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国 记者 孙良) 如果你走进这家小村里的供销社,就会仿佛又置身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六零后”乃至“七零后”以前出生的,一定会打开尘封的记忆,让曾经的感觉穿越数十载时空,回到眼前。
这家供销社位于凌源市乌兰白镇哈巴气村。这家供销社名其实叫“哈巴气商店”,但村里人、尤其是老年人,还是习惯把它叫做“供销社”。毕竟在东北地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乡镇里的商店,几乎就叫“供销社”。这家商店外观和现在的建筑相比没有啥大的区别,如同普通平房,尽管经过部分维修,但整体依旧保持着当时的模样。走进屋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老房子的容貌,而是四周墙壁上张贴的各种手绘彩色纸画,内容都是介绍所出售的店内商品。此时,这些纸画已经发黄,但保存完好:牡丹香烟、热水瓶、海鸥(不知啥商品,可能是相机)、晶体管2波段交直流二用收音机、小五金、水果罐头、糖、中国陶瓷等等日常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所有商品宣传画,都是文图并举,画面简洁,让人一目了然,画风保持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独有特色。
宣传画下,就是一组木质立式橱柜,刷着的土黄色油漆尽管显得陈旧,但依然保持原色,方格橱柜里摆放着各类商品。在橱柜上框,还刻有红色的五角星,透视着当时政治环境的感觉。在立式橱柜前,是一组铁质的直角柜台,角铁表面已经锈迹斑斑,上面镶嵌着玻璃,里面同样摆放着各类日用品。
站在商店里,时代特色的宣传画、立式商品展示橱柜、铁质直角柜台,三种原汁原味的陈设和布局搭配在一起,就仿佛站在一位经历那段岁月的老人跟前,和当年的岁月对话。整个心灵,也似乎被那段岁月的氛围浸染,让人一下子又回到了数十年前的那段时光,满满的温馨记忆。
经观察,随着时代的变迁,店里经营的尽管是当下生产出来的商品,但依旧有些同类商品摆放在宣传画下,尤其是一摞粉红色的大纸张,仍如当年一样,陈列在柜台上,让人倍感亲切。想当年,人们就是用这类纸张写对联、糊灯笼或用作其它。这种纸,目前在城市里几乎见不到了。
据当地一位82岁老人讲,这个商店至少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了,从开业至今,店里的陈设和布局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即便房屋维修时,人们也都小心翼翼地保护这些陈设不被更改和破坏,为的就是给后人们留下一份完整的记忆:“如果想拍那个时代的电影,就尽管到这里来,保证原汁原味。”
“老供销社”的存在,吸引了许多经过这里的外来客,只要走进这里,都会惊喜地用相机或手机进行拍照,在感受当年岁月的印痕中,留作一份难得的纪念。“老供销社”不仅记录了当年的岁月,更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的变化。如今,这样的供销社在我市可能绝无仅有了。
张嘉国:留住“布袋和尚”的民间记忆
昨日迎来节末返程大交通流
我市召开质量提升工作推进会议 市长张瑞书出席
一起来做护路“小卫士”
小偷行窃瑜伽馆 监控拍下这一切
凌源小村供销社带你回到50年前
用好关键一招,禅城改革再出发
澧县桃源 进入全省县域旅游经济20强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促进汽车产业链发展扶持办法实施细则》政策解读
市保密局对今年上半年 民政保密工作给予肯定
九江海事局武穴海事处加强节日期间船舶超吃水管控
雅安市财政局召开2017年度市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银行代理业务考核评价通报会
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湘潭市城管局:百人参加爱卫月主题活动
城区环卫集中清掏旱厕
充满惊喜的视听享受省运会开幕式八大亮点早知道
潘东生带队赴湛江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部署道路交通安全“夏季攻势”专项行动
长春龙嘉机场目前运行正常
伊朗资深媒体人:最关注上合青岛峰会关于建设命运共同体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