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临安区成立杭州市临安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即大学生创业园。八年来,大学生创业企业数量以年均46%的速度增长。目前,在临安创业的大学生人数达600多人,创办各类企业276家,涵盖了电子商务、环保、服装服饰、广告设计、外贸、文化创意等多个行业,直接带动就业2万多人。在“双创”思想的引导下,促使众人的奇思妙想变为现实,涌现出更多各方面的“专业人士”,各种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有效激发了社会活力,释放了巨大创造力。
打造“一区多园”、“一园多点”特色品牌园区
立足当地特色优势产业,找准定位,合理聚集,打造“一区多园”。目前已建有杭州市临安区大学生创业园(临安)、留学生创业园、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园、科技孵化基地等多个园区。各创业园带动从业人员2万多人;杭州市临安区大学生创业园(临安)已成功入选浙江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成为杭州地区第二家被成功认定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2017年被认定为浙江省级科技孵化器,2018年还被评为临安区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园区总面积7000平方米,在孵大学生创办企业65家,年产值连续3年超亿元,2018年入驻企业6家,企业涵盖有文化艺术、传媒、网络科技、企业管理等行业,新入园企业注册资金达500余万元。今年临安区还成立了首个区级小微创业园,目前已入驻小微企业20家。建立首家高校联络站,目前已与浙江工业大学实现无缝链接,通过零距离服务鼓励更多优秀大学毕业生来临创业。
积极推进“一园多点”的建园模式。当前杭州市临安区大学生创业园(临安)已设有南北两所园区,南园主要孵化初创型大学生创业企业,设有众创空间,让创业青年们的新项目能够在众创空间得到孵化。目前已有众创空间4家,其中杭州市级众创空间2家,在孵大学生创业企业15家,创业大学生40人。北园设有“创意咖啡吧”,每周固定日推送3—5个精选创业项目,作为连接创业者与融资机构、投资人的面对面沟通桥梁,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搭建一个“智”与“资”的平台。
出台创业新政落实扶持政策
2018年出台了临安“人才新政20条”,其中《杭州市临安区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实施办法(试行)》,根据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项目实行择优无偿资助,共分2万、5万、8万、10万、15万、20万六个等次,杭州市财政根据当地财政补助情况再给予50%追加。对入驻大创园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实施3年内面积100平方米之内房租全部减免等优惠政策。
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简化审批程序,降低担保门槛,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截至今年6月,已累计发放贷款38笔共696万元,政府承担贷款贴息金额31.15万元。兑现7000平方米创业园房租补贴共计30万元,兑现2017年获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无偿资助次年部分补助15.9万元。临安陈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首次申报“杭州市大学生杰出创业人才培育计划”,成功入围,可获50万元资助资金。
开展创业培训激发创业活力
根据全区电子商务发展需要以及大学生网上创业人员较多的实际,举办网上创业培训班,截至目前已有30余场。积极举办syb创业培训班,更新创业理念,今年1至6月已培训59人次。组织“812”人才和本地资深律师等高层次人才作为大学生创业导师进行帮扶活动,目前已开展帮扶活动8次,接收帮扶160多人。充分利用以创业沙龙、创意咖啡吧等活动为载体,以“天目创客”、“火炬杯”、“星耀绿色硅谷”等创业大赛为平台,激发创业活力。目前已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沙龙、创业论坛等活动100多场,开展创业讲座26场计600多人,组织和协助30多家大创企业参与各类大赛。(市人力社保局供稿 编辑祝婷兰)
我市加快推进“全面改薄”工作
36路小花车 “雷锋”天天来上班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到周至县集贤镇为贫困户集中发放中蜂养殖箱
鲁南高铁日照段跨沈海高速特大桥纵向悬臂墩施工完成
博山公路分局开展沿线设施缺损调查
临安区助力大学生创业实现数量效益“双丰收”
民进山东省七届四次常委(扩大)会议在我市召开
高港“店小二”服务再升级
湿地小区结伴美丽乡村
济南生源地助学贷款明起受理
塞上小城风光美
中俄自驾游年底大范围开通
沣西新城调研学习高陵区美丽村庄建设
延安市政协来宜川专题调研水污染防治工作
道县营江学校:追寻先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本周我市以阴雨天气为主
上思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治理
213名困难群众免费接种疫苗
托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李春燕赴托县地税局调研指导工作
全市营造诚实守信金融环境维护良好金融秩序专项行动动员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