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毕业,现在提拔成店长,基本工资2500元,平时还有提成。”在江西康展汽车科技学校刚毕业就顺利在办学企业旗下精品美容店就业,并在4个月内升为店长,年仅18岁的雷港告诉记者,这让远在云南老家的父母颇感欣慰,自己也更加认定当初的选择。
在职业院校拿到毕业文凭,除了在学校能听到企业“工匠”的讲课,还能到合作企业当学徒……这些在我市并不是异想天开。怎样培养大批与当地经济社会相匹配的现代职业人才,增强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我市的答卷是:长效保障机制下进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和突破。
目前,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0户,工业化率达48.6%,本地企业招工难、中小企业用工稳定难一直是工业发展中的难题。2011年,我市率先在全国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由地方政府、职业院校、用工企业三方共为,搭建校企深度合作平台,采用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培养的办法,实行“双主体”育人,实现招生与招工互通、上课与上岗融合、毕业与就业衔接。
开发现代学徒制校本教材,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体系、师傅标准和学徒培养标准……我市精心打造一批精品特色专业,建立起符合市情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2017年,我市共有6所职业院校13个专业754名学生在25家企业(本地企业21家)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本地就业学生比例由2012年以前不足2%到2017年达到10.3%。各职业院校每年输送学生到本地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和短期用工人数达3000人左右,有效缓解本地企业招工难问题。
为切实解决中等职业学校的“散、小、弱”问题,进一步优化职业院校布局结构,我市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撤销、划转中职学校10所,提升职业教育整体竞争力。同时,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技术技能名师”培育计划,积极做好中职学校“双师”素质提高培训工作,教师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专业技术和专业发展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为全力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我市鼓励学校在专业开设上注重错位发展,对接全市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2017年,全市中职学校增设民族织绣等15个与产业需求相适应的新专业。目前,各职业院校累计开设专业160多个,专业设置与本地产业吻合度进一步提升。
以主导产业为依托,我市积极构建校企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先后组建4个职业教育集团,实现资源共享,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活力。通过对企业员工培训、学生顶岗实习等方式,共为社会培养30多万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学生实习实训条件不断改善,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得到较好满足。
时评:不妨对外卖员抢单数量进行限制
澄海区部署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全面入户调查工作
热线
我市严格落实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相关要求
油菜花开 大地铺金
“职业教育+”助力新余工业强市建设
丰南春晚“幸福的家”精彩上演
切实建设生态农田
博望区博望镇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
诈骗他人还传授同伙犯罪方法
蕉岭组团参加2018第七届世界健康产业大会展览
小雨中雨雷雨今起轮番下 高压捣乱最高温仍30℃
把甘于奉献的热血青年送到人民军队中去
东莞市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免费体检项目的中标、成交公告
接入大数据更高效 常州户外广告管理用上“最强大脑”
锂电池产业 聚齐“正负极”
我市圆满完成省下达计生责任目标
潜山县政府党组召开“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民主生活会
广清帮扶助力连南招商引资推出优惠政策 减税外加提供总部大楼
城区“红色文艺轻骑兵”走进石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