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诗人葛平获乌金奖 孟凡通获乌金奖提名奖
10月10日下午,第七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颁奖,我市诗人葛平的组诗《春天的日记》获得第七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这是她第三次获得该奖,也是全国煤炭行业女诗人中,唯一三度获此殊荣者;孟凡通的评论《族天下与氓世界》(载《黄河》文学双月刊2012年第2期),获第七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提名奖。
“乌金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与中国煤矿文联联合举办的5年一届的纯文学奖,是继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骏马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奖)、儿童文学奖之后中国作协冠名的第五大文学奖,也是中国作协与行业文联作协唯一合作的奖项。
葛平曾供职于汾西矿务局,1980年代末开始写诗,多篇作品发表于《诗刊》《人民文学》《北京文学》《星星诗刊》《山西文学》以及台湾《秋水》诗刊等,出有诗集《梦的雕像》《葛平短诗选》《一个人的列车》。她是晋中诗人中唯一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也是一位在诗歌创作道路上不断探索,用行动践行诗歌观念的诗人,特别注重诗歌的内在品质和独特发现。她早年偏重爱情诗,抒情、典雅、唯美,善于捕捉瞬间的微妙心理,在语言上精雕细琢,形成自己的风格。随后她的创作视野进一步拓展,目光投射到身边的小人物身上,诗风也由抒情转为写实。及至丈夫和父亲先后生病去世,给她带来刻骨铭心的伤痛,这个时期的《病房日记》《和你说说话》系列以及400行长诗《父亲祭》,曾打动过无数读者。近两年,她又在研究纯口语诗,直逼现实和社会问题,也尝试着写了一些纯口语诗。
本次获奖的《春天的日记》系列,语言干净凝练,跳跃感极强。以自己的慢节奏来对抗这个浮躁的时代。
孟凡通系“老三届”高中生,当过农民、矿工、干事、科长、处长、山西煤炭报总编及煤炭企业集团高管等,2009年退休。1979年在《汾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山西省作家协会。1994年辍笔,2006年重拾文学创作。曾在《山西文学》《黄河》《火花》《作家》《阳光》《当代矿工》《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山西日报》等国内数十家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评论等作品一百多万字。小说作品获二、三届晋中文学奖,楹联作品曾获山西日报楹联奖等,其主编的《汾西矿业集团志》(160万字)编入山西煤炭工业志丛,2015年由中国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俊力)
市支队执法二大队开展农村演出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银川市气象台2018年07月01日14时42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发挥监督职能 全面推进改革发展
筑梦常州 “引凤工程”已吸引90多名海归人才
市大班子领导和淄博军分区首长参加“八一”军事日活动
第七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颍泉区多举措着力推进商务诚信体系建设
己略就“如何当好一名基层干部”开展专题学习
全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会议召开
批捕2名“捕鸟人”行政处罚12人
博山公路分局开展沿线设施缺损调查
临安区助力大学生创业实现数量效益“双丰收”
民进山东省七届四次常委(扩大)会议在我市召开
高港“店小二”服务再升级
湿地小区结伴美丽乡村
济南生源地助学贷款明起受理
扶余市采取“三结合”方式 考实评准乡科级领导干部“三张表”
我市举办脱贫攻坚培训会 为500余扶贫干部解读扶贫“新政”
国际二维码产业发展峰会将于11月在我市举行
两位老人考驾照 顺利过关谢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