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岭和丫山的乡村振兴对话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刘菁 高皓亮 秦宏
▲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黄龙镇丫山四季花海迎客来
分别坐落在江西西南端的丫山和东北角的篁岭,依古道而立,南北相望数千年。两座山上都有世外桃源般的家园,也有祖辈传承下来的艰辛农耕。因为缺水缺电、房屋失修、居民搬离,两个古村都曾经面临在“半空心化”中几近消亡的命运。如今,经过十年涅槃,两个村庄从破败中重获新生,向阳花开,呈现出青山绿水不变、村民返居兴业、乡村文明开放的新面貌。
“一南一北”重整美丽乡村之路有共性也有差异,这表明,乡村振兴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只要坚持乡村振兴是村民宜居兴业的振兴,让广大农民更多参与,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乡村沃土上一切奇迹皆有可能。
悬崖“空心村”同现新貌
有580多年历史的江西婺源县江湾镇篁岭村被称为“挂在悬崖上的古村”。往前回溯十年,这里人走屋空田荒村散,180多户人家的村庄外迁只剩68户。可就在短短十年间,古村近乎“无中生有”,重生为以“晒秋”为特色、重现古徽派文化、日接待游客最高达2.4万人次的4a级景区。
古道穿村而过,漫步其间,天街、影院、酒吧等现代休闲元素与古村、晒秋等原生态风貌相融,2013年篁岭对外迎客,2017年游客达114万人次,营收1.5亿元。外出青壮年中约一半回村发展,村民人均年收入从开发前的3500元升至2.6万元。
丫山位于江西赣州市大余县黄龙镇大龙村,倚着梅关古道,远看像“丫”字而得名。上世纪90年代靠开矿成富裕村,2011年因资源不足、发展无路被列为贫困村。六七年前,丫山所在两个自然村41户人家,只有一栋砖混结构的房屋,其他都是土坯房。
几乎和篁岭同一时间,从大龙村走出去的唐向阳和当地政府签约,开发大龙村坝里和罗家背两个自然村落。曾经,丫山核心景区所在的村庄70%的农房常年无人居住,土地撂荒,多数村民外出务工。如今,超过一半的旧房改造成清新悠闲、风格不一的民宿,150多间客房错落在半山腰,清晨薄雾环绕鸟鸣其中,窗外青山流水花黄菜绿。
重生的丫山把山间风景变成活跃的创造,乡土气息深厚的粮仓、酒吧等旅游元素搭载智能感应系统,风格迥异、干净透亮的乡村厕所都成为看点。老村新貌不仅唤得村民回归,还引来大批外地游客,有时一天开进十几辆旅游大巴。
向阳花开犹有时
离开方觉故乡美。两个村庄的变化,缘于两个曾经出走远方又归来、名字里都有“向阳”的人。
“从外面回来的人,才会倍觉家乡山水的美。”从广东退伍归来,吴向阳成为家乡婺源临近德兴铜矿的一名警察。铜矿的单调、在广东耳濡目染的市场观念,都让他对家乡山水经营心生向往。2000年,吴向阳花两万元租下一个水库,开发了婺源县第一个民营景区——鸳鸯湖,营业后一天的门票收入达到二十多万元。那时婺源还没有“中国最美乡村”的光环。
从鸳鸯湖到篁岭,吴向阳开发乡村已走过近10年。开发前的篁岭古村古树环抱、梯田簇拥、风景如画。然而,这只是摄影爱好者镜头里的风景,镜头外的古村缺水缺电、房屋失修、居民搬离,面临着在“半空心化”中逐渐消亡的命运。
“如果说鸳鸯湖的开发是赶了个早集,篁岭则是一场古村救赎。”2009年,吴向阳成立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篁岭,这次他瞅准的是人们对乡村更深层次的情感寄托。“既非茅草屋般的臆想,也非拆旧建新的人造景观,而是一场脱胎换骨的重生。”
