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高起点打造“飞地经济”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市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的机遇,认真落实“1+3”重点功能区战略,把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作为开创沿海发展新优势的战略举措,确立“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发展战略,举全市之力重点实施“五个一”战略工程,“飞地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从今日起,本报推出我市高起点打造“飞地经济”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11月6日,苏北铁路有限公司正式对盐通高铁项目的工程总承包、全部工程监理公开招标。根据招标文件,项目总工期51个月(含施工图设计时间),工程拟于下月开工,于2022年3月竣工。这是我市抢抓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对外构建快速通道,全力推进通往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青岛方向“5+1”高速铁路网建设取得的新进展。
盐城位于江苏沿海中部,地处国家“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交汇点,是长三角城市群重要成员。随着“5+1”高速铁路网的加快建设,纵贯南北、横贯东西、内联外通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也随之形成,盐城已成为江苏铁路建设的主战场,即将迈入高铁时代,到杭州、苏州、无锡等长三角主要城市时间缩短2/3以上,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重塑盐城经济地理版图,未来盐城将从交通“末梢”变为交通“枢纽”、沿海“洼地”跃升为发展“高地”。
高铁是盐城构建“外通”高效快速网络的重中之重,内环高架则是“内联”交通网络提速升级的代表作。当前盐城市区内环高架三期工程的设计、方案研究、前期准备等工作正在有序展开,预计三期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动工,工期两年左右,三期工程完工之后,高架合围区域将从40平方公里扩大到90平方公里。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我市开放发展的基础,也是飞地经济加快发展的“牛鼻子”。目前,盐城港“一港四区”累计建成21个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大丰港区和滨海港区10万吨级深水航道建成通航,射阳港区3.5万吨级进港航道通航,响水港区灌河5万吨级航道基本建成。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五年实现千万吨级增长,2016年货物吞吐量7975.55万吨,增长5.3%;集装箱吞吐量19.65万标箱,增长14.18%,外贸吞吐量2138.92万吨,增长22.56%。
立足大市区、面向大上海,做强旅游、做足生态、做美小镇,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组团式中心城市建设,我市正努力打造江苏沿海现代化、国际化、绿色化、特色化中心城市,建成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北翼门户。今年以来,我市加快建设小新河以南新型复合功能组团、范公堤高铁综合枢纽组团、大洋湾生态组团、先锋岛生态组团和斗龙港生态组团等“五大组团”,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品质内涵,迅速拉开“一座城”建设大幕。
生态环境是一个城市的窗口,是一个地方的口碑,更是飞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作为沿海空间大、岸线长、滩涂多、资源丰富的资源大市,我市正在践行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奋楫争先、砥砺前行。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强力推进“263”专项行动、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深入开展生态创建活动,大力实施“一片林”工程……近年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绿色发展新理念,自觉采取果决措施,努力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人更富。
发展与生态互动、生态与经济双赢,绿色发展一直是我们的孜孜追求。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我市始终坚持生态底限,招引项目过程中严把“绿色关”,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在先进制造业、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农业等国家鼓励支持的领域,投放更多精力,引进更多项目。始终把牢环保门槛,决不把降低环保和安全门槛作为招商优惠条件,决不在接受产业转移中接受污染转移,决不让新上项目成为新的污染源,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资源丰富,在开发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生态保护的任务比其他地区更加繁重,加快发展的要求也更加迫切。严守生态红线,我市建立了维护生态空间的红线制度,划定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占国土总面积23.5%,全省最高。经过3轮化工专项整治,全市化工园区由10个减至4个,化工生产企业由735家减至323家,入园进区率达83%。
为确保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我市实施“三治三化”行动,计划投资150亿元对主城区108平方公里内的黑臭水体进行综合治理,市委书记亲自督查,推进清淤、截污和活水工程,强化“河长制”管理。今年以来,盐城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第一,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全省前列,生态绿色成为我市对外推介的“金字招牌”。
做治污减排的“减法”,更要做生态建设的“加法”。我市始终把生态投入作为最有价值的投入,全面实施“一片林”工程,新增造林面积占全省1/4,珍贵树种占60%以上。沿海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建成后,林木覆盖面积可达520万亩。目前,盐城正依托麋鹿和珍禽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打造生态特区,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今年6月,国家出台《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加之时速350公里的盐沪高铁建成通车后,盐城到上海仅需50分钟,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上海“后花园”“卫星城”。当前,我市聚焦省“1+3”区域功能新格局,在全省布局中谋求更高定位,打造滨海新区策应国家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合作共建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全力打造北上海临港生态智造城,盐城真正从地理位置的“交汇点”迈向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做好党建加法 助力乡村振兴
四届市政府召开第33次常务会议
马鞍山市率先在安徽省完成已建国控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升级改造的招标
动起来 为城市添新绿
60家事业单位确定为A级单位
优势凸显 沪盐合作迈向新时代
十堰纪委明察暗访剑指违规宴席 专项督查发现问题不少
永台青少年“品读永州”文化之旅活动起航
我市又一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
滨州肺癌患者马爱荣垂危时刻捐出眼角膜
吴兴“最多跑一次”再升级
宁夏加强虫害防治力度确保粮食安全
油溪镇官桥新瓦屋全民健身庆新春
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治市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规划的通知
临沂兰山道路交会节点绿化 打造精致“微景观”
市交通委考试中心组织开展道路客货运从业资格授课教师及实操考核员专项培训
县政府常务会议召开
三大支柱早稳固 “五朵金花”又盛开丨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含山县环峰镇多举措全力推进农村改厕工作
衡水市消防提示:蹊跷!一小区4天内3起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