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这位微商卖的东西火了!朋友圈一致点赞!

让群众的获得感不再“藕”然 
无为县刘渡镇农林村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无为县地处皖中,临江滨湖,承东启西,现辖20个乡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县总面积2022平方公里,总人口121.4万。无为历史悠久,自隋朝始建以来,已有1400余年历史。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工作上,无为县始终将其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实的民生和最严的责任,多方面强化举措,2017年4月28日,芜湖市选拔一批副县级干部来到无为县各乡镇担任扶贫队长,这一年,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扎实苦干,创造了不俗的业绩,在基层真正起到了 “领头雁”的作用。2017年,无为县实现了年度35个贫困村出列和22750人脱贫的目标任务,全县贫困村已全部出列。2017年底,尚有7783户、18014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4%,2018年安徽省下达无为县10721人脱贫目标任务。
一、扶贫干部有温度:“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刘渡镇农林村作为无为县最为偏远的村镇之一,位于无为县西南,位于无为县西南50公里处,交通落后,地理位置偏僻,属于典型圩区,全村856户,总人口数3335人,2017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2户239人。农林村扶贫队长陶定富就是在这里开展着着最为人关注的扶贫工作问题。2014—2016年脱贫74户146人,2017年脱贫32户59人,2017年底农林村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02%以下,2018年按照计划,16户贫困户共34人将全部脱贫。
推动农产品深加工:烂在田里的藕
莲藕是农林村的传统产业,祖祖辈辈都是以种植莲藕擅长,农林村集体耕地面积4500亩,其中大约2100亩种植莲藕。陶定富到村之后,在走访40余户贫困户后,他发现只有毛海仙、毛永林等9户种了2到8亩的莲藕,其他种植多以大户为主;另外由于莲藕行情不好,每斤最高卖0.7元,而种植成本已达0.8元,可以说是“谁挖谁亏本、谁卖谁吃亏”,莲藕种植户都准备将莲藕烂在田里。作为市里下放的扶贫队长,2017年4月陶定富队长到村之后迅速转换角色,扎根群众中间,走村串户,开展实地调研,熟悉村情村貌。而在深入了解这些情况后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莲藕保质期短不好卖,还受市场行情影响大,利润空间很小,而藕粉保质期长,价值高,又方便运输。同时,他发现村民有制作藕粉的传统与技术,只是苦于投入成本大,担心没有销路,没有形成规模。他对此细心算了一笔账:每100斤莲藕可产8-10斤藕粉,如果将藕粉价格定为20元1斤,每斤莲藕可卖1.6-2元,每斤就有0.8-1.2元纯利润,如果每亩能产藕4000斤,每亩纯收入就能达到4000元左右。
算准了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想干就干,他便召集两委班子,四处开始动员村民制作藕粉。但是万事开头难,大家还是半信半疑,特别是考虑到加工成本和藕粉的销售,大家都不愿意做。最终经过多次上门做工作,陶队长还承诺无偿帮助销售,有一户终于答应试一试。之后他就多次利用调休时间,将藕粉带回芜湖市场售卖,没想到,农户的藕粉,因为质量好,手艺好,也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价廉物美,销售非常不错。就这样,艰难地为贫困户打开了一条增收的路子,其他种藕的贫困户看到确实“有利可图”,无须发动,都同意开始搞藕粉加工了。
畅通藕粉销售渠道:卖藕的队长
既然贫困户都愿意开始办藕粉加工,随着产量增加,销售的问题就摆在眼前,特别是摆在了扶贫队长陶定富眼前。
第一条销售路子——发动朋友圈、生活圈、利用微信、微博:2017年12月10日,他看到贫困户家中积压了2000多斤藕粉,急得睡不着觉,凌晨2点就在脱贫攻坚群和朋友圈发信息,推荐销售农林的藕粉。信息发布之后,他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在群里纷纷行动起来了,有的点赞要60斤,有的说支持“老班长”扶贫工作要30斤,有的说献爱心要5斤,10斤、20斤不等,甚至远在深圳、上海、江苏、陕西、浙江等地的同学都要他邮购农林藕粉。
