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4月26日,阿坝州小金县汗牛乡足木村的一座农家院坝里,村民兰林在家举行升旗仪式。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伴着微风冉冉升起。
兰林今年61岁,是一名普通的藏族群众。从第一次升国旗到现在,他已坚持了10年。兰林这发自内心的爱国举动,在大山深处传为美谈。
走进兰林家里,屋内简陋但整洁。“是什么让你坚持升国旗10年呢?”记者问兰林。“我爱五星红旗,想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祖国、对党和人民的感恩之情。”兰林的话朴实真挚。
兰林介绍了他升国旗的起因。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使足木村的道路、农房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地震发生后,不少人来帮我们修路、修房,还给我们发米、油、棉被等救灾物资。”兰林说,这份恩情,他无以为报,就想做点什么来表达感恩之情。
思来想去,他决定用升国旗的方式表达内心深处的感谢。
为此,他到山上砍了一根约5米长较细的树干,然后到县城里买来了麻绳、铁环和国旗。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兰林第一次在他家院坝升起了国旗。
之后的10年里,每逢重大节日、重要时刻等,兰林都会在自家院坝里升国旗。为把升国旗的步骤、动作做得规范、到位,兰林跟着电视学,并把动作默默记在心里,一丝不苟地照着做。
“看到自己升起的五星红旗,在蓝天上飘扬,心里觉得特别美。”兰林特别爱护国旗,每逢下雨,他都会把国旗收起来保存好。
2014年,汗牛小学校长听说了兰林的事,送给他一根真正的旗杆。兰林高兴坏了。
兰林还有另一个身份——义务宣传员。对于一些重大惠民政策,他会通过自家房顶上的喇叭将其宣传出去。受限于知识水平,对于一些重大的会议,他还会把收音机与喇叭连起来,通过直播的方式传递出去。这样,附近的村民就可以一边在地里劳作一边听宣讲。
兰林说,他有个心愿,希望能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去看一次升国旗仪式,回来好把自己升国旗的动作做规范,做标准,把升国旗仪式坚持下去。 李庆峰 本报记者 徐中成
城区道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秩序乱象得到有效缓解
晋中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关于晋中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承载红色记忆!陈修良之女向宁波服装博物馆捐赠衣物
市督导检查组来友谊县督导检查“法治建设年”工作
小区公共部位维修费该谁付
61岁藏族老人坚持10年 一个人的升旗仪式
连升街社区将时务学堂打造成社区文化阵地
云湛高速二期预计国庆前通车 湛江茂名往广州车程将缩短30分钟
重庆市渝东南民族地区多措并举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湖南省“湘字号”传统技艺工匠竞赛活动工艺大师和优秀工匠候选人名单出炉
市政协委员黄琛:利用成都软件人才 发展成都新经济产业
检查车况预防爆胎 国庆自驾别开“病车”
创新农业走出“硒”望
青岛国际院士港二期规划公示 工程技术中心高160米
省领导来昌调研环境质量监测工作
全市地热供暖工作现场会在清丰县召开
就是要在采摘中感受春天
盒饭入住餐柜 微信一扫出来 南信大学生新发明即将进入我市20多栋写字楼
5月22日至6月21日对迎宾大道部分路段实施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
宜丰治超逮住“百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