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动创业梦 “融”筑创业城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
刚刚过去的2017年,全市人社部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各项部署要求,将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作为助力创业就业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扶持力度,打造创业洼地,用不畏难、不惧险、不怕苦、不停步的实践和探索,全力推动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取得新进展,圆满完成了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亿元以上,扶持创业1.1万人,带动就业4万人的目标任务,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广大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贷”动创业梦,“融”筑创业城。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的扎实推进,为转型发展、提档升级中的包头经济注入了振奋人心的力量,也开创了新时代下全市就业创业工作的崭新篇章。
扶持创业1.15万人 “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隆冬时节,地冻天寒。在青山区食品加工园区,包头市凡富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刚刚接到了一份来自内蒙古小尾羊食品有限公司的大订单,预计春节前都将是满负荷生产状态。公司董事长徐俊英告诉记者,就在一年前,他们还没有底气和实力去接这样的订单。
凡富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羊杂食品的企业。过去,公司采用的都是人工包装,一天最多只能包2000袋左右。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去年年初,公司计划购进一台自动包装机。“这么一台机器需要30多万元,当时我们已经交了定金,可剩下的钱却怎么也拿不出来。”徐俊英对记者说,就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他在与朋友偶然的聊天中知道了我市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向就业服务部门提交了申请。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不到一个月,就拿到了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如今,公司产品的日包装量可以达到两万多袋,不仅如此,在最忙的时候,公司雇佣的员工数量超过了50人,解决了不少附近村民的就业问题。
“这笔贷款就像雪中送炭一样,太及时、太解渴了!”徐俊英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我快50岁开始创业,中间也曾经后悔过,但现在看到我们的创业环境这么好,对创业者这么支持,心里热乎乎的,让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了。”
徐俊英只是全市众多创业受益者中的一员。记者近日从市人社部门了解到,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12亿元,贷款总数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贷款规模居自治区首位,扶持创业1.15万人,带动就业4.2万人,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年目标任务。换句话说,有1.15万人像徐俊英一样,得到了创业担保贷款的支持。
包头市青少年书画院的创办人之一张九芬,便是其中之一。她在去年9月申请了30万创业担保贷款,同样是不到一个月就拿到了这笔贷款。“当时我们书画院的两个分部正在建设,这笔资金来得非常及时,解决了大问题。”张九芬兴奋地对记者说,下一步他们还将聘请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名家大师们来到包头,为老师和同学们讲学、培训,努力把青少年书画院的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
家住九原区的杜娟,经营着一家书店,在创业担保贷款的支持下,书店从过去只有80多平方米,经营品种单一的小门市发展到了如今面积近700平方米,经营门类齐全的大型实体书店。现在的杜娟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还通过创业创造出了十几个工作岗位,带动了更多人就业。
过去的一年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让人人都有干事创业、实现梦想的机会。”正在从自上而下的要求,转化为每一个创业者的切身感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身处包头的创业者们已经迎来了追逐梦想的“黄金时代”。
优化政策体系 促进创业的措施更加系统完备
时间拨回到一年之前。
在2017年到来之际,市人社部门交出了一份这样的成绩单:2016年,我市共为4143名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过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26.5%,完成自治区目标任务的283.3%,贷款规模居自治区首位,包头再次成为自治区创业就业工作的排头兵。
领先并没有让这座城市固步自封、裹足不前。
2017年初,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张院忠同志在听取市人社部门工作汇报时,就2017年全市创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人社部门要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全年发放10亿元创业担保贷款,让人人都有干事创业、实现梦想的机会。市委十二届二次全委会议和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也都对做好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推进全市就业创业工作制定了奋斗的目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短短一年来,一条条促创业的政策措施逐步落地,为民众尽享政策暖阳指路引航;一次次思当下、谋未来的探索步伐铿锵有力,为这个创业者的“黄金时代”描画出清晰底色。
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年里,人社部门认真总结经验,学习先进,整合资源,集成《包头市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包头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相关部门职责》、《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结合包头实际研究制定《包头市创业担保贷款管理办法》,为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提供政策支撑。
一年里,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支持大学生创业贷款“八条”政策措施的通知》等政策措施,包头市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体系不断优化,政策托举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从普及创业教育到加强创业培训,从提供工商登记到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从提供创业经营场所支持到加强创业公共服务,多方面的综合政策,让促进创业的措施不再是单一、割裂的,而是系统、完备的。“资金、场地、服务,创业所需的关键事宜都有政府在支持我们,留在包头创业,我们的心里有信心、有底气。”一名青年创业者对记者说。
综合发力 让人人都有干事创业实现梦想的机会
在很多城市,提及创业人们首先想到的都是大学生,或是其他年轻群体。而在包头,这份实现创业梦的机会属于所有身处其中,并且拥有梦想的人。
这一年来,包头市创业担保贷款扶持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将创业担保贷款对象范围在原有“具有本市户籍,有固定经营场所,在法定年龄内,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城镇失业人员、复转军人、实现自主创业从事二、三产业的农牧民”的基础上,取消户籍限制并调整扩大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含六项服务基层项目生和留学回国学生)、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和失业人员、返乡创业农牧民工、网络商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城乡所有有创业意愿的人员。特别是重点扶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农牧民工、二次创业者、拥有创新项目的来包创业者。国有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离岗创业人员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对象。