上世纪80年代,高中毕业干了几年农活的唐向阳成为一名矿工。先在丫山个体矿干出了名气,被县里国有矿看中,用8年时间从临时矿工做到了矿长。1998年矿山改制,带着原班人马成立矿山建设公司,开矿的脚步迈出丫山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山清水秀,山上还有一座唐朝时期的灵岩寺,人文底蕴深厚。”2007年,唐向阳开发丫山的想法几乎遭到了周围所有人的反对,但“家在这里,这是回来的最强动力。”
蓝图依旧在乡村,但换了思路。“都是靠资源吃饭,开矿挖一天少一天,现在要做‘加法’。”前半生“挖山”开矿的唐向阳,后半生决意“补山”。丫山新建房屋不挖土不挖山,为留住旁边的树,就给房子装上“脚”。这反倒成了丫山民宿的最大特色:房子“站”在半空中,有的房间阳台上长出了树。
殊途同归资源变资产
小桥流水马头墙,烟雨中的婺源明清古村落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吴向阳着急的是,如放任自流,古村落可能会在不久后消失。“不外乎两条路,或村民离开村庄去城市发展,或挣钱拆掉老宅盖新房。”
“先解决产权问题,古村才能得到更好的开发与保护。”吴向阳和他的团队斥资1200万元,以“新村换古村、新房换古宅”的模式对篁岭保护性开发。山上45亩村集体土地通过招拍挂出售给企业开发。68户村民零成本搬进山下新村户均面积200平方米的新宅。村民的220余亩梯田流转给企业发展观光农业。
产权置换为古村赋予了明晰的法律保护。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被施予了一场精准的外科“手术”,倒塌的牛栏猪舍被拆除,徽派古宅在一流古建筑修复师手下修旧如旧,一些濒临消失的古村落的老宅也被异地搬迁到篁岭安置。一幢一风格、一屋一品位,古民居依山势错落铺陈在百米落差的坡面上。地质灾害威胁也由专业部门完成了专项治理。
修缮后的篁岭成为婺源乡村旅游的龙头。由古宅改造而成,外观古朴、内在现代的精品民宿周末一屋难求。山间一度撂荒的梯田也种上了油菜、篁菊等兼具生产和观赏功能的作物。晒秋,便是这里无中生有打造的最美景观。
大龙村也属山区,开发模式不同于篁岭统一拍卖土地,而是因户定策、按照每家每户情况灵活设计开发模式。“山村重生并非简单地投入一大笔钱,而在于尊重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和意愿,为他们‘私人定制’盘活闲置资产、参与山村建设的方式。村民有积极性一起干,事情就好办了!”唐向阳说。
丫山核心景区面积3600亩,80%的为国有林场,唐向阳买下了70年使用权,20%为流转的村民自有山林。在盘活村民的土地、房屋上,丫山的特色在于不拘一格,村民房屋有能力的可自行改造,无钱的也可企业代建,改造后可由农户经营,或以房入股给企业经营。但无论如何,农房的所有权不变。
和村民打造“命运共同体”
无论是篁岭,还是丫山,两地的开发者都有一个共识:乡村振兴不是原住村民消失的振兴,而是村民宜居兴业的振兴。
2010年前后,婺源县江湾镇江湾景区部分村民拦路不让旅游大巴进入。在吴向阳看来,曾经的旅游开发模式下,尽管村民获得了一定的门票分成,但更多的只是旁观者,并未真正融入到旅游产业链中,一旦出现分歧,极易站到对立面。
篁岭开发之初曾把村民整体搬迁下山,现在逐步引导一些村民回到山上。62岁的曹顺欢每天按时“上班”,在游客的注视下挑拣辣椒、南瓜子“晒秋”。篁岭古村景区360名用工,近9成是当地村民。除直接用工外,公司还在景区门口投建农贸集市供村民设点经营;丰沛的客流也让搬到山下新村的村民开起了农家乐、民宿……
