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二环路,看五彩花卉点缀于草坪之中,蝴蝶在花前翩翩飞舞;三环立交下,绿油油的爬山虎绕满桥柱,为你送上一抹清凉的绿……这样的景观,或将于明年化为现实。
记者从市林园局获悉,我市新出台的《2018年“增绿提质”项目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提到,围绕塑造“植物天际线优美、层次清晰、景观丰富、色彩斑斓、生物多样、生态良好”生态园林特色,推进全域增绿的目标,我市拟将二环路景观提升改造工程、中心城区立体绿化工程任务列入2018年“增绿提质”项目,计划在二环路实施道路绿化增绿提质,合理配植乔灌草,丰富植物层次,优化景观效果,实现三环路及三环路内立交桥桥柱立体绿化全覆盖。
按照《方案》,此项增绿提质建设工作将于明年3月正式启动。
现状
二环路绿化总量不足
三环路未实现立体绿化全覆盖
久居城市“钢筋森林”,人们都会向往最原始、自然的绿色。不仅如此,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线型景观,还具有生态保护、绿化隔离等作用——那就让这些“钢筋”换上市民们所爱的绿装吧!
《方案》中提到,为合理有序推进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市林园局对二环路道路绿化现状、三环路以内所有立交桥、引桥、立柱立体绿化进行了调查梳理。
调查显示,二环路现绿化面积53万平方米,其中主干桥桥板下面积约26.7万平方米,主要问题为绿化总量不足,绿化层次不清,植物美感不足,景观特点不突出,桥体立体绿化有待加强等;三环路以内目前建成但未实施立体绿化的混凝土桥柱共计3701根(其中,二环路391根;三环路1930根;其余道路1380根),中心城区立交桥尚未实现立体绿化全覆盖。
举措
二环路将增添灌木、花卉
三环路桥柱将被绿色植物覆盖
《方案》明确了总体定位及分段特色,提出将以“五彩缀景、浓绿环城”为主题定位,着眼于长远,立足于实施,通过园林绿化,营造绿量充沛、品质优异、现代大气、特色鲜明的城市重要交通环路和景观环路。
二环路园林景观以绿色为基调,提炼东、南、西、北段区域的发展特色和地域文化,分别点缀凸显红色、紫红色、金色和绿色,塑造环路统一协调,具有可识别性的绿化分段特色。
调整板桥下植物配置形式。现状板桥下绿带为纯草坪空间,宽度1.2米-15.7米不等,以色彩鲜明、季相变化、适应性强、效果稳定为植物选择原则,通过种植耐荫、半耐荫灌木及花卉,在光照充足的重要节点种植红枫等方式,增加绿化层次,彰显植物美感,提升生态效益。
优化人行道园林艺术景观。调整二环路内外侧人行道现有花箱101个,增加花台499个,局部破除地面铺装,种植紫薇、石榴、桩头三叶木等乔木670株,美化城市园林空间界面。
因地制宜建设立交桥区小游园。梳理出立交桥区可实施小游园12个,总面积4.4万平方米,结合二环东西南北分段特色定位,点缀特型园艺造型植物、花树、果树等植物,体现生态性、园艺感与艺术性。
此外,三环路及三环内立交桥桥柱立体绿化工程将通过绿地内直接种植、硬质地面摆放的花箱种植爬山虎的形式(设计绿地种植爬山虎桥柱2778根,摆放花箱桥柱923根),三环路及三环路以内的已建成但未实施立体绿化的桥柱进行立体绿化全覆盖。(记者 张家华)
原标题:我市新出台《2018年“增绿提质”项目方案》二环路 板桥下添灌木增花卉 三环路 桥柱立体绿化全覆盖
相关新闻:市累计栽植芙蓉已逾14万余株“蓉”城景观初现接下来将进一步“擦亮蓉城名片 打造芙蓉文化产业”
晓妆如玉暮如霞”,又到一年中观赏芙蓉的好时节。连日来,多宝寺公园、白鹭湾湿地等地的芙蓉繁花怒放,不仅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去观赏,也吸引了花卉摄影爱好者的镜头。市林园局表示,截至10月30日,我市累计栽植芙蓉14万余株,全域可见的“市花芙蓉”景观初现。
而在今后,芙蓉花或将成为成都一道产业,让“蓉城”的城市名片更为响亮。日前,我市发布《“擦亮蓉城名片打造芙蓉文化产业”工作推进方案》,将进一步在芙蓉的特色彰显、科学研究、文化影响、产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1
100个市花景观点
为加快推进市花芙蓉增量提质,我市针对芙蓉花喜温湿、光照,不耐寒,忌干旱等特点,在中心城区、高新区和天府新区,以“两环(环城生态区六库八湿地和三环路)两河(府河、南河、沙河等宜居水岸)多点(城市主要出入口、重要区域、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小游园、机关企事业单位、居住区)”为重点,在滨水区域、块状绿地、墙边等地因地制宜加大市花芙蓉的栽植数量。在中心城区、高新区和天府新区形成规模化、特色化、精品化的市花景观点,力争2019年达到50个、2022年达到100个。
关键词2
环城芙蓉景观带
沿袭成都“环城遍植芙蓉、四十里环城如锦绣”的历史原址格局,我市规划芙蓉空间布局,重点实施以芙蓉为主的“六库八湿地”环城生态带和芙蓉专类公园;依托锦江自然水系的基本形态,结合宜居水岸建设工程,形成以芙蓉花为主题的临水精品公园绿地。
关键词3
观花基地和苗木产业基地
