以重大工程为着力点,突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百姓生活方式改变,推动环保企业做好存量的污染治理。要发挥政府作用,加强政策扶持,打破隐形壁垒,创新服务模式或商业模式,让企业、人才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投入研发、创新,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市场需求。一般而言,环保更多的是治理废弃物、污染排放,节能则突出的能源高效利用。要把“节能”和“环保”紧密结合起来,优化市场环境,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源要素充分、有序地投入节能环保产业,在治理废弃物的同时变废为宝,尽最大努力利用残余价值,实现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提质、创新发展。
发展新能源产业。近年来,我市依托丰富的光、风、生物质能源,一大批知识技术密集、综合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清洁能源产业项目纷纷上马,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大亮点。同时,新能源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纳昂福新能源汽车、云领电动汽车、星凯龙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项目落户南阳,为我市培育和转换发展动力,建设安全、清洁、高效、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了支撑。在此基础上,我市应建设产业创新平台,推动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要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编制实施质量提升计划,支持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在南阳广大农村,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村生产生活排放物,都是宝贵的农业生物质资源,但充分的加工和利用还远远不够。要大力发展农业的生物质产业,生产出更多的新肥料、新饲料、新材料、新能源,进一步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率、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耕地的产出率。
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不仅是南阳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器和催化剂,更是走出盆地,参与全球分工合作、面向全球服务、体现全球价值的有效工具和载体。健康与旅游度假的加速融合,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新亮点。要以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健康养生之都、生命健康产业园区等为抓手,以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开放合作为动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增强南阳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等核心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全市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城市幸福感。美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到2%,但为农业服务的社会化组织人口占14%,播种、田间管理、流通等环节农业工作量大部分由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担和完成,南阳盆地特别是农业区也应发展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以要素集中、分工细化、服务高效推动农村产业兴旺。
3.新时代南阳盆地的新辉煌
如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南阳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要以把握南阳发展大势的高度清醒和自觉,为推进各方面事业发展提供总的依据和坐标,要深刻认识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转变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要求,以努力推动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的发展方式转变,“两轮”齐动,“两翼”齐飞,为再创南阳盆地的新辉煌而奋斗。
从汉代都市到郑州武汉西安“金三角”重要区域中心城市。秦汉时期,南阳水利与关中郑国渠、成都都江堰齐名,并称全国三大灌区。由于对东南和南方的开发,宛城也成了南北交通的要冲,东西往来的通道,是全国著名的五都(南阳、洛阳、临淄、邯郸、成都)之一,当时南阳郡人口240万,为全国各郡之冠,郡城周长36公里,比1990年的南阳市区面积还大。如今,南阳依然处在郑州、武汉、西安这三个省会城市间的中心地带,且有千万级的人口规模,地理区位、人口条件决定了南阳有条件、有必要发展成为重要区域中心城市。要凝聚发展人才,大力引进绿色项目,在绿色发展中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通过加快构建具有南阳特色的生态文明体制,形成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从南都陪都到健康养生之都。唐代大诗人李白“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的诗韵,把南阳和京都洛阳并提,反映了东汉时陪都南阳经济文化的发达。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南阳的优势:休闲旅游、健康养生。且东汉时的南阳还培养出了张仲景这一世界级的医圣品牌。避暑避霾避寒,养生养心养老,是旅游休闲的重要需求,可以催生出一系列新型业态和产业链。应进一步突出中医中药文化特色,突出量化若干项目,定人定时推进一批养生养老重大健康项目,建设一批健康小镇、养生小镇,用绿色项目拉动发展。将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元素融入养老产业,通过引进国内外优势医疗资源和相关的休闲疗养产业,建设具备集医疗、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保健休闲中心、体检医疗中心、康复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等基地,形成覆盖各种层次的健康养生产业,以此支撑中国南阳健康养生之都建设。同时,深度挖掘张仲景文化,发挥中药资源优势,深入挖掘药膳资源、艾草资源等,打造一批特效治疗适应症、慢性病等为拳头的养生品牌,突出南阳特色,结合重要时令,依托佛道文化,借力休闲农业,形成一批适应吃、住、行、休闲等多方位健康需求的养生环境示范旅游项目。
