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二届普法·公共法律服务宣传周启动


智能法律服务机器人上线,为市民提供法律服务。 本报记者汤渝杭 摄
  昨日上午,我市第二届普法·公共法律服务宣传周启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与此同时,第一届普法好声音——— “午间说法”电台栏目评选十佳揭晓,《微案例 大故事》普法图书正式发布,惠州网络法德大讲堂首播,法德大讲堂(总堂)启用并首场开讲。我市公共法律服务、法治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惠州e普法”平台浏览量超120万人次
  去年6月,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市普法办牵头主办首届普法·公共法律服务宣传周活动,提出“全媒体、全覆盖、全天候”理念,宣传周期间搭建了 “惠州e普法”、《惠州日报》“普法月刊”、市广播电台“午间说法”、法德大讲堂等实体和网络平台,市直普法成员单位和各县(区)开展“法律六进”活动95场,向执法对象和社会公众宣传专业法;全市法律顾问律师向5369个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村(居)、学校等单位集中开展了法律咨询、法律体检、法治宣讲等公共法律服务。
  市普法办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制度的意见》,对53家普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法治宣传教育责任进行了清单式列明。我市还开展了首届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市中级人民法院、惠州供电局、市安全监管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教育局等6家单位向社会报告普法工作履职情况,并接受群众和专家的评议监督。
  市司法局还为全市150个省市贫困村和6400多户贫困家庭发放 “法律援助绿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法治扶贫;实施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无辩护律师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得到律师辩护的案件,由原先的20%上升到70%。全市律师人数也由819名增加到1206名。
  我市还创新打造了“惠州e普法”平台,为社会公众打造指尖上的法律服务,共有59个普法平台入驻普法发布大厅,用户总数达到5万多人,整合推送资讯达2000多篇,平台浏览量120多万人次,平台累积评价数、咨询数达到23000多次;线上互动活动“学法福利”累计开展32次,举办各种类型的宣传推广活动40余场。平台也获评“2017年度广东省电子政务优秀奖”“2017年惠州市社会治理创新优秀项目”、入选“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典型案例库”“2016-2017年惠州市十佳改革案例候选名单”。
“十佳普法好声音”颁奖现场。 本报记者汤渝杭 摄
  《惠州日报》“普法月刊”打造深度专业普法专刊
  市普法办还在《惠州日报》开设“普法月刊”专刊,为全市人民提供一份深度专业的普法专刊,已推出重点主题文章18篇、法治时空5篇、以案说法4篇、法在身边9篇、我与法德大讲堂1篇;在惠州电台开播“午间说法”,目前已播出225期,上线嘉宾166人,其中市直普法成员单位负责人48人、律师118人;开设法德大讲堂,为基层群众打造法德共治的“讲习所”,市、县、镇、村共设有法德大讲堂2300多个,共开展3000多场讲座和宣讲,约30多万人参加;编写《微案例 大故事》以案释法普法书刊,打造惠州公证云平台,初步实现“足不出户、公证到家”。
  首届宣传周的顺利启动,为一年来的普法·公共法律服务的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为全面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为提高我市公共法律服务科学化水平,解决公共法律服务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做出了有效探索和实践。
  今年的第二届宣传周期间,我市各级司法部门、普法单位将按照“平台+热线+互联网”理念,组织媒体对话最美法律服务人、举行“惠州公证云平台”上线和律师事务所与司法所“所所结对”签约仪式、举行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法律服务惠州指导中心揭牌仪式暨粤港澳大湾区主题法治讲座等共9项活动。
  据了解,举办第二届宣传周旨在巩固第一届宣传周的工作成果,强化和创新工作品牌,进一步提升普法·公共法律服务各种方式、手段、产品,着力解决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一步做实做优做强我市普法·公共法律服务工作。
  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集成各类法律服务项目
