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时间网10月31日讯 从广州天河,途经东莞松山湖到深圳南山,约100多公里。从太空俯视,这里是珠三角灯火最为璀璨的区域。深圳湾创新总部基地、东莞松山湖、广州科学城等关键节点像珍珠一样,串联起中国南部最具活力和创新的都市带。广州和深圳这两个中国一线城市及创新引擎借助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莞深高速、广深铁路四条大动脉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这个创新都市带的中部脊梁正是东莞。
今年,广东省提出打造“中国硅谷”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战略,希望在全球激烈的科技创新竞争中抢占制高点。9月22日,广东省委常委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将集中力量推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沿广深轴线形成高度发达的创新经济带,辐射带动全省创新发展,并强调广州、深圳、东莞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
东莞的发展,首次被放到与广州、深圳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同一平台去谋划推进。
东莞具备创新体系建设先天优势
10月12日,一场近千人参与的“东莞市推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工作动员暨系列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及规划发布会议”在东莞召开。这是今年以来东莞规格最高、参与部门及人数最多的一次关于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会议。会上,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规划亮相。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东莞由昔日的“世界工厂”开始向创新基地转变,率先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大规模推广“机器换人”,引入大量科研创新项目和人才等,逐步探索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径。2016年,全市经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共有2028家,年增速稳居全省地级市首位,高新技术企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作为国际制造名城的东莞还积累了深厚的产业发展基础,科技研发与高技术制造业的融合度很高。专家分析,广深科技走廊建设的一大关键正是在于,东莞能否承接广深两地创新资源并将其有效转化,并与广深产生高水平的发展呼应和创新互动,这决定着广深科创走廊的组合效应能否顺利显现。
打造区域内的世界级创新走廊,实质性反映的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命题。东莞市城乡规划局向本报介绍,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的建设先天优势明显,一是洼地特征突出—广深科创走廊创新资源“集聚-扩散并存”态势显著,东莞相对处于“洼地”接受广深外溢。二是龙头效应显现—依托华为、步步高等大型企业、松山湖地区龙头带动效应,重点培育创新平台,有利于加快滨海湾新区创新核心建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三是环湖高地凸显—环松山湖地区优异的环境品质,吸引创新资源高度集聚,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四是存量土地盘活利用潜力巨大—全市现状建设用地比例高,存量用地将是未来创新功能注入、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载体。
“一廊两核三带多节点”创新空间布局
在这条走廊里,东莞如何让创新企业、机构和个体的工作和生活都基本上能够满足,提升创新密度,促进创新红利外溢,从而带动整座城市的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创新空间规划与布局的意义重大。
东莞市城乡规划局向本报介绍,东莞将整体构建“一廊两核三带多节点”的创新空间格局,形成“2 9 25”的空间平台,即2个核心创新平台、9个省级创新节点和25个市级创新节点。通过“双核驱动、三带联动、多点引爆”的空间策略,实现全市创新驱动要素资源空间统筹布局。
东莞的松山湖和滨海湾新区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十大核心创新平台其中的重要“两核”,将一同构建科技创新重要空间载体,打造全球顶尖科技产业创新平台,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实现“双核驱动”,一是谋划建设东莞滨海湾新区创新核心,二是强化松山湖(生态园)创新引领作用。
“三带联动”是指广深高速公路、莞深高速公路、广深铁路创新带,近期东莞将对接省层面的相关要求,重点围绕广深、莞深两条创新带开展交通网络化建设、交通组织优化、沿线环境品质提升等一系列工作。
“多点引爆”则是依托创新节点、国家自创区、“三旧”连片改造,以及科技创新项目,引爆全市创新资源集聚发展。
具体来说,东莞以“两核”为引领,启动节点建设、提升交通廊道环境品质,从而实现科技创新辐射东莞全域的目标,并吸引更多的科创资源聚集在“2 9 25”的空间平台,同时以较小的投入吸引更大的社会资源集聚,以十亿级财政投入带动千亿级社会投入。
一 廊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
