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
“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1月5日,刚走进东莞豪享康乐养老院,就能听到老人们开心地吟唱。绕过前面的树木,复行数步,豁然开朗,里面犹如欧洲花园,上方覆盖以玻璃棚顶,阳光可直射进中庭。庭中,十几名老人三三两两地散布其间,有的坐在秋千椅上欢快地唱歌,有的在凉亭内进行棋牌娱乐,有的围坐在一起拉家常……生活闲适无忧,怡然自乐。
看着这一幕,东莞豪享康乐养老院负责人黄河山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脸,但还是掩不住内心的一丝失落。作为东莞首家由星级酒店转型而成的养老院,东莞豪享康乐养老院自2016年6月试运营以来,备受业内的关注。目前该养老院规划300多张床位,但如今却入住了不到50人,面临种种难题。
在去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展医养结合”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这一消息,犹如一剂强心针打进了黄河山的内心。“医养结合”,似乎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黄河山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前进。
置身欧洲花园,老人生活怡然自乐
东莞豪享康乐养老院地处常平镇下墟路,其原是一家欧式豪装的四星级酒店。2014年开始,黄河山斥资千万将其改造成养老院。记者看到,这家养老院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设施简单的房间,走在里面犹如欧洲花园,老人的娱乐、活动范围也进一步拓宽,有ktv、电影院、棋牌室,还配备了氧吧、专业医疗室等。
2017年3月,85岁的赵金玉奶奶过来养老院一看,立马就认准了这里。作为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革命军人,赵金玉奶奶身子很健朗,也很健谈。所以来到养老院没多久,就结识了自己的“老伙伴”,每天一起唱唱红歌、看看电视、散散步,日子过得甚是开心。“在这里我过得很好,感到非常幸福。”赵金玉笑着说道,“这里环境好,住得舒服,不仅每天的饭菜符合我们老年人的胃口,管理人员对我们的照料也很细心。养老院还常常开展一些活动,在这里我可以和老伙伴们摆龙门阵,大家彼此照应。”
今年60多岁的李大叔是常平本地人,这两年因为身体抱恙,时常需要家人照料。如何居家医疗养老,成了他和老伴的最大难题,因为孩子们都有工作,也不可能随时守在身边。
“经朋友介绍,我们前不久就到这里看了看,发现环境挺好,设施比较齐全,还有专职护工照料,我想蛮好的。”
李大叔告诉记者,于是他就住了下来,因为离家近,老伴也每天过来陪伴。
“6点至7点起床刷牙,7点半吃早餐,8点到院子里做康复运动,9点多回房玩会电脑……”李大叔说,自从住进这家养老院之后,他的生活日渐规律,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而且一旦有什么需要,就可以呼叫护理员过来帮忙。
李大叔说,跟公办养老院相比,民办养老院的收费要高一点,但是对于像他有退休金的人来说,还能够承受。
入住率低面临亏损
每天,黄河山都要到养老院里走一走,看看老人的生活情况。有时他在里面一待就是半天,跟老人一起下棋聊天。
“看到他们在这里住得开心,才有动力坚持下去。”对着这些老人,黄河山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脸,但还是掩不住内心的一丝失落。开业至今,该院规划了300张床位,如今却入住了不到50人,和他预想落差很大。“我参观过广州的养老院,那里排队非常火爆
,在常平镇7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这个情况确实没有想到。”
记者了解到,东莞豪享康乐养老院入住率较低的状况,在东莞其他几家民办养老机构中同样存在,他们的入住率大多都只有一成左右。此前有媒体报道,位于黄江的康湖护理院共有900多张床位,入住的仅有140人左右;开业不久的金慈养老院共有230张床位,入住人数也只有19人。
“入住率不高,养老院肯定是亏损的。”黄河山说,从收费上看,东莞豪享康乐养老院根据健康老人、半失能老人和失能老人以及居住环境不同,每月收费在2500元至4000元不等,其中,健康老人收费最低,失能老人依照个人情况价格不同。“但每个老人都有护工贴身照料,我们招聘一个护工,最少要4000元左右。还有场地、水电,日常维护费用,不管入住多少人,这些都是必须要开支的。”
养老风俗影响入住率
巨额的投资,如何保障回报收益……黄河山选择的酒店转型养老院之路如何破局?