从渠首水源地到京津“大水缸”。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南阳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作为京津“大水缸”的源头和守护者,南阳作出了巨大的生态努力。以“南水北调京宛对口协作北京院士专家南阳行”等活动为标志,京宛两地围绕“保水质、促转型、惠民生”主线,按照“合作共建、互利共赢”协作目标,通过政府推动,引导企业、动员各界积极融入,对口协作整体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南阳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水结缘,千里相连,下一步,南阳应继续加强沟通,突出生态特色,共谋绿色发展,找准关注点、兴奋点,抓住结合点、发力点,通过柔性使用人才、开展项目合作与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借力京津项目、科技创新之轮,依托京津人才、金融之翼,努力提高对口协作的精准度和覆盖面,共同推动对口协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全面助推南阳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从传统农区到中原大粮仓、国人大厨房。粮安天下,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产区” ,南阳头顶两个“国字号”光环,8个县市区成为国家粮食产能重点县,是全国21个粮食产量超百亿斤的地市之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优势产业,通过规模集约经营,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通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持资源节约、生态良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筑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巩固我市国家优质粮食主产区、全国知名的有机农业生产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的地位。药食同源,应将健康食品的开发与现代农业结合起来,发展绿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开发适宜特定人群、具有保健功能的生态健康食品,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链综合发展。同时,以标准化生产为主导,以建设直供京津的有机特色农产品基地为目标,突出“绿色化、差异化、集聚化”特色,规划建设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坚持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等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催生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和南阳名品基地,推动我市由农产品大市向农产品加工大市转变。
从南阳市花到世界月季花城。作为南阳的市花,月季以其多样的颜色、硕大的花朵、特长的花期,深受世人喜爱。月季花除了其特佳的观赏性外,还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中药材,具有活血调经、疏肝解郁、消肿解毒的功效。1995年,市人大常委会批准月季为南阳市花;2000年,南阳市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月季之乡”。大力发展月季产业,不仅增加了南阳的经济效益,还极大地提升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南阳已成为中国月季重要的种质资源库和全国最大的月季繁育基地,种植面积10万余亩,年出圃苗木10亿株,月季供应量占国内市场的80%、全国出口量的70%以上,年产值超过20亿元。要以2019年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在南阳举办为契机,坚持创新引领、科技长入,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把月季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发掘月季产业潜力,围绕月季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月季深加工业。要充分发挥南阳地域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以提升月季花卉产业质量效益为主线,以扩大月季种苗生产和种植规模为重点,使月季产业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构建和延伸月季花卉苗木产业链,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月季花城。
从躬耕南阳到“万千诸葛出茅庐”。“两袖清风持羽扇,一身正气贯青天。有功不傲平民敬,足智多谋万古传。”这是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他在出山之前,能够“躬耕于南阳”,淡泊明志,勤俭节约,出山之后,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千百年来,这种心系天下的国士精神、鞠躬尽瘁的负责精神、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公正廉洁的法治精神,一直激励着南阳人发奋图强。南阳不仅形成了阵容整齐、人数众多、作品独特的“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地市级作家群”,构成了文学豫军的最主要力量,在中国文坛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还孕育了刘海年、樊崇义、杨振山、张文显、付子堂、赵秉志、周密、王新清等南阳籍的法学家群,其研究范畴涵盖了法学大部分学科,在当代中国法学研究矩阵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截至2017年底,南阳籍“两院”院士达18位,占豫籍院士的三分之一。要继承先贤们的坚定意志、非凡勇气和优良品德,培养人才,重用人才,留住人才。要发挥南阳市“诸葛英才计划”的作用,从解决人才后顾之忧的点滴小事做起,努力为优秀青年才俊提供上升空间,为产业领军人才提供发展支持,为创业创新人才提供脱颖而出的环境,加速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以人才咸集、创新活跃、产业繁荣、服务完善,来构建中部崛起的“南阳高地”。
从历史的角度回顾南阳,从发展的角度俯瞰南阳,南阳盆地最大的优势依然是生态,放大了生态的优势,就拉长了发展的链条,这是重要的生产力,也是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前,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有智不如乘势”。把握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任务,我们就能够回应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市水务集团:全力抢修,今日上午恢复供水
固镇县城管执法局积极参与全县2017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
共享巴人文化盛宴,第六届巴人艺术节带你领略别样巴乡风情
市领导会见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 深入推进经贸友好交往
上虞开出首单农地经营权抵押
南阳盆地的绿色觉醒——南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思考
秦皇岛开发区领导到区内企业和大型商超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计算机学校:创新创业讲座成功举行
徐水区大王店镇开展集中清理河道行动
肩负新使命 迈向新征程——热烈祝贺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宁德柔道队:比赛在即 保持最佳状态
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汪应辰的墓在常山?
商海游弋创业心 ——记通榆县天意农产品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经理于海娟
市领导督查国家卫生城市迎审工作
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乡 愁
河北省军民两用技术科技成果发布对接会在我区军民融合中心举行
铜川市印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挂牌成立
定兴县农产品加工业典型经验全国推广
利川肉连响亮相首届三峡乡村旅游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