这一年来,创业担保贷款申请的门槛进一步降低。提高创业者创业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创业培训合格证书不再统一要求,不再将持有工商营业执照作为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的硬性条件。凡持有承包、租赁合同(协议)、合伙经营协议、创业项目计划书等能证明属于自主创业的人员,均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
这一年来,创业担保贷款额度进一步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由原来的5万元、8万元统一提高到10万元;对于发展前景好、带动就业人数较多的可申请30万元;对于以大学生为主体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青年创业者,贷款最高额度为50万元。对于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合伙创业或组织起来共同创业的,贷款额度可适当提高,人均创业担保贷款最高不超过12万元,贷款总额最高不超过60万元。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创业担保贷款200万元。拥有创新创业项目并落地我市的高层次人才可申请最高限额500万元的创业贷款。
这一年来,创业担保贷款期限进一步放宽。财政贴息资金支持的创业担保贷款期限为2年。对经营状况良好、诚实守信、按时还款且仍有贷款意愿的借款人,经市人社就业部门审核符合条件的,由原来只可申请一次创业担保贷款调整为可再次申请创业担保贷款,为创业者扩大规模二次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这一年来,创业贷款反担保渠道进一步拓宽。本市公务员、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由原来每人可担保5万元,提高到10万元,科级或中级职称人员每人可担保20至30万元,副处级或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每人可担保40至50万元。符合本地规定可变现房产(包括第三方房产)、土地作抵押,抵押率为60%,高于贷款额度的有价证券作质押,质押率为90%。增加符合本地规定的企业法人和股东自然人作担保,引入二家经营稳定、效益良好的民营企业作担保等。
此外,为给创业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市人社部门在有效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的前提下,按照积极稳妥、逐步推开的原则,积极探索对被评定为市级以上的大学生创业明星、大众创业标兵、农牧民创业明星、优秀创业项目、品牌企业、经金融机构评估认定的信用小微企业与商户、经营稳定守信的二次创业者等取消反担保。
与此同时,市人社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创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对确因借款人死亡、判刑、失踪、大病及五年以上无法追回的贷款,且自身无法承担的代偿损失,根据自治区风险损失补偿的规定,认真落实当地需承担的风险补偿资金,为创业担保贷款可持续推进提供保障。目前,我市已对6 户借款人进行了风险补偿36.17万元。在此基础上,我市进一步加强了资金保障。建立了担保基金补充增长机制,按照自治区和我市相关文件精神,市人社、财政部门合理分配就业专项资金,根据创业担保贷款目标任务,逐年增加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额度,确保了2017年全市创业担保贷款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正是这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了包头的创业环境,提振了创业者们的信心。通过撬动全民创业的支点,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得到了充分显现。
完善机构加强监督 助推创业担保贷款健康发展
到2018年,我市的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已经走过了16年的发展之路。
2002年,我市成为了全国首批开展此项工作的三个试点城市之一。2011年,我市成立包头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中心,负责全市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伴随着形势的发展、政策的完善,我市贷款人群由下岗失业人员向更广泛创业者不断扩大,2015年底,包头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中心正式更名为包头市创业贷款担保中心,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也改称创业担保贷款。
2016年10月,我市成立了包头市大学生创业贷款担保中心,建成包头市创业担保贷款云平台,将创业担保贷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形成“互联网+创业贷款”的全新运营管理模式,集申贷、考察、审批、发放和还款管理为一体,实现了创业担保贷款“云端受理、云端审核、云端监督”的工作新格局,开启了“易创贷”云服务的新时代。
去年以来,为深入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发展,我市建立健全了创业担保贷款机构,在市创业担保贷款中心增挂了大学生创业贷款担保中心牌子,各旗县区就业服务部门也设立了创业担保贷款服务大厅,在创业者与金融机构之间发挥了纽带和桥梁的作用,承担本地区的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有力推动各地区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的开展。提升了创业担保贷款云平台服务水平,提升了贷款效率,构建了“互联网+创业贷款”的全新运营管理模式,实现了创业担保贷款“云端受理、云端审核、云端监督”的工作格局,使创业者足不出户就可申请办理创业贷款。建立了集服务办理、信息发布、创客体验为一体的创业担保贷款综合服务大厅,为来包创业大学生及创业人员提供了一流的创业担保贷款服务窗口,推动我市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提档升级。
与此同时,我市建立创业担保贷款联合会审制度,由市就业服务部门、旗县区财政部门、旗县区就业服务部门、经办金融机构共同对创业担保贷款发放、贴息等事项联合进行审核、认定,进一步规范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工作,定期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全市创业担保贷款贷前、贷中、贷后工作情况、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力保证了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的健康发展。
回首刚刚过去的2017年,对全市人社工作者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对全市创业者来说,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但这些成绩与汗水,已经刻入了岁月的年轮,挑战和企盼,正写在明天的考卷。
未来,全市人社部门将继续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要求,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更务实的作风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努力把包头打造成为一座人人向往的“创业之城、圆梦之都”。
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苏州全覆盖
认真倾听群众诉求 依法依规妥善解决
龙岗区召开全区组织工作会议暨基层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
迎江区:章洪海主持召开文明创建建设项目第二次调度会
当大兴学习调研实干之风的表率
2017年我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突破10亿元
紫金再抽调20多名干部充实扶贫工作力量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做好示范村创建工作
什么情况!深圳一奔驰前躺着电动车和一个人 人已死亡
鲁迅茅盾巴金老舍……《名居·名人·名剧》开展
海康威视项目签约仪式在我区举行
临海气象局诚邀专家现场指导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公布2018年8月法定传染病疫情
长泰:创新“门前三包”工作 助推创城建设
衡水市发改委精准有效促进企业发展项目建设
泾阳电商普惠城乡
我国将实施人才签证制度为外国人才提供绿色通道
湖南毛俊水库公路复建工程开工
虹鳟鱼是不是三文鱼需要国家标准
清镇市麦格乡:“远教+”模式助力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