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防沙治沙成“先进”


日前,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关于表彰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标兵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授予砀山县林业局“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称号,该局也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砀山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黄河故道横贯中部,土地总面积1193平方公里。多年来,砀山县林业局全力推进治沙造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昔日的漫漫黄沙如今已变为果海绿洲。
从1955年起,该县先后成立了县林场、官庄林场等11个国有农林场圃,主要栽植耐风沙、耐干旱、耐盐碱的砀山酥梨、刺槐、紫穗槐等树种,经营面积5.2万亩;1983年,在官庄成立了泡桐试验站,推广“农桐间作”技术,到1992年底,全县农桐间作面积60万亩,有效保护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安全;1979年,砀山率先引进意杨69、意杨72、沙兰杨,大面积推广,成为农田林网和四旁植树的主要树种;上世界90年代末,引进欧美杨107,南林95、895等适生丰产用材林品种,依托农发治沙造林、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大面积推广。根据2014年第五次沙化土地监测数据,全县沙化土地总面积为39047.08公顷,多年来呈持续减少的趋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近两年,为进一步加大防沙治沙工作力度,不断改善沙区生态环境,砀山县林业局结合“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以村庄绿化、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发展高效经济林为抓手,进一步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林农增产增收。
该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严控森林采伐限额、强化木材经营加工管理、强化林地征占用管理、强化林业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等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全县治沙造林成果。同时,认真做好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不断加大对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非法运输木材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使全县森林资源得以有效保护。几十年来,砀山林业用地面积和有林地面积持续增长。根据2013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为85157.3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84024.2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0.43%,林木绿化率为71.93%,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762820立方米。
治沙造林,一方面改善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 2016年,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170.9亿元。全县共有板材加工企业435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5家,形成了薛楼和张老家两个生产集群,年生产胶合板超过92万立方米。该县还有汇源果汁、陕西海升、熙可公司、宿州科技等果汁、罐头加工企业25家,年产值超过40亿元,出口创汇2.6亿元。2016年,该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28元,其中林业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
此外,为充分利用现有林地资源,砀山县林业局积极指导林农开展林下养殖、种植等立体复合经营,提高林农收入。目前全县林下复合经营面积超过23万亩,实现产值7.5亿元。新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206家,通过林地流转等形式,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营水平,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和示范带头作用,5年来累计流转土地4.6万亩,重点栽植黄桃、苹果等高效经济林和林苗两用林,同时开展林下种植、养殖,合计投入超过2.6亿元,净收益超过6.5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目前,砀山林业局正在上级林业部门的大力指导下,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最大限度挖掘潜力,结合林业增绿增效行动、“三线三边”绿化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调动全县城乡居民参与治沙造林的积极性,加快提升全县森林总量和质量,构建具有砀山特色的森林生态网络。 (记者 赵静)

坚决撤回扭曲市场的公权力之手
[人民日报]让创新“血脉”更畅通
前进区落实责任深化“食安创城”举措
刘运梅在全市商务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要求确保完成商务经济目标任务
柳州这家糕点厂连续两年被检出不合格产品!现场还有鼠害痕迹
砀山防沙治沙成“先进”
市农委:市农委召开全市"两区"划定工作交流推进会
阳山县纪委“节点式”教育构筑“防腐堤坝”
淮上区城管执法局开展辖区内餐饮单位基本情况调查摸底
好消息!吉安社会保障卡实现银行窗口即时制发
刘嘉文副市长一行赴四川考察学习现代农业发展经验
广陕广巴高速公路大石互通连接线建成通车
市社保局召开社保信息系统与银行联网沟通协调会
“寒冬送温暖”行动启动
市经信委召开党工委中心组学习研讨会
我市将对10家国有企业开展政治巡察
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三月受理17宗离婚纠纷案件 3宗造成孩子辍学甚至自杀
因系统升级 日照市公安局将于4月13日至15日停办户口业务
连城县宣和乡:种植雪薯促增收
岳阳市527家农机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