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龙区:紧锣密鼓推进洛阳大数据产业园建设

  网络支付、共享单车、网约车、刷脸……在这些已然成为现代生活一部分的“黑科技”“新发明”背后,都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在改变生活、促进传统行业升级改造、引领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提升社会运行和管理效率便利人们生活等方面,大数据已不可或缺,成为撬动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的“支点”。
  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
  近年,洛龙区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及网络建设的良好基础,全面启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及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如今,围绕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公共服务大数据、以智能制造为特色的工业大数据、以创新引领为特色的互联网大数据“三条主线”,该区正努力将洛阳大数据产业园建成国家大数据中心先行示范区、国家智能制造大数据应用示范区、中部大数据产业创新驱动示范区,为我市打造智慧洛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9+2”工作布局、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1 高瞻远瞩,坚持规划引领,绘就大数据产业蓝图
  在河南易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陆孟美的设想中,未来的社区应该是这样的:只要在设备上输入门牌号或者业主的手机号码,一场跨越空间的沟通便可自然而然地展开——业主可以通过app进行门锁和家居管理,物业公司可以通过平台处理业主问题、发布公告,公安部门可以依靠软件进行入户调查、开展布控……
  这是该企业目前推广的大数据智能项目“一号社区”的建设内容。利用智能硬件介入小区,运用云平台、物联网、大数据技术,采集、汇总、分析、处理智慧社区各部分的数据,使得智慧社区各组成部门能够深度融入、高效协作,从而实现更多交互。
  小至一家一户、一窗一灯,大至一个地方的政府运行、产业发展,大数据无不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超前视野对大数据产业进行合理规划,便成了发展大数据的重中之重。
  今年以来,洛龙区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按照“多规合一”原则,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高规格编制洛阳大数据产业园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推动产业和城市深度融合。
  在空间规划方面: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新型城镇化、城市双修、智慧城市、融合集约等战略,坚持三区(园区、景区、城区)联动的建设思路,规划6.6平方公里的大数据产业园区核心区(北至古城路,东至东环路,南至开元大道,西至龙门大道)。起步区约3.05平方公里,分别规划建设核心功能区、衍生功能区和配套功能区,总规划建筑面积444万平方米,是近期重点实施板块;东片区约1.63平方公里,打造未来花园型产业园区;西片区约1.92平方公里,以现状提升、更新改造为主。
  在产业规划方面:按照“基础设施先行、开发应用引领、资源共享开放、产业创新发展”的思路,积极实施“333”工程,即突出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公共服务大数据主线、智能制造为特色的工业大数据主线、创新引领为特色的互联网大数据主线等“三条主线”,集聚形成数据资源中心、数据技术中心、数据应用中心等“三大中心”,建设国家大数据中心先行示范区、国家智能制造大数据应用示范区、中部大数据产业创新驱动示范区等“三大示范区”,打造特色突出、功能齐备、全国领先的“中原数谷”。
  2 积极引进,优质项目林立,构建大数据产业矩阵
  在如今的洛龙行政服务大厅,窗口前的人流较之以往少了不少。随着今年9月“智慧洛龙”政务审批服务平台上线,该区办理营业执照的申请人无须到登记场所递交纸质材料,全程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申请人与受理审核人员“零见面”,真正做到全程无纸化、零跑动、零收费。
  除此之外,包括全程电子化税务业务系统、远程身份认证、电子签名、电子档案等功能,175项国税业务和工商注册登记业务就此实现了全程电子化。这一系列便捷功能的实现背后,一款依靠大数据运行的软件“智慧洛龙”功不可没。
  “利用大数据,能够消除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便于政府决策和业务开展。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开展工业方面的大数据研究,为洛阳广大的优秀企业和高端人才之间打通渠道。”“智慧洛龙”的开发者、河南云工厂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徐军红表示。
  让未来的洛龙更加“智慧”,一项项高端项目的引进必不可少。
  自去年启动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工作以来,洛龙区成立专门招商小组赴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精准对接洽谈项目,组织辖区内大数据产业园区开展专业招商及企业拜访活动。随着工作的顺利开展,神州数码通用软件(洛阳)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中原大数据研究院项目、河南看一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大数据相关企业及项目相继落地。
  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筹划当中。
  在物联网建设方面,该区正谋划和推进窄带物联网示范园区,积极与河南移动洛阳分公司合作,建设全省首家中国移动窄带物联网示范园区,逐步形成全国领先的技术应用创新园区和新产品的孵化基地;
  在后台处理方面,该区正策划全省最大的人工后台数据处理基地,围绕中移在线原3万平方米坐席场地,建设人工后台数据处理基地,构建互联网智能化分析中心;
  在智能穿戴设备方面,该区正策划建设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用于承载研发、中试、产业化,打造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基地;
  在工业大数据方面,该区围绕西安交大大数据工程实验室项目,联系本市大型工业企业与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合作建立实验室,进行联合研发,争取建设区域级工业大数据实验室……
  根据洛阳大数据产业发展的“333”工程总思路,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该区精心谋划了6个大数据项目。
  3 多点开花,全面均衡布局,助推大数据产业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正加速融合,大数据逐步从概念走向落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迈入新时代,发展数字经济,助推实体经济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机遇。
  如今,虽已入冬,伊洛河畔清风吹拂,碧波荡漾,大数据产业正是一片生机勃发的景象:
  中移在线洛阳数字服务产业园、洛阳移动中原大数据云计算中心、360-景安idc云计算产业园二期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如火如荼;
  神州数码通用软件(洛阳)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中原大数据研究院、洛阳包谷科技有限公司、中企动力、航空工业虚拟现实实验室、量子纳米科技实验室等招商引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河洛大地上落地生根。
  在洛阳大数据产业园核心区,863创智广场负责人潘若鸣正逐字逐句研读十九大报告。他激动地说:“报告中提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们园区不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吗?这下心里更有底了,我们的路子走对了!”
  自开建以来,洛阳大数据产业园已拥有中移在线洛阳总部基地、中移动中原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奇虎360暨洛阳景安idc云计算产业园等大数据相关专业园区12家,总占地面积2600余亩,已建成投用面积近30万平方米,现已进驻企业近800家,从业人员1.2万人,产值约10亿元。借着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东风,按照我市发展规划,预计经过3年至5年建设,洛阳大数据产业园云计算和大数据创新发展体系基本建成;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业园大数据产业规模100亿元以上! (苟华云 李亦敏)

匠心农行 | 杨阳:真诚服务 做银行一线的先行者
夯实基础履职到位推动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黄冈高新区2018年公开招聘政府雇员公告
泉州人李贽:点亮晚明星空的思想家
鲁毅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严明纪律确保机构改革顺利进行
洛龙区:紧锣密鼓推进洛阳大数据产业园建设
小长假首日,哈大、哈牡等高速收费站车流有序
宜宾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公告(宜市拍﹝2018﹞3号)
开封河务局进行一线职工技能培训
市住房保障局等部门举办消防知识讲座
一张游泳卡的烦恼:年费不能退 卡上钱去哪了
加快建设网络强省、数字四川、智慧社会
连山:特色经济不断壮大 民生事业稳步发展
衡阳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系统建设项目单一来源采购公示
气温才回升雨天紧跟而来 降雨将从今晚一直持续至周末
重庆自贸区(西永)对外文化贸易专项研讨会召开 西永微电园板块文化贸易发展迅速
90后女硕士的“警察梦”: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替民跑腿解民忧 贴心服务暖人心
天津开发区打造金融租赁行业创新聚集地
【决战省运会】永州取得省运会水球项目连胜 离最后冠军还差一个衡阳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