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治市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单位:
  《长治市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9月26日
   长治市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积极推进我市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的创建工作,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依据国家体育总局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工作的总体部署,立足我市实际,制定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体育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坚持服务群众、贴近生活、重在建设、注重实效、因地制宜、多办实事,千方百计破解群众健身难题,形成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推进、社会动员有力、群众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发展新格局,以创建活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增强城市发展活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政主导。明确党委政府创建工作的主体责任,把创建工作列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实施,细化分解任务,明确时间节点,以创建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广泛深入开展。
  坚持因地制宜。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打好基础,突出特色,科学编制创建总体规划,科学规划市、县、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四级全民健身发展网络布局,确保创建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定位精准、措施得力。
  坚持协同推进。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各方力量,广泛动员和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和居民参与创建工作,发挥各类社会主体的积极性,提高全社会参与度,整合资源、协同推进,实现共建共享。
  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发现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身的突出问题,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不扰民,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创建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运动健身和健康生活的新期盼、新需求。
  三、创建目标
  到2021年,在完成我市体育事业“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同时,全面提升长治市全民健身事业的整体实力,努力形成全民健身组织领导有力、政策体系健全、资金投入和激励机制完善、公共服务完善、场地设施充足、社会参与广泛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新局面。
  四、重点工作任务
  (一)全面落实《全民健身条例》。落实“三纳入”要求,即:把全民健身事业,特别是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全民健身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把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培养群众的健身习惯,不断提高群众的体育意识,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举办综合性全民健身运动会和单项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打造品牌赛事活动。到2021年,全市体育人口稳步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130万。
  (二)健全体育组织网络。推动全民健身组织“3+x”模式建设,实现全市各县(市、区)分别建有体育总会、老年人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建设一定规模的单项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依托体育总会,使其与体育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来协调各体育社会团体的关系,增强体育社团的社会功能,充分发挥体育总会和各体育社团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真正实现管办分离。
  (三)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快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覆盖率达到90%以上。新建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和县城社区10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到100%。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档升级工程,推广二代室外健身器材配置,推动智能化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建设健身步道、体育公园、社区健身中心、体育俱乐部、旧厂房旧商场改建、共享健身平台、运动健身综合体等各类体育场地设施。到2021年,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5平方米以上。继续持续开展公共全民健身设施对公众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各大型体育场馆年开放达300天以上。
  (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健身休闲项目,以群众关注度高、普及性广、发展性好的优势项目为牵引,发展具有时尚前沿和消费特征的运动项目,不断扩大参与健身的人群。大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推动开展青少年和业余足球联赛,扶持、开发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和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休闲运动项目。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实行工间操、健身气功等日常健身活动,倡导每天健身一小时。
  (五)加强全民健身工作队伍建设。着力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到2021年,每万人有0.5个体育社会组织,每万人有5个全民健身站点,行政村(社区)健身站点覆盖率达到100%。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稳步增加,城乡每1000人有2名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普遍开展。
  (六)建立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工作机制。完善政府购买体育赛事活动目录,资助社会各方面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广泛开展国民体质测定,开具运动和营养处方,设立科学健身门诊,培训开运动处方的医生,提供科学健身服务。
  (七)加大财政对全民健身事业资金投入,彩票公益金85%以上用于全民健身工作,教育部门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发展青少年体育。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全民健身领域,国家关于体育产业的土地转让金、税费、水电暖气费等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八)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三微一端”建设,依托各类媒介搭建健身文化交流平台,树立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榜样,推出百姓身边的健身健康榜样人物、家庭、社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等,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以发放全民健身卡等为手段的全民健身激励机制。
  (九)“体育+”、“+体育”融合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7号文件精神,体育与卫生健康、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有效融合,群众体育健身消费需求旺盛,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明显提高。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实施
  充分发挥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领导组的协调机制,及时分析解决创建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要把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进一步明确创建期间的基本任务、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准确把握工作重点,明确职责分工,做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二)确保经费投入,保障创建成效
  市县体育部门要会同财政等相关部门,建立创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监督,严格操作程序,自觉接受监管部门和社会舆论监督。创建经费须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氛围
  新闻部门要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做好创建工作的宣传工作。采取灵活多样、分期有序、富有特色的宣传方式,精心组织、突出重点、集中力量,通过不断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展示我市的良好形象,提升我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创建工作营造浓厚氛围。

丹棱县第三届葡萄采摘节暨乡村旅游文化节开幕
耀州区举行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
吴兴“最多跑一次”再升级
宁夏加强虫害防治力度确保粮食安全
油溪镇官桥新瓦屋全民健身庆新春
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治市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规划的通知
临沂兰山道路交会节点绿化 打造精致“微景观”
市交通委考试中心组织开展道路客货运从业资格授课教师及实操考核员专项培训
县政府常务会议召开
三大支柱早稳固 “五朵金花”又盛开丨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朔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开展“崇尚英雄 缅怀先烈”主题党日活动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松如:让来窗口办事的群众少排一点队少跑一次路
王小中主持召开市委政法委全体委员(扩大)会议
无棣县:无棣县建筑工程质量稳步提升
猇亭区扫黑办组织召开联席会议 全力推进扫黑除恶宣传工作
北京环保部对车辆排放超标大户入户检查
【快讯】丁福浩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
崂山中华蜜蜂面临数量减少危机 青岛今年将建保护区
张叶飞会见中国农发行副行长
5万人共享端午节运动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