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食用油,熟食卤味,传统糕点等食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它们的生产加工环境往往不尽人意。记者从市食药监局获悉,为改变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条件的现状,传承传统食品生产工艺,近日,我市深入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提升工作。
目前登记建档980户
近年来,我市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提升上持续探索创新,并与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相结合,积极引导小作坊走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生产的食品是否超出登记范围;是否具有保证食品安全的生产、质量管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食品原辅料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食品安全标准,并可追溯;是否具有与生产加工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固定场所,是否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适当距离;用水是否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人员,是否已取得健康证明,并每年体检一次;是否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生产区与生活区有无进行有效隔离;食品添加剂有无专区(或柜)存放、专人管理,有无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有无符合标准的专用称量工具……
据市食药监食品生产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主要从生产环境和设备布局等方面,综合整治规范食品小作坊,并先后打造了来安汊河月饼、汊河牛肉、定远池河“武文糕”、明光潘村豆制品等老字号品牌21个,直接拉动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整治提升工作获得明显成效,无证食品小作坊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目前,全市已登记建档各类食品小作坊980户,改造完成318户,累计投入整改资金800余万元,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
力争年底前改造完成
据该负责人介绍,对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综合治理,监管部门按照“打击取缔一批、规范发展一批、转型升级一批”的总体思路,正确处理好整治与创业、整治与便民、整治与发展、整治与传承的关系:在全市范围内排查摸底,严厉打击非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等涉嫌犯罪行为,为食品小作坊业主统一制作《食品加工关键控制点制度》、《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等公示牌,印制发放《原辅料、添加剂进货查验及使用台账》、《食品加工小作坊配料登记台账》、《食品加工小作坊销售台账》等台账,同时鼓励群众积极举报食品“黑窝点”、“黑作坊”等。
“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100多人次,摸底排查食品生产小作坊980户,分级分类建立了小作坊基础档案库。”该负责人说,力争2018年底前完成升级改造全市辖区内全部食品小作坊,着力打造一批美誉度高、地方传统特色食品示范街区,让广大市民吃的放心,吃的安心。
新客绑卡消费赠积分
姚庙中心学校召开安全法治卫生报告会暨防溺水动员会
临沂:司机醉驾逃跑又装病 还和妻子上演“双簧”
深圳警方打掉一非法获取公民信息团伙 直击抓捕现场!
327户贫困户从此安居乐业——乐至创新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我市推进食品小作坊升级改造
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难题 中低收入居民患病自费支出可获救助
淅川贫困户住上“海景房”,当上固定工(文 图)
沭阳:聚焦民生补短板 提升群众获得感
杭州居民大智慧 门口的垃圾桶打起“吊瓶”专治“洁癖”
慈利县召开2018年脱贫攻坚大决战誓师动员大会
振江镇召开危房改造专题党委(扩大)会议
武汉军运会每周新闻发布启动 新闻发言人首次亮相
蒲学联深入芷江调研政法综治工作
雅安市污染防治项目争取实现“开门红”
继续发布霜冻黄色预警信号(12月20日)
石家庄市审计局积极开展PPP投资审计专题培训
雕龙嘴社区青龙河成“网红” 游客不顾危险下水游泳
庆祝新中国成立69周年书法展开幕
省妇联到双城区走访慰问贫困妇女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