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西安市消协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4万余元

    记者7月4日从市消协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消协系统共受理消费者投诉案件1989件,解决1900件,解决率为95.5%,接待来人来电咨询6.52万余人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4万余元。
按投诉性质分为:质量投诉1206件,占总投诉60.63%;售后服务198件,占总投诉比例的9.95%;营销合同181件,占总投诉比例的9.1%;假冒投诉60件,占总投诉比例的3%;安全投诉70件,占总投诉比例的3.52%;价格投诉34件,占总投诉比例的1.71%;虚假宣传184件,占总投诉比例的9.3%;其它问题53件占总投诉比例的2.66%;人格尊严3件,占总投诉比例的0.15%。
按商品类别分为:家用电子电器323件,占总投诉比例的16.24%;服装鞋帽类88件,占总投诉比例的4.4%;食品214件,占总投诉比例的10.76%;烟、酒和饮料36件,占总投诉比例的1.8%;房屋及建材类208件,占总投诉比例的10.46%;日用商品类126件,占总投诉比例的6.3%;首饰及文体用品48件,占总投诉比例2.41%;医药及医疗用品60件,占总投诉比例的3.02%;交通工具91件,占总投诉比例的4.58%,农用生产资料5件,占总投诉比例的0.25%。
按服务类别分为:生活、社会服务180件,占总投诉比例的9.05%;装修及物业服务132件,占总投诉比例的6.64%;旅游服务34件,占总投诉比例的1.71%;文化、娱乐、体育服务28件,占总投诉比例的1.4%;邮政业服务55件,占总投诉比例的2.77%;电信33件,占总投诉比例的1.66%;互联网服务27件,占总投诉比例的1.32%;金融服务23件,占总投诉比例的1.16%;保险服务12件,占总投诉比例的0.6%;卫生保健服务33件,占总投诉比例的1.66%;教育培训服务62件,占总投诉比例的3.12%;公共设施服务76件,占总投诉比例的3.82%;销售服务91件,占总投诉比例的4.58%;其它商品和服务4件,占总投诉比例的 0.2%。
相关新闻:上半年我市投诉热点:
家装和老年保健品纠纷大 预付费和分期付款消费猫腻多
●家庭装修类纠纷多
提醒:所有承诺应以书面形式表现
上半年共受理房屋装修类投诉89件。主要表现在:消费者经验不足被装修公司以低价吸引而签合同,合同中装修明细报价等不清,装修公司施工到一定阶段,开始加收一些额外费用,导致双方矛盾;订购的装饰材料品牌与销售人员宣传不符,欺骗消费者;消费者交完首付款后发现,装修公司报价过高,同样质量的材料费用比市场价高出很多;宣传的装修效果与实际严重不符;因施工质量太差消费者要求返工,装修公司消极应对等。
提醒:装修缴费前应要求商家提供装修项目报价明细,明确合同都包含哪些装修项目和数量,做到心中有数。要多咨询几家装修公司,了解市场行情,不要轻易被“低价”吸引。商家所有承诺应以书面形式表现,防止后续口说无凭自己陷入被动。
●预付费消费风险大
提醒:按需充值 避免一次性充值过多
预付费消费涉及行业越来越多,如美容美发、健身、餐饮住宿、洗车、洗衣等,消费者反应的主要问题有退卡难、地址改迁、店面易主、人去楼空等问题导致消费者受损严重。
提醒:经营者往往以免费体验、高额折扣优惠、夸大宣传服务质量等为诱饵吸引消费者办理预付卡,同时设置霸王条款限制消费者权利,很多预付卡办理时没有书面合同,消费者手中只有一张卡片,一旦消费者发现经营者不履行事先约定或承诺时,百口难辨。消费者应树立基本原则:按需充值,避免一次性充值过多。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上当受骗问题仍然较多
提醒:对伪科学的疗效宣传应提高警惕
近年来,老年人购买保健品消费问题一直是投诉热点难点问题。上半年共受理保健品投诉157件,保健品投诉主要表现在:经营者“免费义诊”,拿着“化验报告”称老年人有严重疾病、冒用或滥用国家相关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的名义,以慈善的名义、以买产品提供养老服务吸引老年人,在宾馆、酒店举行健康知识讲座,聘请所谓的“教授”、“专家”对产品夸大宣传治疗功效做出各种虚假承诺诱使消费者购买产品。老年人发现问题后要求退款,有的经营者一再以借口拖延,哄骗老人,直到搬家找不到人,导致老人无处理论,难以追回损失。
提醒:老年人求医心切,对信息判断力弱,容易被商家的夸大宣传和空头承诺诱导洗脑,提醒老年人尽量不要参加有保健产品推荐的免费体检、免费试用、健康知识讲座等,防止一去被洗脑。对于一些伪科学的疗效宣传应提高警惕,身体不好应到正规医院就诊。
●分期付款消费存猫腻
提醒:办理分期要考虑清楚还款能力
一些培训机构、美容整形业等给消费者提供第三方小额贷分期付款,缓解一次性付款的压力。但部分商家不给消费者讲清楚,以诱导、隐瞒的方式让消费者提供身份证和银行卡信
●分期付款消费存猫腻
提醒:办理分期要考虑清楚还款能力
一些培训机构、美容整形业等给消费者提供第三方小额贷分期付款,缓解一次性付款的压力。但部分商家不给消费者讲清楚,以诱导、隐瞒的方式让消费者提供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导致消费者稀里糊涂办理了分期贷款,双方发生矛盾后消费者提出退款被拒,同时也接到小额贷公司的催款通知,如果不按期还款,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这时消费者才知道自己被办理了贷款。有的消费者以为之前办理的分期,是直接对的商家,并不存在第三方机构,如果自己不想消费直接不还款就可以了,没想到会牵扯到自身征信问题。
提醒:消费者在任何消费中,需要提供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时应谨慎,与商家签合同不要盲目签字,要仔细看清合同内容,做出判断后再决定是否签字认可。若果需要办理分期付款,要考虑清楚自身还款能力,防止没及时还款给自己征信带来污点。
(西安晚报记者梁璠 西安日报记者轩辕杨子)

元宵佳节去哪儿耍?看烟花赏樱花闹花灯随你挑
唐山市文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
港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精心组织开展春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一行在石楼县调研
南京市委宣传部来商考察文化产业发展工作
上半年西安市消协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4万余元
峨眉山市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部署会
市东鱼河管理处召开学习十九大精神研讨会
签约总额354亿元,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玄武专场成果丰硕
墨韵芬芳在古稀
国庆长假期间东航在安徽投放航班达203班
鸠兹风骨 千载君子
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金勇章来资调研信息化建设
免费!岳阳市群众艺术馆艺术课堂最新授课安排来了
[温江区]王道明会见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健康科学中心客人
依兰县举办市、县、乡人大代表暨党政领导干部《宪法》知识讲座
宜昌“智慧就业”获中国 “互联网+政务”50强
泰安银行积极回应网络问政群众诉求主动上门为业户办理开户业务
“不雅广告”全面清理
三亚高考期间严控各类噪音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