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中科技大学7日发布的消息,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该校材料学院教授崔崑,又拿出180万元,注入到他和夫人朱慧楠教授于2013年设立的“勤奋励志助学金”,帮助品学兼优贫困学子。据了解,“勤奋励志助学金”设立至今,崔崑院士和夫人共捐资600万元。
崔崑院士介绍,此次他除了给“勤奋励志助学金”注资,还修改了评选细则,把资助上限由两年变成三年。这个国庆假期,4名受崔院士资助的学子专程来看望了他。
捐出420万积蓄设助学金
2013年,崔崑将一家人省吃俭用积攒的420万元捐给华中科技大学用于设立助学金。当时,崔崑谈到捐资助学的初衷时说:“我和老伴算是高龄了,生活上已经有了一些积累,工资还有一些结余。我们和女儿曾经商量过,有个共同的想法,就是要捐款回馈社会。”
根据《“勤奋励志助学金”评选规则》,获得该助学金的条件之一是“学习勤奋努力”。崔崑说:“根据我一生的工作体会,一个人要想取得一点成就,首先要勤奋。同时,年轻人要有一生的奋斗目标,要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据悉,对助学非常大方的崔崑夫妇生活上却一直很节俭,崔崑院士的一件衬衣可以穿30年。2013年捐钱设立奖学金时,崔崑夫妇都住在校内院士楼,没买房子;家里的家具比较老旧,电视甚至还不是液晶的;平时就在学校买菜,自己做饭。
四个字概括一生:勤奋报国
“我这一辈子,不谦虚地说四个字就概括了——勤奋、报国!”谈及自己的人生感悟,崔崑如是说。
崔崑1925年生于山东济南,上初中时,家乡沦陷在日寇铁蹄之下。1944年,崔崑考入西迁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机械系,1948年留校任教,随后与钢铁结缘。1958年,崔崑被公派前往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钢铁专业大学——莫斯科钢铁学院,专攻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两年的留学生涯让他将特殊钢定为日后的研究方向。
1960年,崔崑学成回国。那时,我国工业生产急需高性能新型模具钢,但却无力自主生产,进口价格是普通钢的10倍以上。“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模具钢种!”崔崑和同事们加紧建设实验室。买不到仪器设备,就带着同事们自己动手做。4年后,终于建成了装备比较完整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实验室。
1981年至1991年,崔崑连续获得三项国家发明奖。他还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研制成10种新型模具钢,6种列入国家推广计划,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5项,解决了许多生产难题。
1997年,崔崑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做人为学:如炼钢般一丝不苟
“我们想给崔老安排个秘书,帮他整理资料,可是他拒绝了。自学电脑、亲自整理书稿,连图都是他自己画的。”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党委原书记郑恩焰介绍。2006年下半年,崔崑开始搜集资料着手写书,克服种种困难,于2012年完成《钢的成分、组织与性能》,1754页,200多万字,含图828个、表646个。
很难想象,当时已是80多岁的老人,如何独自学习计算机软件、打字绘图,将一生的研究编辑成书。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家顾海澄教授称,“这是钢的百科全书,是一座巍峨的丰碑,是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
在教学中,崔崑也以“实干”作为招收学生的最重要标准。作为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他共培养了24名博士、23名硕士。
学生不多,是因为崔崑要求严格。“我招的学生,进门时学历有高有低,但个个都想干事、能干事。反之,那些只想混文凭的人,我不欢迎。”崔崑介绍,学生中有10多人已是博士生导师,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崔老师做人为学如炼钢般一丝不苟”,崔崑的首批研究生张同俊如今也是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的教授,他对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印象深刻。“《钢的成分、组织与性能》书稿出来后,崔老师专门让我们两位弟子看看有没有毛病,我们将热力学方面数据重新算了一遍,几乎挑不出一点毛病!”他说。
艾克发:为展示新时代工会新面貌贡献新力量
我市部署为期一年的地沟油专项整治行动
宜宾三江口260米“风帆”规划方案通过专家组评审
市政协委员姜连生:依法严打欺诈老年人融资集资团伙
“太阳一出,老天就给我们送钱来了!”重庆光伏扶贫让6944户贫困户受益
93岁院士又拿180万助学!他一件衬衣却穿30年
省食药监局公布 11批次不合格食品
我市“小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堰一家宾馆窗户突然从天而降 险些砸着行人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宣讲团报告会举行
6月深圳灰霾天数仅1天 龙华和光明的PM2.5浓度较高
遵化市国土资源局积极与天之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进行对接
吉林市充分利用招商平台 做好招商引资大文章
男孩被拐38年终与家人团聚 一张照片让他找到了家
桥头镇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暨扫除“黄赌毒”工作推进会
多部门联合出击 开展全镇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
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隆重开幕
芜湖县四举措选好人 铸就“好人文化”名片
这三个短片频频获奖,内容与武汉紧密相关
思想观念大解放 勇当供水示范者——嘉源给排水公司水厂水质党支部、行政第一党支部开展“思想观念大解放”第二次专题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