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时代是奋斗的时代,是追求梦想的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青年时代。如果把靖安比作一个人,那么当前正是靖安大有可为的芳华时代。
近年来,作为全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县,靖安县立足良好的绿色发展环境,着力打好生态、环境两张牌,努力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拿得出、叫得响的“绿色特区”。
真金白银守护绿水青山
只要用手指在靖安县生态云平台led屏上轻轻一触,整个县空气质量(含pm2.5和负氧离子)、生态林保护、绿色低碳产业、地质灾害等的一系列实时数据一目了然。
2017年,以“云”技术为引领、大数据为支撑的江西第一朵“生态云”在该县升起。该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4.1%,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015年底,该县在全省率先启动“生态云”建设,将其列为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示范项目。项目包括生态云管理平台、在线监测点和传输系统建设,涵盖了污水处理、生态林保护、地质灾害、精准扶贫、智慧旅游等,吸引了大批生态产业追“云”而来,安家落户。
目前,宝峰禅意养生园、高湖“百香谷”、水口“象湖湾”、中天万和风电等16个投资亿元以上的生态项目落户靖安,“绿富美”靖安风生水起,花果飘香。
行走在双溪镇大桥村北潦河畔,清风徐来,河面荡起阵阵涟漪,调皮可爱的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来游去,“水中有鱼、岸上有绿、绿中有景、人水相亲”的美丽景致跃然眼前。靖安县是我省五大河流修河水系的源头之一,境内北潦河及北河纵贯全境,总长度205公里,总流域面积1415平方公里。2015年1月,靖安县被列为全国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作为首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靖安创新性地加强了河道管理和沿河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建立了河长制,编织了一张覆盖全县河道的“管护网”。由县委书记担任总河长、总库长,县长担任副总河长、副总库长,共设县级河长、库长5个,乡级河长11个,村级河长82个,库长179个,聘请了专职巡查员、保洁员250余名;对69条支流全部建立“一河一档”,制定“一河一策”。随着河流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河长制基础上创新实行“认领河长制”。“认领河长”不仅要负责认领区域的清理工作,还要向附近的村民普及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垃圾收集习惯,同时对认领区内违规排泄工业污水、乱倒垃圾和人畜废水等现象,及时调查并通过微信工作群第一时间上报。
该县为古树名木配“保姆”、建档案,厚植绿色生态优势。在水口乡周家村,一棵有着1100余年树龄的古罗汉松参天而立,繁茂的枝叶遮蔽了天空。今年42岁的漆家春是周家村的党支部书记,同时他的另外一个身份,便是这颗古罗汉松的“树保姆”。该县有着84.1%的森林覆盖率,在遍布全县的青松翠柏中,不乏名贵的古树名木。为了让古树资源得到妥善保护,在全面摸清古树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对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全部建立管理档案,并面向社会招募了100多名“树保姆”。“树保姆”开展日常巡护、复壮管护、宣传推介等工作,成为古树名木防盗防火的安全员、防病防虫的保健员、生态环境保护的宣讲员。
县林业局副局长胡清国说,他们在古树旁边都已经安装了摄像头,并且接入了“生态云”平台的监控系统,通过平台还能够查看古树的树种科属、所处位置、生长状态等信息,从而实现对古树的常态化管护。
绿水青山也能流金淌银
灵隽秀美的靖安,处处绿水润青山。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无论走到哪儿,都能发现好生态带给人们的红利。在保护生态付出努力的同时,靖安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生态环境评价指数位于全省前列,群众环境幸福指数极高,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高达95%以上,靖安人真正感受到了“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仁首镇周口茶场600亩茶园,蓝天白云绿树美如画,茶农们正忙着采摘新茶。采茶人涂源娇说:“每年都要到这里采摘茶叶半个月至1个月。今天我采摘绿茶6公斤,获得劳务费200元。”该茶场位于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北潦河畔,雨水充沛,土地肥沃,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适宜白茶生长。茶园每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有不少人前来观赏、采茶。这也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渠道,带动了当地茶叶种植、加工产业发展,每年到这来的采摘人员有600人至800人。据悉,该县共有茶园3.4万亩,今年全县干茶产量可达11万公斤,可实现产值1.2亿元,茶叶采摘期间可安排劳动力5万人,平均每个采茶工采茶收入可达1500元。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靖安白茶在市场上广受欢迎,好生态带来的经济红利正在一点一点兑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在公式都镇云溪谷,东晋诗人陶渊明在《饮酒》中描述的田园梦境就这样呈现在人们眼前。云溪谷民宿旅游是一个集住宿餐饮、避暑度假、休闲娱乐、商务会议、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度假旅游项目,位于公式都镇新庄村朱坪组,地处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百里休闲度假长廊边,距观音岩景区10公里,优越的交通条件和秀美如画的生态优势吸引了众多游客。项目由回乡创业人士潘叶香四兄妹利用农房设计改造而成,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经营业主和当地农户共同注册成立了“共创未来农业专业合作社”,有30个合作社成员,流转土地60余亩,直接吸纳当地村民就业10人,人均年可增收1万元以上;间接带动就业人员50余人,其中贫困户3户6人,人均年可增收5000余元以上。项目自2017年10月份建成起,已累计接待南昌、九江和上海等地游客230余批2000余人。
垂钓、采摘、做艾饼……一幕幕亲子互动的温馨画面出现在水口乡蓝孔雀生态园。每到节假日,络绎不绝的游客就挤满了这个小农庄,大多数人都是携家带口而来,体验生态旅游原汁原味的农家乐趣。据悉,蓝孔雀生态庄园由该县烟竹林场下岗职工刘冬梅联合周边林农创建,坐落于水口乡周家村洞里组,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面积500余亩。园区修建了近5公里的游步道,集垂钓、休闲、阅览为一体,将靖安特色农俗、农事、农趣活动集中展示,并向游客提供采摘果品、现磨豆浆、炸烫片、制作点心等体验活动。园区内有150余亩的特色种养区,其中种植区110亩,种有红豆杉、红叶石楠、罗汉松、紫薇等珍贵树种;养殖区40亩,养有娃娃鱼、蓝孔雀、土鸡、甲鱼等。该园全年接待游客十余万人次,营业额300余万元,获评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企业。
该县类似云溪谷、蓝孔雀园这样的旅游项目还有很多。依托生态田园、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等自然人文资源,乡村生态游已成为靖安绿色经济的闪亮名片。今年1-3月,全县接待游客126.5万人次,同比增长18.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86亿元,同比增长19.1%。
利州区开展全域治安整治确保省运会安全进行
市司法局副局长曹秋生到大观区调研“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
【金乡县】市督导组来我县督导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开展情况
宁德:市领导部署 继续做好强降雨预报预警工作
西夏区主动融入 尽责担当 努力在银川都市圈建设中走在前做表率
靖安县开启绿色发展芳华时代
厦门开具458.6万份“新”发票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天保镇 奋力备战脱贫攻坚“夏季战役”
着力加快广深高速沿线整治 助推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实施
南通市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涪江河畔上演非遗“大秀” 领略射洪龙舟文化
国家防总派出工作组 部署西北地区强降雨防范
省首个PPP结建人防工程管理项目顺利完成招投标
安全生产,法律护航——虎门镇开展2018年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
浙江卫视热播节目《奔跑吧》跑进太原
【省政府】安徽省代表团讨论向境内外媒体开放 李锦斌李国英信长星答记者问 徐立全等出席
【“9•8”投洽会】仙游:高效对接发展第三产业
“中国数谷”大数据场景TOP100发布 云岩区上榜
2017年9月泉州市美丽乡村环境卫生考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