覆盖东莞市全域,东莞市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上将打造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两 核
松山湖 滨海湾两大创新核
松山湖——综合国家科学中心、服务于成果转化的相关研发、设计中心。
滨海湾新区——现代深水临港产业创新中心、“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开放型经济引领发展新高地、广深科创走廊南带撬动和联系广深自贸区的战略支点。
三 带
广深高速、沿江高速 莞深高速 广深铁路创新带
对接省层面相关要求。开展交通网络化建设、交通组织优化、沿线景观环境提升等一系列工作。
多 节 点
科技创新走廊沿线创新节点
集聚了大量的优质创新资源,重点加强与广州、深圳临界地区的节点建设。
延伸阅读
广深高速创新资源带率先启动
广深高速被认为是广深科创走廊的“生命线”,这不仅由于高速公路所具备的巨大连通效应,也因为广深高速沿线分布着天河、松山湖、南山这三个重量级的科技研发、制造重镇,包括腾讯、网易、华为、中兴、大疆、OPPO、vivo、易事特等知名企业,像珍珠一般洒落在这条高速沿线。
东莞也敏锐地把握住了广深高速资源带建设的契机。东莞市城乡规划局介绍,东莞将开展“去污点、增亮点、显特点”系列工程,提升广深高速东莞段沿线环境品质,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目前暂定沿线麻涌、中堂、望牛墩、道滘、万江、南城、厚街、虎门、长安等九镇街及部门近期实施的专项提升工程共104个。其中拟一年内实施建设完成的项目有56个,三年内实施建设完成的项目有48个。
为解决广深高速沿线部分旧厂产能效益低、建筑品质差的问题,东莞还将重点围绕各类创新节点、创新机构策划推进“三旧”连片改造,为科技创新项目提供品质化、特色化的产业和配套空间。此类“三旧”连片改造目前约13片。
东莞市城乡规划局表示,通过广深高速(东莞段)沿线的环境提升改造,打造广深科创走廊的生态平台、服务平台与东莞形象窗口、藉此启动广深高速创新资源带建设,紧紧扭住“三旧”改造加快推动集中连片改造,把创新节点一片一片建设起来,形成示范带动效应。通过创新平台、创新节点和环境品质提升项目的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打造吸引创新资源集聚的广深科创走廊空间。
记者观察
以高标准规划“呼应”资源配置需求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现代化、以城市现代化促进产业高端化已成为各方共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全新意义便在于时代赋予其凝聚城市群创新要素,引领城市群崛起,代表区域参与全球创新资源竞争。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规划中,在原有的创新基础之上,重点关注于交通、园区、配套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这些将有利于促进资源共享融合,扩大创新红利外溢的范围,带动全域创新的进程。
经过多年的发展,东莞在经济规模、产业配套、创新氛围、科学装置、对外开放、基础设施、投资环境、营商成本、生态底蕴等方面,已具备了比较优势。作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主体建设城市,东莞本身具备的优势科技产业基础,如何与广深的创新知识资源、人才资源、资本资源等相结合,进行总体优化配置?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规划的出台恰是对上述配置需求的呼应与谋划。
当然,与广深两大城市比肩共建“中国硅谷”,笔者认为,东莞也有下列短板亟待补齐。一是要构建全球性开放的科技创新文化,将目光放眼全球范围内吸引世界级人才、科技、资本等资源,需要围绕科技创新开放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和举措。二是引入基础科技研发成果,引导市场创新资源配置,促进科技产业创新融合等方面。三是在新的全球化背景下,还要在政策制度上进行创新,按照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进行政策体制创新。
马鞍山小船信息科技举行成立揭牌仪式
#网络中国节·端午#点雄黄 做香囊 尽情体验端午民俗
洞口县动员部署配合省环保督查工作
“2018健康中山公益行”启动
大连森林防火“五真”这样解读
莞惠深共唱“三城记”,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打造为“中国硅谷”
00后 高考了
春节期间我市市民出游兴致高 休闲度假乐融融
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06.8%
看《阿凡达前传》海南居民可5折购票
【执法局】这边正在拆违 那边还在抢建
公铁水空齐头并进 新沂构建县级立体大交通
省扫黑除恶第六专项督导组到普宁开展专项督导
市交通运输局牵头组织对嘉绍服务区申报评星工作专项检查
金融支持新消费领域发展试点探索“峨眉经验”
威海市将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专项治理
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助力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专访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市委党建办主任靳钊军
平邑县仲村镇分领域开展春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
富拉尔基区架起反腐“高压线” 营造政治生态
市科技局举办意识形态专题辅导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