利用芙蓉优新种苗培育优势,通过土地租赁、入股、成立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加大芙蓉种植力度。结合第二绕城高速生态带建设,通过招商引资,调动社会资金参与芙蓉基地建设,形成“一三”产业互动的市花芙蓉观花基地和苗木产业基地。力争2022年前,在金堂转龙镇建设市花芙蓉观花基地5000亩,在新都选址建设市花芙蓉观花基地600亩。
关键词4
芙蓉特色小镇和特色乡村
结合生态旅游发展,我市将积极探索“一三互动”的经营模式,建设集芙蓉种植、观花赏叶、文化展示和特色乡村旅游于一体的芙蓉特色小镇和特色乡村。到2019年,将依托金堂转龙镇等条件具备的村镇建成2个以芙蓉花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到2022年,建成5个以芙蓉花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
关键词5
精品芙蓉观赏园及芙蓉文创园
在环城生态区或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范围内,选择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生态良好的区域建设总面积约1500亩的芙蓉主题观赏园,力争2019年建成;在芙蓉主题观赏园旁配套建设芙蓉文化产业创意园区,总面积约750亩,力争2022年建成。此外,在武侯环城生态区江安河畔还将建设面积约1500亩天府芙蓉园,力争2019年前初步建成。
此外,记者了解到,观赏园和创意园区以芙蓉花为主景,以芙蓉花文化为底蕴,以成都传统园林和传统花卉为陪衬,打造集花卉观赏、休闲游憩、康养健身、科普教育、文化交流、产品展销等多功能复合型观赏园区,与天府植物园、天府野生动物园、天府园博园等园区一起构成系统完善的成都特色生态文化名片体系。届时将形成花卉景观为平台、配置各种资源的关联产业,打造文化引领、要素聚集、产业推动为一体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6
芙蓉主题文化活动
从今年起,将以芙蓉为主题举办摄影展、画展、音乐节、读书会、朗诵会、文艺汇演等活动,发行芙蓉花卉文化研究出版物,拍摄芙蓉专题片,综合运用宣传手段,营造浓郁芙蓉文化氛围。从2018年起,以原植物园芙蓉花展为基础,拟定在每年九月初九成都市花市树节前后,举办芙蓉花主题文化节(音乐节),打造形成国内知名的花卉节庆。
同时,还将加大芙蓉文化保护、传承和文艺创作生产力度。从今年起,推动芙蓉相关诗词、书画、剧目、文学等的创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建强新都芙蓉花川剧团。
关键词7
延伸产业链条
以市场为导向,在芙蓉城市名片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现的基础上,重点招引和培育一批有较强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发展芙蓉花苗木生产销售、药用芙蓉种植、食用药用功能开发、芙蓉主题生态文化旅游、工艺品制作及芙蓉主题文化产品创作等关联产业。力争芙蓉关联产业产值到2019年达20亿元,到2022年达50亿元。
此外,还将建设芙蓉文化产业创意园区,搭建以芙蓉诗词、书画、舞台剧、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主要内容的芙蓉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形成聚集效应,促进芙蓉文化产业发展。(记者 张家华)
多措并举帮助学困生转化
康宝莱呼吁拒绝肥胖热潮
重庆市潼南区代表团莅遂 协商双江航电枢纽工程建设
四川:落地落实 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
加快园区转型升级 打造开放型经济高地 曹路宝专题研究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工作和中韩(盐城)产业园实施方案
我市新出台《2018年“增绿提质”项目方案》
我市农桥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日照市属困难企业退休职工中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补助下半年发放
引领产业转型发展 情系乡亲扶贫救困
中石油昆仑燃气咸宁公司应对高温有“凉策”
(受权发布)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来自华人侨眷的四封信
名为免费抽奖 实为骗人钱财
网红产品热销背后太多坑
昨大雾袭城空气却一点也不脏
扬州市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 谢正义出席并揭牌
去年无偿献血14.67万人次
捧了女神坑了自己 网红新经济需法律护航(图)
省卫计委来景调研指导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
光泽县鸾凤乡积极推进扫黑除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