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区农业生产迈上新台阶


  作为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名优茶之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的黄山区,近年来坚持“三绿三宜”现代国际旅游区建设目标,快速发展农业农村经济,逐步引导农业生产向品牌化、标准化、优质化方向发展。
  早在2008年,太平猴魁就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对象,而作为其唯一产地的黄山区,也是太平猴魁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示范区,为了保护、推广和传承传统猴魁制茶工艺,助推茶叶经济的发展,从2015年开始,便每年举办太平猴魁手工制作技艺大赛。2017年,黄山区茶叶产量1256吨、产值52608万元,与2016年同比产量增加2%、产值增加24.2%,其中太平猴魁940吨、产值43612万元。在2017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位中,太平猴魁品牌价值达23.81亿,呈节节攀升态势,且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统顺利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太平猴魁茶获“安徽省十佳地理标志商标”。
  近年来,黄山区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五个一”(一片叶、一尾鱼、一杆竹、一枚果、一朵花)特色产业,并在“品牌化”“标准化”“优质化”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以太平猴魁为代表的品牌塑造就是黄山区蓄力打造农产品优质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记者从黄山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截至2018年3月,黄山区共拥有“三品一标”产品认证21个,产品覆盖茶叶、香榧、笋竹、淡水鱼、稻米和生猪等多个产业,除了太平猴魁这一产品外,太平湖成功创建国家健康养殖示范场;黄山毛峰、黄山竹笋等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渔业公司太平湖基地被授予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等。
  支撑黄山区农产品更具品牌化、标准化、优质化的“五个一”体系作为黄山区目前的特色体系,2017年的产业产值达到8.6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4%,带动农民增收,而依托“五个一”的特色产业和发展主体,该区以“赏花、采果、垂钓、品尝”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开始迅速发展,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体育、养身等产业的融合也不断加深。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区有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5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39个、家庭农场124家、种植(养殖)大户158户。而围绕“五个一”特色产业,该区还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新增无性系良种茶园1.08万亩,占茶园总数的47.5%;加快山泉流水养殖,建成山泉水养鱼池101个;新增竹林面积3234万亩,完成低产竹林补植改造2400亩;建成雷竹笋用基地2万多亩,新建香榧林1800亩等。

孙旭东深入南芬区明山区视察防汛工作
中小学社团活动 “百花齐放”
依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我市迎接开学季奏响“护学平安曲”
清徐县工商质监局党日活动集中组织学习省市纪委三次全会精神观看警示教育片
黄山区农业生产迈上新台阶
新时代 新征程 新跨越 樱驼花园社区开展庆“七一”主题党日系列活动
柘城法院组织召开落实第三方评估工作推进会
兴平三举措抓实远程教育工作
新化县举办“村级小微权力+互联网+监督”工作培训
长阳铺镇纪委节后紧盯干部作风建设不放松
看过来:在日照举报“黑校车”可奖励2000元!
长沙供电公司2018年09月20日发布的计划检修停电预告
九三学社大庆市大同区支社开展“精准扶贫送健康”义诊活动
关爱生命 远离溺水
[脱贫攻坚] 永和镇:精神扶贫+自身努力 促脱贫
今年宁波"小城镇整治"行动目标确定 确保55个通过省级考核
常州溢达服装初四起已陆续复工 复工率85%
福利院里来了一群志愿者
丰南区法院多措并举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