“和村民割裂,意味着古村没有了灵魂,也失去了乡村原本的味道。”从事乡村旅游多年后,吴向阳深谙一个道理,乡村旅游和老百姓的关联度超过其他产业。“不像其他行业,围墙一隔就互不干涉。如村民不支持,企业生存都困难。但只要他们从发展中受益,就会从疑虑者、反对者变成拥护者、守卫者。”
在唐向阳看来,丫山的开发一样坚持了不和村民割裂,建立紧密和谐的村民、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利益联结的机制,这是乡村开发可持续推进的关键。9个乡嫂唱着山歌叫卖当地的小吃,成了丫山一景“九回头”。“每留住一户村里人,就留住了一个个性化的经营元素,这才是村庄本来该有的样子。”
唐向阳更看重的是,产业发展让留下来的村民和返乡的年轻人成长为丫山持续发展的根本力量。几年前在上海当白领的本地姑娘钟芳艳,如今是景区总裁办员工,白天脚踩电动平衡车在景区自如穿梭,晚上变身舞台主持人。
乡村振兴一切皆有可能
十年时间,投入6亿多元。凭着心中对家乡的美好构想,唐向阳把贫困村丫山变成了4a级景区,村民收入从开发前的人均2000元增加到现在过万元。然而,他总“固执”地认为,丫山不只是一个景区,美丽的丫山存在无限潜能。
开发乡村,让更多人的梦想成为现实。丫山常年卖石灰膏的罗名华把自家的老宅打造成一家单车俱乐部,取名“千里走单骑”,每到晚上便用曾经叫卖石灰膏的嗓音演唱自己作词的乡村歌曲,让游客惊叹而又欣赏。除了俱乐部售卖酒水收入,景区每月还给他发放3000元工资。
“待到音乐满山、丫山也就变成了一座‘乐山’。”把丫山建成一个当地人宜居乐业、外地人羡慕向往的风景别处,唐向阳从湖北请来教古乐的专家,教游客、保安和工作人员学习音律;2017年12月开始运营的丫山大剧院已演出10多场,场场火爆。“能生存下来,能用得上,就说明在这里有较高层次的文化需求。”
一块刻着“丫山国际志愿者村”的石碑立在丫山景区门口。他们的理念是:“甘愿付出,享受付出,帮助他人其实是成就自己。”在唐向阳的设想中,未来的乡村将是一个各方资源汇集、各种业态频现的新乡村。大学教授在这里可以通过学术讲课换取住宿费用,喜欢运动的游客可以陪伴他人运动获得报酬。
“在开发中保护,通过旅游产业的嫁接,形成新的村落发展状态,让村庄的功能得以延伸。”这是吴向阳对篁岭古村的愿景,在他的规划中,以古村为核心,田园、主题乐园、旅游度假三大板块建设齐头并进,未来的篁岭不仅要养眼,更要“养心”。
山还是那座山,村已不是那个村。向阳花开,乡村振兴一切皆有可能。
刊于《瞭望》2018年第22期

[常宁市] 陈飞莅常调研工业企业时指出:牢固树立安全、环保就是效益的理念
宁波舟山港跨港域供受油实现海事监管一体化
2:1!何济霆/杜玥在你追我赶中击败对手成功晋级
唐山工商行政管理局:深化改革激活市场主体
濠城镇春节普法增活力
篁岭和丫山的乡村振兴对话
西安市纪念五四运动99周年暨第七届“西安青年五四奖章”颁奖大会3日举行
“88个重庆人”系列纪录片人物影像展现身曾家岩书院 见证重庆人与重庆城的岁月传奇
炎炎夏日送清凉志愿者慰问贫困户
【科技】市科技局召开专利知识讲座
男子六楼擦窗坠楼 骨盆摔成粉碎性骨折
凌源市妇联发放“母亲邮包”
程修略主持召开利辛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
程跃辉副厅长督查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
高明开展“两非”违法行为专项行动
麻涌镇举办讲师培训班,提高健康教育人才覆盖面和业务水平
九江市第二届少儿艺术节总决赛圆满落下帷幕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来绍检查电影放映市场
张劲松主持召开全县“大调研”工作总结汇报会
探索创新扶贫模式帮助群众拓宽脱贫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