第二条销售路子——回芜湖,发动本地亲友,挂“门套”:12月12日至14日,他利用3天调休时间,回市里向亲友同事推销藕粉,他还要求亲友三次绕道农林,将580斤藕粉带回芜湖县湾沚镇请妹妹代售,多次安排小舅子等人来农林村专门运1100斤藕粉回芜湖市区卖。就是这样,凭借农林藕粉过硬的品质,加上他“软硬兼施,软磨硬泡”的功夫,依靠大家对待贫困户的特殊感情,三个星期他就帮贫困户卖掉了2700余斤藕粉,给贫困户带来的直接收入近3000元。
第三条销售路子——依靠帮扶单位和扶贫部门领导:藕粉的销售得到了市教育局和扶贫部门领导的肯定和重视,上级领导或自己购买或利用亲友渠道,多次帮助农林村销售藕粉。市扶贫办靳大鸣主任得知他为贫困户销售藕粉,第一时间联系安排市广电中心幸福路扶贫产品开发组同志来农林村实地考察,帮助销售农林藕粉。市扶贫办李合满副主任帮助销售藕粉40斤,刘渡镇钱玉满书记和村包村干部、镇专职扶贫副书记方俊平同志帮助销售藕粉200斤。更重要的是这些领导现在都义务地成为了农林藕粉的“代言人”,提到农村、农林藕粉、农林的陶定富队长,他们都是称赞有加。
藕粉给贫困户带来的效益:看得见、“数”得着的收入
毛海仙是农林村的村民,言语残疾,唯一的儿子十二年前车祸去世,儿媳离家出走。老夫妻带着孙子、孙女过日子,非常困难。村里的合作社帮他家两亩藕田全部生产了藕粉,卖掉后收入9000元。村集体又动员毛永桃、毛在志等三个种藕大户,把家中卖剩下的叉藕、小藕及次品藕(卖不掉但能生产藕粉)全部免费送给毛海仙家,帮忙毛海仙户多产出藕粉400余斤,增收8000多元。
农林村的另一户村民毛士芳,妻子、儿子精神残疾,儿子常年在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为照顾妻子、孩子,自己没有种藕,但是他很会挖藕。为了发挥他的强项,陶定富队长一方面动员他,让他与亲戚合伙生产藕粉,毛士芳负责挖藕,另一方面,把毛士芳介绍给村里其他的种藕大户,合作社负责帮助他们卖藕粉。就这样不到两个月,毛士芳依靠挖藕挣到12000元,藕粉的大卖也给不产藕的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那段时间,农林人制作藕粉干劲十足,特别是在天气晴好时,大家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加点,互帮互助,谈笑风生地制作藕粉,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真真切切写在了脸上。
二、帮扶单位有力度:有资源,想办法,动真招。
陶定富队长的帮扶工作得到了市教育局的支持,市局领导多次在不同场合要求市局属二级机构、各直属学校多关心农林村贫困户,大力支持陶定富队长驻村帮扶工作。2017年底,在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朱贤忠校长的带领下,陶定富队长先后电话或上门联系了市一中、二中、三中、七中、田家炳中学、十二中、安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安师大附中、城南实验学校、火龙岗中学、清水河中学、市考试中心、市教育局基建办、市少年宫、市教科所、芜湖师范、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发动各单位利用春节慰问和献爱心等形式,给单位职工购买藕粉,前前后后顺利签到了6200多斤的订单。预计今年还可销售8900斤,价值近18万多元,每户贫困户平均增收可达1万元以上。
除了帮忙卖藕粉,市教育局作为帮扶单位积极做好帮扶工作,给农林村做了很多的实事,如组织党员为贫困户捐款2000,送诊上门,修建村部等等。
三、新闻媒体有广度:宣传、报道、发动社会力量。
要说农林藕粉卖出来了,除了陶定富队长的辛苦付出和市局帮扶单位的积极支持之外,新闻媒体的宣传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芜湖新闻频道多次来到农林,实地报道农林藕粉的水土环境、生产过程、销售情况等,给全市的消费者带来直观的报道宣传。
记者同志们不辞辛苦,走进贫困户家中,采访他们种藕、挖藕、制作藕粉的情况。去年12月12日晚8点,芜湖市新闻频道“第一看点”头条报道农林村贫困户家中藕粉生产制作以及积压情况,号召全市市民献爱心,购买农林的藕粉,公布陶定富队长的手机号,一时间电话不断,微信短信像雪片一样飞来,市民纷纷要求购买藕粉,外地都有人联系要求邮购,顿时掀起了藕粉销售小高潮,可以说,这其中记者同志们和新闻媒体同行功不可没。
四、传统产业有角度:不放弃本地特色、大搞农产品深加工、成立产业合作社。
农林过去很贫穷,原因很多,无骨干产业促民增收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因。传统的农产品主要都是以水稻、小麦和莲藕等传统产业为主,产量有限,仅用于自产自销,更是没有做到深加工,形成受市场欢迎的产品,自然就无法形成致富的门路,如今农林的贫困户,不再想着自己吃饱了,特别是去年依靠制作售卖藕粉,一季的收益比以前一年的都要多。