黄河山说,他把酒店转型成养老院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原来酒店的空间比较大,环境也比较安静舒服,而且当时东莞缺少大型的民营养老院。
确实,居住环境的优势,为东莞豪享康乐养老院带来一定的客源。赵金玉奶奶此前在深圳的老年公寓居住,“我自己照顾自己没什么问题,就是在深圳一个小房间要住5个人,里面的老人有些聋哑,有些不怎么说话,平日里还没什么人可聊天,住得可不舒服了。”考察东莞多家养老院后,她最终选择留在东莞豪享康乐养老院。
即便如此,开业至今,东莞豪享康乐养老院还是摆脱不了入住率低的困境。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指出,入住率低,养老院应从自身寻找原因。
林江认为,相关单位在投资养老院项目前应对东莞整个养老市场开展相关调研。“所谓民办养老院,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公办性质养老院的一个补充,但是纵观东莞各个公办敬老院,也几乎没有出现爆满、一床难求的现象。”
“其次,对于本地的养老风俗习惯,民办养老院也应在开办前做足功课。”林江指出,东莞的民俗文化中,将老人送至养老院的子女,往往会被说成是“不孝”,很多子女选择请一位护工在家里照顾老人,这也是影响民办养老院入住率的因素。
林江建议,民办养老院应从自身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摸清是宣传不够导致很多人不知道,还是本身护理的水平欠佳难以形成好的口碑,才有可能在入住率上得到提高。
业内人士也建言,加大政府对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鼓励,比如政府对这部分从业人员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及出台优惠政策等。
养老是微利行业
看好未来五年
对于民办养老业,东莞有哪些政策支持?
按照《东莞市资助民办社会福利机构试行方案》,民办机构将获每张床位1万元补贴(分五年发放)和本地户籍老人每人每月120元的运营补贴。
据了解,目前东莞在册登记运营的民办养老院已增至6家,分布在南城、黄江、常平、樟木头、万江,另外还有洪梅医院、东坑医院“医养结合”准备发牌。此外,还有3家社会力量正在申请中,“他们聚焦高端养老”。
对于一些民办养老院运营初期亏损,业内人士称,养老业本身也是一个微利产业,但又是一个朝阳产业,目前东莞社会力量投资养老业整体呈现回暖迹象,“如果有好的环境、专业的护理,确实能帮助一些有需要的老人,缓解家庭压力”。如今不少民办养老院走“医养结合”之路,估计未来五年东莞养老业能有一个大变样。
黄河山也在这方面努力着。为尽早扭转“亏损”局面,也为顺应“医养结合”的养老形势,黄河山及时做了相应的改造,原有酒店的两栋楼,前一栋用作“医”,设立各个诊室、体检中心等,另一栋用来“养”,供老人进行疗养。同时以免租的形式,将酒店部分的楼层提供给文化协会、少儿教育机构使用,既聚集人气,也能定期举办一些活动,为入住的老人添加一份欢乐。
此外,黄河山还推出了一个新的惠民举措,在养老院门口的公告栏贴出《爱心回馈》告示:常平户籍65岁以上的老人每天可免费日托,100岁以上的老人入院费用全免。
至于何时能盈利?黄河山说,并不指望养老院能赚大钱,起码至少5年内很难赚钱,最终能发展成怎样,只能留给时间去判断。
“商洛蓝”杯有奖征文启事
“7·1”调图后,我市将有两趟列车直达合肥
沈阳网络零售快速发展 成为重要新经济增长点
石家庄市青基会为灵寿县捐赠百万元建设希望小学
太和镇闫店岗村认真开展党日活动
豪享康乐养老院再转型
今日芒种
16万亿险资获准进入租房市场 北京 上海 雄安试点
[学習践悟]陈志群: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温馨提示】晋城市境内高速公路暂时封闭 市民出行前请先查询路况
我市中心城区第一条垃圾分类示范线路正式开建
“绿叶杯”第七届莱山半程马拉松赛10月20日鸣枪开跑
全市公安局(处)长会议召开
年货市场,“洋”味越来越浓
清明假自驾游车流量大 西汉高速或阶段性禁行
海口蔬菜供应量足价稳
西区行政服务中心“一窗通办”提效率
仨驴友被困野山洞 井陉警民联手救援
保护古树,也要保护与古树有关的记忆
求助工商局