  为深入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和省司法厅的相关工作部署,落实《惠州市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工作规划(2015-2020年)》,切实为我市人民提供一站式的公共法律服务,实现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市司法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建成了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是我市“四纵五横”、纵横交织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是集成司法行政各类法律服务项目、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全面高效专业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的有效载体。该中心共有四层约3180平方米,目前设有法律援助服务大厅、公证办证大厅、市法德大讲堂总堂、综合人民调解室、12348热线平台、培训中心等,还将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展示厅、体验馆、司法鉴定服务岗等,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虚拟与实体相呼应的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中心。
  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建成使用,是我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更好地履行职能、服务群众,司法行政工作实现新跨越的一件大事。
  “普法好声音”评选10天370万次访问10天累计投票82万多次,访问量370多万次,平均每天访问量高达30多万次,这不是某个娱乐选秀节目,也不是什么热门网剧,而是20位来自惠州的“普法好声音”带给我们的惊喜。
  我市第一届普法好声音——— “午间说法”电台栏目评选十佳揭晓,杨军生等10人获颁证书,同时第二届普法好声音正式开播。
  最近一段时间,在很多惠州人的朋友圈、微信群里面,都会看到这样的转发“请支持xx号普法好声音”“请为xx号普法好声音投上一票”,“普法好声音”一词成为网络热词。
  这些“普法好声音”来自于惠州市司法局、普法办主办,惠州电台新闻广播承办的访谈类普法节目《午间说法》的节目上线嘉宾,包括普法责任单位负责人、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等。
  本次“普法好声音”评选活动入围的20位候选人,是由市普法办联合惠州电台组织专业人士,对照宣讲内容与普法的关联性、条理的逻辑性、普通话的标准性等要求,从上线节目的100多位嘉宾中选出。网络投票结束后,市普法办联合惠州电台邀请新闻传播、法律、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专家共5人,组成专家评审团进行评审,专家评审占总分比50%。根据网络投票结果和专家评议进行综合打分,产生了第一届《午间说法》十佳“普法好声音”名单。
  166位上线嘉宾 《午间说法》助力法治建设
  《午间说法》自2017年6月13日开播以来,获得了广泛的关注,225期节目中上线嘉宾166人,其中市直普法成员单位负责人48人、律师118人,各市直普法成员单位负责人在其执法领域进行普法,律师在其个人擅长专业方面给市民答疑解惑,为市民解决法律难题。
  《午间说法》每期节目由市直普法成员单位负责人或律师担任嘉宾,宣讲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落实和律师“以案释法”。每期节目都推送到市司法局官方微信 “惠州e普法”微信平台。
  据了解,本次“普法好声音”评选活动旨在通过挖掘典型,树立先进,激发律师和普法责任单位负责人的上线热情和工作创新性,营造普法好声音传播法律知识、建设法治文化和弘扬法治精神的主旋律,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推进法治惠州建设,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和惠州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本报记者付巨晗 通讯员汪金牛

银川市民政局筹资100万元寒冬送暖
我市1960名考生报名参加“新司考”
沙坪坝区委书记江涛:发挥“经济卫士”作用 科学正确运用好审计成果
马宏副市长检查指导雨城区南外环线山体垮塌抢险救援工作
石渡卫生院开展“情系老年人,温暖送健康”党日活动
惠州市第二届普法·公共法律服务宣传周启动
沙田镇人民政府宣传教育文体局东莞市沙田镇教育系统信息化设备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我市将开展高温劳动保护专项检查
给群众送去新春的祝福 杨承一赴石棉县开展送温暖活动
“大家”好了“小家”才能富裕
补短板加快后发追赶 强驱动夯实发展质量——2017年雅安教育发展回眸(上)
生猪价格持续下降
应县“清河行动”再掀高潮
市食药监局机关一支部开展“聚焦高质量 争当排头兵”学习交流专题党课活动
致公党贵阳市委到六桶镇开展义诊及送医药下乡活动
“嵩县一农民家溜进双头蛇”续:救助人员帮它寻找冬眠巢穴
[司法局]宜昌市民国外去世 公证员春节加班办理公证
邢台县不动产登记业务提速
暑假来了 社区免费托管班开课还有艺术课堂
“重建膝望”计划将为10名患者免费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