不止是贫困户尝到了藕粉的甜头,陶定富也尝到了。于是他动员村两委班子,大家齐心协力,组织一些种藕大户和善于种藕的技术户进来,成立了农林莲藕合作社,共享技术,共享收益。合作社虽然成立不久,但是对于贫困户和小的种植户,帮扶的力度还是很大,也给如不生产藕粉的毛士芳这样的贫困户提供了赚外快的机会。
五、打造品牌新高度:注册商标、申请免检产品、参加农销会。
2017年11月市农委组织部分贫困村,参加2018年2月在市会展中心举办的农产品展销会。陶定福得知后,第一个申请在扶贫专区,设立一个销售贫困户藕粉的专柜。2月1日,他还自费将贫困户家中的1400斤藕粉运送至会展中心,为了节约贫困户的开支,他带着妻子、孩子,每天上午从8点至下午5点站台,就这样站了四天。市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得知此事后,很是关心,每天安排5名党员志愿者配合他宣传销售农林村贫困户家的藕粉,四天共销售1150斤藕粉,为贫困户增加收入2.3万元。
在展销会上,第一天上午张志宏副市长、第三天中午市委潘书记、市教育局江局长分别到他的专柜了解藕粉销售情况,并现场安排市有关部门帮助销售滞销的农林莲藕。期间“今日芜湖”节目记者在展销会现场就农林藕粉,作了详细报道。她还自制名片,市教育局制作了藕粉产品的宣传资料,在现场分发给广大市民,积极宣传农林藕粉。通过那几天的参展,一方面帮助贫困户销售了藕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市委领导和帮扶单位的高度重视,承借展销会这个平台,宣传了农林藕粉,打造了农林藕粉品牌,现在芜湖很多市民都已经成为“农林藕粉”老主顾。
2017年底,在陶定富的带领下,农林藕粉正式申请注册商标,2018年计划还要重点争取市县有关部门为农林藕粉免费检测通过质量认证。
编者按:脱贫攻坚是一场跨时长、强度大的战役。随着这一场战役的持续进行,要清醒地看到,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需要我们的扶贫干部要具备很强的能力和素质了,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只有干部做到事事以民为先,牢记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通过勤奋努力,扎实工作,我们才能打赢这场攻坚战。
其次,在扶贫工作中,我们也不必一味去模仿别人,而是要立足本地实际,结合本地群众的特点,利用传统的产业优势,想办法、出主意,着力突出地域特色,可以说,有特色了,产品就有生命力,致富自然有门。扶贫干部要积极发挥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利用各地不同的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独有特征,如有的地方茶叶好、有的地方蟹苗棒、有的地方葡萄甜等等,抓好各有千秋、风格迥异的特点,带领本地群众用心寻找品牌、打造品牌,扎实苦干,脱帽致富。
陶定富直言当前农林取得的成就还“微不足道”,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他的任期也才刚刚开始,我们相信,只要全村同心齐力,继续埋头苦干,利用本地资源和帮扶资源“两个优势”, 在无为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刘渡镇党委政府的精心指导下,在芜湖市教育局的倾力帮扶下,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农林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全媒体记者 俞冰清)

那些年,本报的寻人报道—— 愿久别的人都能重逢
市政府法制办召开2018年工作推进会
尉氏县财政局三举措加强非税收入管理
从同质化中 做出不一样的雅安好茶——记雅安青年茶人庞红云
双龙航空港:收集企业用工需求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芜湖这位微商卖的东西火了!朋友圈一致点赞!
空港经济区强制拆除约50万平方米违建
2017年佛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0亿元
漳州一中龙文校区漳州一中分校初一年招生结果出炉
息陬镇排查防范四类风险
石碣多部门联合行动强拆6家违规废品回收站
31日晚12时烟台市区正式停暖 不要随意拆卸暖气
前8个月新增意向投资项目投资额增长4.5%
市检察院助企业解决车辆进出和停放难题
宝山区庙行镇谐康爱心服务社与部队官兵一起开展“迎端午、包粽子”活动
我镇组织参加全市河长制工作培训班
粪便清运工 挥汗如雨战犹酣
老范想建个博物馆“复活”鄱阳湖文化记忆
市质监局: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凤凰法院审结首起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