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品 艺脉千年


瓜棱形茶壶——晚清
龙纹口沿山水人物故事纹银碗——晚清
堆焊葡萄藤果盘——晚清
镂空竹叶纹套琉璃银碗——晚清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陈凤军)人物故事纹龙耳瓶、镂空琉璃大碗、堆焊葡萄藤果盘、菱形壶、带盖黄油盒、鱼刀叉……您想欣赏这些别具特色,展现中国传统银器手工艺最高峰的银器精品吗?2月6日,由沈阳故宫博物院与长沙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白银时代——中国外销银器特展”在沈阳故宫一开展,立刻吸引了许多观众惊喜的目光:“这些银器真美啊!”
该展览是全国首个集中展现中国外销银器的原创精品特展。这些颇具特色的器物来自古老的中国清代,都是当年的匠人一刀刀、一笔笔精心制作而成的,流传到今天已成为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本次展览分为“海外华品”“艺脉千年”“意趣相融”三个部分,105件展品以器物本身为出发点,从时代背景、工艺特色、中西风格等方面来讲述外销银器背后的迷人故事。
“从这些银器入手,结合历史文献,可以发现这些外销银器的时代集中于清代和民国时期,主要是通过贸易的形式销往西方国家。”长沙博物馆副馆长李历松向记者介绍说。清代银器的外销与清政府的海外贸易政策密切相关。1840年以前,受“一口通商”政策的限制,外销银器产地主要集中于广州。1840年以后,中国开埠口岸城市不断增加,外销银器的产地不断扩大,上海、天津、汉口、九江等地也开始外销银器。这一时期来华经商的西方人士越来越多,随着对中国文化理解和认知的加深,他们逐渐喜欢上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因而这一时期的外销银器在满足人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其造型及装饰方面,增加了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呈现出中西合璧的面貌。
中国银器制作的历史十分悠久,夏商时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银器,至春秋战国时期渐趋普遍。在此后数千年里,银器因材质稀少珍贵、色泽纯洁柔美而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与之相随的是,银器制作工艺也不断提升发展,成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工艺门类。
李浩摄影

动真碰硬铁腕拆违
陆丰启动干部返村工程 507名干部返回家乡协助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亭湖区医养融合催生养老服务新业态
22岁产妇突发羊水栓塞 历经4小时救治脱危
首都文明办发来拜年信 倡议市民朋友文明过大年
海外华品 艺脉千年
市人民医院举办医院中层干部执行力培训班
公路部门积极应对冰冻雨雪天气,保道路畅通
“平安校园行”主题活动启动
长春19路公交驾驶员给乘客发口罩防灰尘
酱香餐桌 味入佳肴
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 广西推出60项文艺精品项目
“三区人才”文化扶贫暨红色轻骑兵开展走基层文化艺术培训
高明区第三届旅游博览会开幕,推动区域合作打造大发展格局
固镇县人社局组织党员到双堆烈士陵园接受革命历史教育
乐亭县统计局三方面抓好统计数据质量
市总工会向119名困难学子发放助学金33.7万元
苍溪县三措施全面开展春季禁渔行动
杨林镇中心小学主题黑板报评比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武汉市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宣布中央关于武汉市委主要领导任职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