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黄石市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市创建工作考核办法》,我市节约集约管理和利用国土资源今后有了新的量化标准。今年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化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强市赶超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深化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精准发力点。
规划引领 助推转型升级
2017年以来,我市先后完成了《黄石市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黄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和《黄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6—2025年)》等编制工作,形成了多方位、全覆盖的国土资源规划体系。以该体系为基础,我市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十三五”期间,通过向上争取,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由85.65万亩增加至102.50万亩。再加上对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挖潜,实际可用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达到15万亩,全市各类重点项目用地得到有力保障。
规划体系还将各类生态保护区纳入了管控范畴,严格确保生态保护红线不被突破。全市共划定禁止建设区56.16万亩,禁止开采区387.79万亩,共安排重点区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项目11个,治理面积达51.08万亩。
降低成本 确保项目落地
根据项目产业周期,我市弹性确定工业用地出让年限,降低企业的一次性投入成本;工业用地出让底价将被分类进行确定,优先发展的工业项目用地,可享受进一步优惠政策;工业项目土地出让价款可在一年内分期缴纳,但首期缴纳比例不得低于50%;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利用地下空间而提高容积率的,将不再增收土地出让价款。
《意见》指出,在保障重点项目用地方面,按照“保重点、保民生、保当年、保开工”原则,实行三年滚动编制用地计划,确保重点项目应保尽保;分类解决项目用地难题,根据需求特点,采取灵活方式供地;保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视实际情况实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过渡期政策;支持新产业、新业态用地,实行项目用地土地用途兼容复合利用。
绿色发展 严控产能过剩
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我市有效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环境和乡村人居环境,保障新型居民点建设用地需求,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同时,我市将加快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试点项目的实施,加快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将黄石建成“鄂东南矿冶生态新城”国家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围绕“去产能”,对于国家公布的过剩产能新增项目,我市实行四个“一律”,一律不得通过土地规划审查,一律不得受理用地预审,一律不得安排用地计划,一律不得批准和供应土地。围绕“去库存”,我市加快闲置低效用地的二次开发,力争每年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500亩以上。
聚力改革 优化审批流程
我市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审查的流程,进行了全面改进优化。用地预审申请材料由16项减至4项,预审由20个工作日缩减至3个工作日,招拍挂供地审批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2个工作日。过去审批流程中的大量前置条件、咨询评估被进一步精简。通过实行并联审批,在取得建设用地批准通知书时,不动产登记发证即可同时完成。
使用国有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建设项目,将不再需要通过项目用地预审,用地选址范围调整规模不超过原申请范围10%的,无需再次申请用地预审。通过一系列举措,我市国土审批工作将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此外,我市将加强对项目用地的批后监管,帮助解决企业开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同时也提醒督促企业及时开工,按时竣工。(王璐)
国足平印度网友调侃“27亿人不会踢球”问题没那么简单
今晚或有雷雨!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双港街道双水桥社区开展“小候鸟”禁毒学习课
高铁今日正式开通运营 郑人豪姜建军接受央视等媒体专访
用香甜的烘焙感恩这座城市
黄石市深化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昭化区“四结合”让手机成为农民“新农具”
朔州考区6694人参加山西省2018年度公务员笔试考试
汉源县森林公安局多举措开展森林火灾防治工作
市城南新区开展2018年夏季“送清凉”慰问活动
北京宿迁企业商会在京举行揭牌仪式 王昊出席揭牌仪式
温州两项目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
今年引入保险监管工程质量
国际仲裁交流活动20日举行
清远市招商推介会成功举行
加强快件处理中心、航空及陆运集散中心等网络节点建设
静海区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黄朝初:百姓事儿常放心中
汕尾市城乡规划局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座谈交流汕尾市空间规划(2018-20...
唐山市人大视察调研重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